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羊年端午节随笔
正文

羊年端午节随笔

春竹

今天是2015年五月初五端午节。时间也快,转眼就是晚上10.30了。端午节即将过去,心里想:今天总该写点什么、说点什么?但又没有什么主题,更觉得写出来,谁该浪费时间阅读你的文字呢?读了有收获吗?总之,头绪乱乱的。

想来想去,还是记记流水账吧,说说自己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想。

昨天下午,就与爱人说好:明天端午节,恰巧是阳历6月20号,逢沐爱双号赶场,又是周六休息。我们出街从场头(以自己进街为场头)到场尾(走到街的另外一头为场尾)转一圈,去感受一下儿时赶端阳场的滋味。

但今早6:50起床,开门一看,天下着大雨。心里想,俗话说,娃儿哭不了一天,大雨也是下不了一天的。何况是早上下的雨,等会儿一定会晴的。

从早上7点起,就盼天晴,可雨一直下过不停,还越下越大,家里阳台对面的税务所瓦房上一会儿就起屋檐水了,每条瓦沟的水哗哗的、像木瓢舀水倒一样往下流。端午节是要涨端阳水的,儿时,就因为涨端阳水,河水暴涨,过不了沐阴河,而没有上街赶到端阳场。今天再次印证了端阳涨水。直到下午1点了,雨还没有停。幸好爱人昨天就买好了菜,粽子。要不然,出街买菜都成问题。

原本昨天,我们就想,因工作忙,很久没有赶过端阳场了。今天端阳场(又叫娃娃场)也许有很多孩子来赶场的热闹场面。要去感受一下热闹气氛。由于天下大雨,我们也没有出街,就从家里挨邻街那屋子的窗户往大街上看,这条是正中街,我们儿时赶场是最热闹的地段。从早上7点50分看第一次起,每隔半小时看一次,到下午2点了,大街上没有出现人挤不通的场面,也没有看见大群大群的娃儿挤端阳场的场境。8点到12点就只有零星的、三三两两的人赶场。偶尔看见一个大人带着一两个孩子,打着雨伞从街中走过。9点的时候,看见一个妇女拿着一大把艾蒿草匆匆跑过,...。

这场景,与我们小时候,从过年后,就盼望过端阳,赶端阳场的场景不一样了。我们儿时盼过端阳,是因为过端阳节,可以吃面条、吃麻花、吃凉糕、吃粽子,戴香包子,也可以把自己采摘、洗干净,晒干的折耳根、山蒿子(半夏)或者金银花等药材,拿去收购站卖,以换得一两三角钱,买自己喜欢吃的麻花。所以那时候的端阳场是很热闹的,赶场的儿童特别多,与过年办过年货一样热闹,特别是小孩子就盼赶端阳场。

母亲说:以前(旧中国)帮人的长年,长年是指长工,自己没有土地,全年都帮人为生的人为长年。长年就盼端阳节。因为端阳节一到,全年帮人的日子,就差不多来了半年年了。可见,旧社会穷人当长工人的艰辛。

我们是解放后出生的,是“50后”。虽然儿时生活艰苦些,但比起我们父辈、祖父辈在旧中国的儿时生活好很多倍了。听父亲常讲,祖父辈儿时常年穿粗麻布衣,也常吃不饱,没有读书机会,也没有学校。睡觉盖的是麻皮子铺盖,麻皮子铺盖是用麻的皮子,晒干后装在麻布里,用针串上做成的。父亲是1928年生的,他在1958.9年国家困难时期,说这比较起自己儿时的艰苦生活已经要好很多倍了,比起我们祖父儿时更是天壤之别。

母亲说,要解放的那几年,我们家吃的无保障,每年二、三月都要去借高利贷租子(粮食)过二、三月。旧社会称每年二.三月为慌月。母亲说:麻雀都怕二.三月。我们家是上中农,听母亲讲,土改时还差点划为富农的。好在父亲也是在别的乡搞土改工作,知道政策。而且我们家也没有请过长工,都是换工,相互换工栽秧插草称换工。更没有放过高利贷。农会主任蒋毕光也多次调查,才没有把我家划为富农。

所以,我们“50后”这代人,虽然儿时生活比现在差,一出生更遇到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但我们儿时有书读,有棉布衣服穿,有棉花被子盖。尽管读书的时候没有胶鞋穿,但晚上是有布鞋穿的,旧社会人们不但白天没有鞋穿,就是晚上也穿木板板鞋,甚至连家也没有,住涯洞,更不说穿鞋、穿衣服了。集体伙食团虽然粮食口粮按照人大人小供应,吃不饱,但人人一样,都是平均的。

今年的端阳场,没有出现大群大群的儿童挤端阳场的场面,我想:一是天下大雨,出门不便;二是现在的小孩子生活富裕了,每天生活上吃得饱、穿的暖,天天如过年、如过端阳节,也就不盼望过端阳节了,更不想去冒雨赶端阳场了!

对了忘记说,上午在成都上班的儿子、媳妇分别打来电话问候我们双老的事情。补上一句,问候的话语就略去了。

2015年的端阳节就这样过去了!

2015年农业五月初五晚11点于沐爱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11: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