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摘下面具,带上孤独,尽享自由、幸福 |
正文 | 摘下面具,带上孤独,享尽自由、幸福 (修改版) 牧群 中国散文网 叔本华认为,幸福的人能自得其乐,能感觉到万物皆备于我,并大言不惭地说,我的拥有即在我身,这是构成幸福的关键所在。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古今中外,人活一世,谁不渴望自由,谁不追求幸福。 可是我一生形单影只,自小性格内向,饱受天性孤独的摧残,一如千里雪域,一叶孤舟。我这等秉性,一生能自由,能幸福吗?到底何为幸福?本想,到了桑榆之年,老年与孤独绑定了,精神自给能力强盛起来,不必再追究我无奈的孤独,倒是该长舒口气、放松下来。 不料读了叔本华的《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对孤独的妙处豁然开朗,有了理性认识,于是我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人生孤旅。 蒋勋曾在《孤独六讲》中写道:“你做孤独的自己,你才懂得什么叫真正的美”。我爱孤独,因为我从小爱美,记得在大连读书时,宿舍后身有座山, 每当得到一篇美文、一本好书,一下课,我就跑到后山,找一片清寂的绿茵,无人打扰,只有浩瀚的大海,徐徐松涛,一个人安安静静,一字一句地咀嚼,字里行间地品味,在静美之中吮吸,至美的宝贝儿,绝不是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可以体验的。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只能是隔靴搔痒,雾里看花只能终隔一层。 我的孤独由来已久,5岁那年我从衡水老家去哈尔滨上学,满口的乡音土话,到学校老师让我站起来背课文,我一开口,全班哄堂大笑,我背了5句,全班笑了20多分钟,等我背完,就该下课了,老师赶紧让我坐下,为了维持正常教学秩序,老师再不敢提问我,同学开始奚落我,面对嘲弄、讥笑的目光,我选择了缄默,开始了孤独。 口音作梗,我只能与“知音”互动。大年初一是我最难熬的时辰,在家排行老大,春节时要代表全家去左邻右舍拜年,无论到谁家,我头也不抬,蹦出三个字“过年好!”随后,不等别人笑出声来,夺门而逃,那滋味老难受了。偶尔参加学堂聚会,蹲在自己的角落,一言不发,竖起耳朵听,察言观色,默默思考,耳畔循环着爸爸的口头禅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 一天偶尔见到罗丹《思想者》的图片,我感动的热泪盈眶,真是同命相连,相见恨晚。他在想什么?身边同学答,“他光着腚呢,肯定是在想,我的衣服忘在哪儿了?”没人笑,只有我乐得前仰后合,我也不知道标准答案,我知道,他的答案错了,错得又荒唐,又蹊跷。 后来,别人侃侃而谈时,我仔细地听,专门寻找谈话里的妙语,自得其乐,童年的“孤独”没能让我自卑、自怜,孤独给我一片自己的世界,让我精神方面自给自足。静静地聆听、悄悄地观察、不停地思考,无人打扰,我有了沉淀、充实、反思的机会,我不寂寞,我快活依然、情趣盎然。 孤独与遗传基因有关,我父亲就不爱说,懂了也不说,看透了也不讲,讲究给别人留面子。父亲不参加团体活动,打篮球,踢足球,搓麻将,没他的份儿,他偏爱单项运动,游泳,狩猎,太极,二胡,十分陶醉。所以“独钓寒江雪”是老王家人的个性。我也不喜欢足球,篮球,麻将,但酷爱单项活动,读小说,听评书、相声、器乐、写字、画画、滑冰、游泳。 在我眼里,国产旅游如聚会一样烦人,简直像当年红卫兵大串联,所到之处,人头攒动,一路好风景全被黑乎乎的蚂蚁覆盖了,喧嚣涌动的人群把大自然蹂躏得死去活来,偏爱静美,每逢此时我自然心烦意乱,一步三叹。孤独的人喜欢安静,喜欢完整、自然的风景。 “要想死得快,多下馆子,吃点菜”。去餐馆聚餐,也闹心,其一、饭馆是地沟油、化学添加剂、病毒、细菌横行、肆虐之地。其二,阿谀奉承不是我的强项,习惯了一是一,二是二,说违心的话不会。个性把我弄得不愿迁就、攀附、妥协、忍让。孤独者都喜欢自由、自主。 我不胜酒力,应酬方面是低能,轮到我劝酒、敬酒,我没词了,说啥好呢?装聋作哑?也别扭,一如穿上了皇帝的新装,该露的,不该露的,全暴露了,短处走光了,等于被别人操控。碰上灌酒的,更倒霉了。酒桌上,没有自由,别忘了,自由比生命和爱情更金贵啊(裴多菲life is dear, love is dearer, both can be given up for freedom)。 聚餐经历不多,就不会挑饭店,不知什么菜时尚,就不会点菜,我请客,首选麦当劳、肯特基、必胜客,在大连我还真请过几个正处,副厅吃快餐。