标题 | 海棠溪浮想 |
正文 | 海棠溪浮想 我出生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小时候,我曾随父母离开了它四处颠沛流离。十几年后,由于工作关系,我又回到了重庆。这时还没有开始改革开放,重庆的变化不大。我在江南上班,乘车往返重庆都要在南岸“海棠溪车渡”过江。“海棠溪”是川黔公路的起点,0公里设在海棠溪码头,终点是贵州省贵阳市,那时还没有修长江大桥,从解放碑到长江南岸这是唯一的通道。 每逢在海棠溪车渡排队等船过江时,我都要下车到江边,眺望对岸的渝中半岛,看着渡船忙碌的一次次来回运送车辆。船少车多,有时排队要等上好几个钟头。在车渡的西边不远处曾有一个著名的摆渡渡口——黄葛晚渡,据考在北宋初年,黄葛渡就已形成,至民国时,渡口达到最为忙碌的繁兴时期。它是古时从重庆城中心通往南岸的重要交通口岸,每当夕阳时分,从此过江的人们延伸占据着很长的渡口,甚而出现着交相争渡的场面。站在江边向东遥望,江边一条盘山公路,蜿蜒曲折一直延伸到一个江边小镇,这就是上新街——是当时人口比较集中繁华的江南小镇。江边有龙门浩渡口,渝中与南岸的人们通过这个渡口来往。从这时起,我就开始与“海棠溪”这个地点结缘了。 重庆这个山水城市,有独特的地形地貌特点,造就了这里的人民耿直、豪爽的品格,也给这里的地名赋予了很多独特的名字。这里有山,地名中就有了歌乐山、缙云山、南山、黄山、枇杷山等;有山就有岩,地名中就有了曾家岩、鹅公岩、观音岩、红岩等。有山就有水,山水相依,就有了带“溪”的地名,海棠溪地名由此而来,其他还有茄子溪、黄沙溪、溉澜溪、野猫溪、董家溪等等。 我很喜欢海棠溪这个名字。溪水,从南山林间蜿蜒而出,经过长满海棠的树林,再穿过单拱石桥汇入长江,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呀。海棠溪这里的景色,古人非常赞赏,“海棠烟雨”被人赋予古代巴渝十二景之一的美誉。在《巴县志》里是这样记载的:“海棠溪,或曰昔多海棠,以此为名。或又曰,盛夏洪流,大江灌入溪中,三五之夕,月光激射,江波喷发,作朵朵海棠状,遂以名溪。” 唐朝女诗人薛涛曾作诗《海棠溪》描绘海棠盛开的溪谷全景: 春教风景驻仙霞, 水面鱼身总带花。 人世不思灵卉异, 竞将红缬染轻沙。 溪水中有鱼群游弋,水面上有花影隐现,花影与鱼影相互重叠,鱼身带花、花似漂移,美妙异常。居民在河边的沙滩上晾晒染红的轻纱,它仿佛想要与海棠花比美,然而人工染红的轻纱,岂能与自然的美景一较高下。 改革开放,带来了惊天动地的大变化,过去的美景已然不复存在了。然而,随着时代的步伐,我们这代人见证了更多的变迁。1980年7月1日重庆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彻底终结了海棠溪的地位。大桥南接川黔公路,北连南区路直通重庆火车站和朝天门港口,将当时长江分隔的南北两地连通,海棠溪车渡随后关停,因而其后有人把川黔公路的起点0公里处,说成是在朝天门。坐车往返重庆,不再经过海棠溪,而是过长江大桥直达解放碑,我与海棠溪似乎缘尽。然而单位开始在主城区建商品房了,地点居然选在了海棠溪烟雨堡,于是我来到海棠溪定居了,我与海棠溪的缘分终于结了果! 其后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长江大桥南桥头的大山推平,南坪商圈形成;鹅公岩大桥、渝澳大桥、长江大桥复线桥、黄花园嘉陵江大桥、菜园坝长江大桥、朝天门长江大桥、东水门长江大桥…,座座大桥将主城南北连通。我亲眼见到施工,把海棠溪的溪水河埋在了地下;我亲眼见到在河上修建了南岸区最大的江南体育馆、高尔夫球场、游泳馆、网球馆、足球场、青少年活动中心;我亲眼见证了南滨路的诞生,在昔日的海棠溪码头建起了海棠烟雨公园;也亲眼见到在昔日的海棠溪汽车站片区,耸立起豪华雄伟的南滨路路标——希尔顿双子塔。海棠溪的景色变了,站在海棠烟雨广场,您可以看到新的重庆十二景之一——山城灯海,灯光与水色相映,重庆的夜景能与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的夜景媲美。 有人赞曰: 夜半燃明灯, 秋中落星辰。 色同天与地, 月照晚归人。 人归晚照月, 地与天同色。 辰星落中秋, 灯明燃半夜。 唐朝的女诗人薛涛今若在,定会倍感惊愕,不知将会写出怎样诗句来了。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