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好书深读有长用 |
正文 | 英国作家罗素曾说:“要多读点‘无用的书’,那些看似无用的书,里面有思想,有哲学与乐趣。”的确,“无用”之书就像一壶好酒,虽不能立刻给予我们谋生的手段和技能,却会历久弥香、醇飘四溢,潜移默化涵养一个人的气质修养,让其在怡情博采中,彻悟人生之道理、洞晓世事之沧桑。所以,“无用”之书看似无用却有大用,令人不得不读。 求学以经世,无用为大用。何谓“无用”之书?能带我们穿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种境界的书,便是“无用”之书。大概意指那些洗涤心灵、滋养情趣,使人眼界开阔、悠然自足的人文社科、经典著作类书籍。其之所以被称“无用”,只是相较帮助求学、升迁、赚钱的“有用”之书,因起不到吹糠见米、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无人问津,遭到淡然漠视。 人之生存,须一技立身。不得不承认,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工作生活中读“有用”书确之必然,这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把成功学、厚黑学、财富学之类工具书籍当成全部,就有失偏颇了。因为,重谋生而不重谋心,或许能求得一时物质满足,但终究只是一个实用价值有余,灵魂境界不足的机器,长而久之难免功利熏心,变得了无情趣、缺智少识。正如《颜氏家训》所言:“若能常保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山有玉则石润,腹有书则气华。一个人的气质、智慧、修养与成功,往往跟长期、大量地读“无用”书是分不开的。要想含英咀华、气质美化,务必要在“无用”书上下功夫。钱钟书一生钟情于读书,在晚年时曾笑说:“我已一生姓钱了,还会迷信钱这东西吗?”他好读“无用”之书,却得以窥探深邃人生智慧和哲理。正是如此,才终成一代文学大师,有了如今“钱学”的地位。由此可见,“无用”之书可以让人从现实世界里剥离出来,进入丰富纯粹的精神境界中,登高望远,探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这,或许就是读书“无用之用”的含义吧。 有人说,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读书一定能丰富精神。道理如此,但随着社会风气日渐浮躁浅薄,多数人为了谋求短期效益,为了赢得一方名利,更愿意把大量精力花在“有用”书上。从长计议,读书只读“有用”书,俨然已经成为社会不少人的一种共识。殊不知,若真读点“无用”之书,就可以用平静内心,不偏不倚地看待世俗,从容面对这纷繁嘈杂的世界了。譬如,打开《史记》,可以感受中华文化之悠远,以史为镜、照亮未来;翻开《围城》,才能领略“城墙里人想出来,外边人想进来”的隽语妙论。就是这样一些“无用”的书,驱走了功利的铜臭,带来了清新典雅,让我们以儒者的宁静迎接突来的风雨。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其实就书本身而言,并没有“有用”“无用”之分,确切讲应该是“短用”和“长用”而已。但不管“有用”还是“无用”,只要能够给予一定的释悟,就是好书。如果我们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坚守读书的价值,拓宽读书的范围,在充满功利的路上偶尔驻足审视,享受阅读之美,用“有用”书提升能力,用“无用”书圆润自己,则“有用亦更用,无用成大用”也就不远矣。因为,读书的本质除了成才更在成人,你读了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