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去木渎,邂逅一场春暖花开 |
正文 | ![]() 文图/应志刚 我窗前的蔷薇还未吐蕊,木渎的春天,却是已经来了。 流水载着一季的花红柳绿,绽放在美人的梨涡,波光里的滟影,欢欣起彩虹般的梦,在我的心头荡漾。 木渎的春,已经繁华了2500多年。 2500多年前,吴越起干戈。越王勾践兵败求和,献美人西施与吴王夫差。夫差爱之极,在灵岩山上为之兴建馆娃宫。 吴王大兴土木,又在山顶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从浙江等地征集的木材源源而至,时常堵塞山脚下的山塘河,因“积木塞渎”,此地便有了“木渎”之名。 木渎的春,是古老姑苏的剪影。 山塘老街与河并行、小桥流水、绿荫绵延、深宅大院、街巷幽深。街的一头枕着幽奇古朴的山壑,另一头连着繁华热闹的商市。 江南烟雨多情,自然河流众多,山塘河本稀松平常,自光福、善人桥而来,抵吴宫遗址,东至木渎山塘街斜桥口,汇入胥江。 由于山塘河水是山溪水,而胥江为太湖水,一清一浊,一缓一急,两脉水流在斜桥之下汇合,形成“分水”奇观。 更因西施的缘故,此河又有了别样的香艳。 当年,西施住在灵岩山上的馆娃宫内,每日用香料沐浴。凡夫俗子自然是无从见识美人芳姿,便心生臆想,认定那亲泽过美人肌肤的洗澡水,自然香艳无比,流入山下河中,也会脂留不退,满河生香。 更有那酸腐文人推波助澜,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意淫运动,故此好端端的山塘河,愣是变成了“香溪”。 这样的春梦,至今仍在。 你去看春柳拂撩的西施桥,整日游人不断。坐于桥上美人靠顾影自怜的女子,偶有不胜凉风似的娇羞回眸,难保已入中年,似我这般春心依旧的男子,正痴痴地看迷了眼。 人间烟火姑苏城,吴侬软语透画屏, 浅吟低唱中州韵,软糯细腻百媚生。 木渎的春,若是你不走进寻常人家,只还是镜中花水中月。 “倷好”,主人一口如黄莺般婉转的吴语,这才是地道的人间烟火,是姑苏的神韵。 27个声母,49个韵母,7个声调,苏州话是怎般的妩媚? 只记得第一次听苏州小娘鱼讲话,那浑身的骨头都要酥麻几遍。 木渎的春,是几处闲愁谁与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木渎既有园林之美,又有山水之胜,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加之历代文人墨客题咏吟唱,自然使得此地更加多情。 或许正是这木渎小桥、流水构建的生活,有着令人心折的精致,让人轻易陷入的漫不经心,在浮华散尽的春之夜,看两岸微明的灯火,在流水间摇曳,恍若相知已久的红颜,诉不尽的衷肠几许。 木渎的春,是你来我等你,你走我不送的淡然。 纵使时光散去,繁华依旧。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