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闻木樨香否
正文

老陈走出大门,忽然感到一阵凉意,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一阵浓郁的花香扑面而来,老陈不由得又抽了抽鼻子,在喉咙里嘀咕了一句“哦,木樨”。

老陈这一连串的动作和语言,绝对是下意识的;绝对是嘀咕木樨而不是平常说的桂花;而且绝对是用的方言。

瞬时,整个桂花香弥漫开来,弥漫了老陈的全身,弥漫了街路,弥漫了楼宇,弥漫了城市乡村,弥漫了宇宙空间,直至弥漫了老陈千千万万的毛孔,仿佛桂花香是从自己毛孔中散发出来的,自己成了散发桂花香的桂花树。

一个人下意识的反应、下意识的行为、下意识的语言,其实就是一个人无意识的行为。这点,老陈是认同弗洛伊德先生的无意识理论,无意识才是一个人心理的本体。无意识行为,无意识语言,没有经过大脑深思熟虑的加工,没有作出行为指令,没有经过语言的组织、编辑、逻辑,或者说没有经过意识加工,所以是一个人本真行为。它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从骨子里、血统里、家庭里携带来的自觉不自觉地反应,透着一个人故乡泥土的气息。或是北方的粗犷或是南方的细腻,或是城市的喧嚣或是乡村的宁静,或是王侯的高贵或是乡野的粗鄙。

《红楼梦》第八十七回写道,“正说着,忽听得唿喇喇一片风声,吹了好些落叶,打在窗纸上。停了一回儿,又透过一阵清香来。众人闻着,都说道:‘这是何处来的香风?这象什么香?’黛玉道:‘好象是木樨香。’探春笑道:‘林姐姐终不脱南边人的话,这大九月里的,那里还有桂花呢。’”两个人,一说“木樨”,一说“桂花”,这就是与生俱来自然的语言表达,源自于她们从小习惯的语言环境,老陈“木樨”一词也是源自于打小的语言环境,村子都是用方言说“木樨”。

接着,老陈想起了成语沁人心脾。打出生起就闻木樨香,但一直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直到上学后学到“沁人心脾”这个成语,下意识的就把沁人心脾和木樨香紧紧地联系了在一起,合二为一了。沁人心脾惟一用于形容木樨香,木樨香也惟一用沁人心脾来形容。牡丹、玫瑰、茉莉、兰花、荷花、梅花,大多清新、芬芳、幽远。栀子、含笑虽然浓郁,但停于口鼻,惟有木樨香,入口入鼻,入肌入理,入脏入腑。

接着,老陈又想起了一则谜语。迷面:沁人心脾(打一红楼梦人物),谜底:花袭人。《红楼梦》里,宝钗雍容如牡丹,黛玉娇艳如玫瑰,妙玉孤傲似梅花,而花袭人心地纯良,温柔和顺,似桂如兰,贾府上下,无人不道其厚。她原名花珍珠,宝玉因她服侍自己知冷知热,用“花气袭人知昼暖”改其名为花袭人。的确,桂花不似兰花那样为人所珍贵,孤芳独赏;也不似昙花一现,需要坚守才能一睹芳容;更不似那铁树,千年开花,无缘面见。而是无论大江南北,太庙皇都,田畴沃野,墙根壁脚,远处不在。无论赏花是谁,是王侯将相,还是凡夫俗子;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是关东大汉,还是小家碧玉,它都一览无余地展示自己真心的容颜,全力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味。李清照“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就是桂花无私的品格内涵。

千年前,有一桩禅宗公案,说的是晦堂法师和黄庭坚山谷道人的故事。青年山谷道人曾随晦堂法师参禅,多年后,觉得自己什么也没有学到,便问晦堂法师有没有更快更直接的方法让自己悟道,禅师问:“尔习《论语》否?”黄庭坚答:“然”。禅师言:“只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山谷道人仍不解其秘。两人随行随走,突然,禅师回顾又问:“闻木樨香否?”黄庭坚答:“闻”。晦堂法师笑言:“吾无隐尔。”山谷遂释然,意即禅师的教诲如同木樨香,无隐乎人间,无隐乎大地。

如果说,牡丹国色天香,是帝王将相;兰花清幽独处,是避世隐士;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高人韵士;梅花傲雪凌霜,是奇人异士;木樨花就是芸芸众生,凡夫俗子,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燕子,每逢秋至,木樨花如期绽放,绽放于人间,绽放于山野,绽放于天地。

小时候,常常歪头纳闷地问母亲,为什么地上的木樨花和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啊,母亲总是耐心娓娓而道,传说月宫上有棵桂花树,高五百丈,有个叫吴刚的,触犯了天条,被罚伐桂,可是每砍一斧,一会儿又长出来,总是砍不断,但桂花树上的花簌簌地落下来,落得多了,玉兔就拾掇起来,用石杵在石臼里捣,捣着捣着,千千万万的桂花四下飞溅,随风飘落到人间,地上就有了和天上星星一样多的木樨。

每到中秋,寻一清幽之处,约二三好友,于四五株木樨花旁,品六七碗岩茶,饮八九盅桂花酒,叙十世轮回,赏月,品茗,饮酒,谈天,说地,便是人间乐事。

广寒宫里的嫦娥仙子应该也似这般在桂花树下,怀抱玉兔,舒展广袖,赏桂花,品桂花酒,偶尔回眸,看这人间热闹,应该真的后悔偷了灵药,让自己孤零零存在于碧海青天之中,幸有吴刚、玉兔、蟾蜍、桂花相伴,也算是一丝慰藉。

千年回眸,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杭州城里,钱塘江畔,西子湖边,一位白衣卿相,才子词人,白堤之上,远望杭州,十万人家,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近有桂子芬芳,荷花盈湖,游人如织,烟霞满天,不禁沉醉于眼前之景,提笔填下《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从此留连不返,秦楼楚馆,赏花弄月,填词斟酒,不问浮名。

若得浮生半日,且随行随走,得春山幽涧,坐看桂花半落,云岚半起,闲听黄莺婉啭,群鸟唧唧,便有心静如水,远离尘世之感。至月上柳梢,夜色如水,月华如练,不忍回还。

秋尽木樨花落。落到地上是吹落黄花满地金;落到江河是星星点点,千帆竞发;落到老屋墙角是历史的沉淀;落到沟渠,也能吸引明月的目光。

“折梅逢驿使,寄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折梅相送,送的是相思。“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春风三月,都门灞桥,泪眼凝噎,折柳相送,执手挽留,留的是情义。“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这说的是郭沫若故事,折桂带的是祝愿,祝愿高中,状元及第。

每每陶醉于木樨花下,老陈也必定是要折桂回家的,老陈折桂回家是想把秋的蓝天、清气、红叶、丰收和着木樨香一起用“乾坤袋”装进袖子里,暗藏秋色。如同偷偷的把明月邀进屋,置于窗前,期待“斜光到晓穿朱户”。

“闻木樨香否,知游鱼乐乎”,个中真意,已然忘却。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11: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