小权在握的时候,我要求学院的聚会吃自助餐,在我看来,自助餐更人性化,没那么多说道,呵护个性,兼顾卫生,个体可享受到更多的自由。叔本华言,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A man who does not love solitude will not love freedom)人性化,首先要多给人一点独处的机会,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可领略真正的自由。 我打心眼里喜欢孤独,别人打牌,搓麻将,对酒当歌,我一有机会,拿起一本书、拎起游泳裤、冰鞋,或一样乐器找个没人的地方,自我陶醉起来,多少年来,书、乐器、溜冰场、海边、江畔是我的诺亚方舟。我不太在乎别人怎么说,不愿为面子失去自由,孤独给我千金难买的平静、安宁,让我活得真实,怡然自得。我有机会反思、让我在琴棋书画中体验人生的至尊至美。 现下,无论圈里圈外,社交聚会性质雷同,尽管到场人的才能、身份、背景参差不一,大家享受同样的服务、同样的待遇、,喝一样的酒,吃一样的菜,用一样的餐具。费用AA制,物质方面大家民主、平等。但是在精神方面享受的待遇,恐怕是大相径庭。 以同学聚会为例,毕业数年之后,同学们的发展不尽相同,大可分为两拨,第一拨有的蟒袍加身,高官厚禄,有的飞黄腾达,富得流油。第二拨,有些真才实学,有些学术成果或高级学位、职称,但囊中羞涩,还有些始终战斗在教育一线,默默耕耘、不计得失,阴差阳错,到头来没权没钱。 多年不见,聚到一起不容易,大家推杯换盏,其乐融融,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酒过三巡后,也许你慢慢觉察到,人们的眼睛和耳朵,情不自禁地锁定了前两拨,成功者,有权有钱的,有物质优势的,他们抬抬胳膊,伸伸腿,就能给大家带来实惠,聚会上,前两拨最有话语权,备受宠爱。而后两拨,顶着桃李满天下的花冠,精神上虽然有点优势,多多少少要受到冷落。(退休群体除外) 工业社会吗,人们自然宠爱物质上的优势,轻视精神上的优势,甚至抵制精神方面的优越。所以,后两拨最好要夹起尾巴,待在自己该呆的地方,保持微笑,洗耳恭听,能包容就包容,少扯淡,多点赞,牙齿掉了肚里咽。识时务者为俊杰吗,后者还要把自己的长处掖起来,慎言谨行,避免直言不讳,惹得大家不痛快。 另外,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无论什么聚会,都会遇到志不同、道不合的,为了保住面子,和大家打成一片,必须让自己显得平庸、无知,必要时要装傻,强颜欢笑。这就要牺牲自由、甚至自尊,压抑自我、委屈自我。 一旦曲终人散,回到家里,一肚子委屈,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空虚、无聊、烦恼。于是想,还不如呆在家里。多读几篇文章,多看几本书、反思自我,写一篇日记、散文、小说,于是这些年,无论是思前,还是想后,我尽量减少社交聚会活动,然而活得并不寂寞,反而充实、快乐、舒服。 叔本华认为, 一个人只能与自己达成完美的和谐,而不是与他者。人与人之间脾气、秉性的差异必然带来不融洽,哪怕是轻微的不融洽都会破坏内心的平和、感觉的宁静——试问,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健康之外,还有什么比内心的平和、宁静更珍贵?其实,只要你能学会孤身独处 、精神上自给自足,深居简出,维持平和、宁静的心境,水到渠成,何乐而不为呐。 不甘寂寞,花天酒地、靠满世界的奔波来获取幸福只会徒劳一场,迷失自我,因为你把烦恼、无聊、空虚变成连续不断的快活、享乐之时,接踵而来的往往是一个接一个的幻灭。 你想依靠身外之物,依赖他人,靠你无法完全操控的东西获得快乐、幸福,谈何容易,人心叵测,人与人间相互欺骗、互相倾轧的影子时时追随着你。工业文明社会,人祸多于天灾,难以意料的风险、意外、烦恼也是如影相随。 耐得住孤独是多么重要!蒋勋言,“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 叔本华言,青年人最需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是安乐的源泉。我认为老年人更是要如此。 凡事都有个分寸,聚会,聚餐,旅游,消遣,过于频繁,等同于玩物丧志,难免养痈贻患。孤独的坏处一目了然,恕不赘述,相比之下,孤独的好处常常被人忽视。你想满足一下自己的渴望,洗刷世俗的浮躁,回归自我、实现自我吗? 不必在意别人怎么看待你,摘下你的面具、洗尽铅华,回归自我精神家园吧,别忘了,带上你的孤独。“摘下面具,带上孤独,享尽自由、幸福”牧群 中国散文网 【原创】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