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
正文

不需要等到妈妈的生日,也不用等到母亲节,表达母爱不需要挑日子。想妈妈了,所以翻开了五年多前写给妈妈的一篇文章。虽然都是一些已经远去的琐事,但是每每想起,总会增加一种游荡在感动之上的东西……

只知道每次哭的时候会想起妈妈,觉得即使全世界的人都背叛我了,还会有个人站在我身边为我擦眼泪。

妈妈,无论为孩子付出多少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所有的母亲都有为孩子做任何事的责任。有时我也想为妈妈做些什么,即使只是当作回报,但一次又一次的忽略掉,只是在又一次想起来时想流泪。

突然又想起了妈妈,一直是那张脸——充满了鼓励与爱怜!

小时候,我爱妈妈,也很听她的话。我觉得妈妈就像我的保护伞,为我挡烈日,挡风雨,挡来自外人的伤害。曾经有一段日子,我对自己说:如果妈妈有一天死了,我肯定也会死,因为没有了母爱,我没有温暖,记得那年我12岁。

长大了,我更能理解母爱,但却更加不知道珍惜了。

她不要我们骑自行车去大马路上,我们笑她胆小;她叫我们在傍晚回家时不要和陌生男人说话,我们说她神经过敏;她张罗着让我们带上一大堆东西返校,我们怪她啰嗦……虽然我们都知道她是在关心我们,但我们总在伤她的心。

小时候,我总很纳闷:世界上为什么有这种怪人——再好吃的东西都不喜欢,同一件衣服可以穿了一年又一年,袜子也专拣别人说不想要的。可是,每天夙兴夜寐,宁可自己苦得趴下也不让孩子累着。纳闷,除了她,这世上肯定就没有这么傻的人了,真是纳闷!

前不久,姑妈生小孩子了,看着小表妹就那么一丁点儿,白天睡大觉晚上闹不够,吃喝拉撒随心所欲,明明只会叫,啥都不懂,却还要姑妈一直叽叽喳喳跟她讲个没完,而且都讲些幼稚的话。我说:“姑妈,小孩子真够累人的哦。”她却说:“我家宝宝可乖着呢,哪像你们小时候,你们那才叫磨人呢!”突然明白,妈妈把我们儿女四个从几斤几两带到这么大是如何不容易。

我在家是老二,妈妈生了我就像生了姐姐一样,每天晚上都起来无数次喂奶、换尿布、哼不知名的摇篮曲,看着我入睡。

我才一岁多,妈妈就把我和姐姐交给奶奶和外婆,出去和爸爸、姑妈做生意。那是我和妈妈第一次分离,第一次体会到思念。我见着妈妈模样的妇女就要抱抱,就叫妈妈,就要跟着她们回家,就寻死觅活地再也不松手,妈妈亦如此。姑妈说:“我们走着走着,怎么就突然没见了你妈妈,回头一看,她站在那里,望着一个和你差不多同龄的孩子偷偷地哭呢!”

这些是听人讲的,我都不记得了,我和妈妈之间,永远是她记的多,我忘的多。

我只记得,妈妈,在我和姐姐溜到池塘里去捕鱼,终于被你找到后,你不止没收了我们辛勤的劳动成果,还要我们跪着认错;我只记得,我和“合伙人”打跛了邻居家的一只毛茸茸的小鸡,你不但让我向邻居道歉认错,还狠狠地打了我,而且是关着门打的;我只记得,在耕种季节,我和同伴擅自把牛从姑妈家牵回来等待你的表扬时,你打了我,还让我在从猫孔里看着我被挨打的同伴面前丢尽了脸。

我恨你,我曾经还把你打我骂我教训我的事记下来,然后拿到你面前给你看,对你说:“你再打我,我都写下来了,等我长大后,我都记得的。”你当时就生气了吧?但你心平气和地笑着说:“等你真长大了就不会记了。”我那时肯定伤你的心了吧?但是,你是了解我的。

在我的记忆里,有妈妈的记忆里,最早的是她慌乱的哭脸。

那年我八岁,读小学三年级。由于去学校时横穿马路,被从后面来的一辆摩托车撞了,接下来我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据说我当场昏倒。但当我睁开眼睛,第一眼看到的是妈妈。她从外面奔进来,一边哭一边喊着“娟娟,娟娟!”。那一刻的慌乱,成了妈妈留在我记忆里的第一印象。我至今清楚的记得当时她爱怜的眼神、痛哭的声音,我马上就落泪了,身上不痛,是被妈妈吓哭的。

医院里,妈妈不换班地陪着我,我吃什么吐什么,并且吵着闹着说要回家,现在想想,只知道妈妈在忙进忙出,累得不行还要想方设法逗我开心。可是只到现在才来想起回忆。当时,我都不曾注意她在为我操劳。

小时侯,我们的身体都不好,牙痛、头痛、肚子痛,有得不完的病,好像怕妈妈闲着了。我们兄弟姐妹都是不甘寂寞的,就连感冒都是四个一起上,经常是热闹地躺在床上呻吟。爸爸要出去干活,妈妈就只好牵的牵背的背,还要哄着自己走的孩子。就为了让妈妈背,我们都吵了不少架。还记得我是最撒娇的,明明烧的体温没他们高,却装得要死要活的样子,妈妈也只得背着我,到最后我就真的是体温最高的了。

弟弟一岁多的时候着实地生了一场大病,拉肚子拉到就只剩两个眼珠子在转了。那时候,爸爸妈妈每天以泪洗脸,夜不能眠。按传统观念,有个男孩子才算延续了香火。盼星星盼月亮地盼来了个儿子,现在又病危了,他们能安心吗?医院是个吞钱的地方,更可悲的是,即使钱吞了也不一定能治好病。当医生宣布:“我们已经尽力了,你们最好还是马上带孩子出院,准备准备后事吧!”嗓子哑了,眼睛肿了,心也碎了,但妈妈还是不甘心,她不甘心自己的孩子才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一年多,无论怎样也不能就这么把孩子拱手让给了老天爷。于是,她斩钉截铁地说:“我要转院”!爷爷奶奶回家哭着准备后事了,爸爸妈妈带着弟弟转院了。为了救活针都扎到了头皮上的弟弟,爸爸妈妈整天求着大夫,给院长送礼,要求用那种当时所谓的妙药。院长收礼了,但没有给弟弟用那种好药。或许是为我们家考虑,替我们家省钱,怕我们花费太大吧。但是,瘦骨嶙峋的弟弟却争气地奇迹般好了,死里逃生重新回到了我们的大家庭了。爸爸妈妈让弟弟又重生了,谁能说生得比第一次轻松呢?

妈妈在生下孩子的那一刻起就好像欠上了孩子的债,要用此后的一生去偿还。

小时候,我们把中心放在玩耍上,关注的是伙伴;上学了,我们把中心放在学习上,关注的是同学;工作了,我们把中心放在事业上,关注的是同事;结婚了,我们把中心放在爱情上,关注的是伴侣;做父母了,我们把中心放在家庭上,关注的是孩子;然后关心孩子的玩耍,关心孩子的学习,关心孩子的事业,关心孩子的爱情,关心孩子的孩子......

什么时候能够关心一下一直最关心自己的人?

有一次,我问妈妈:“你觉得你在内心里疼外婆还是疼我们。”

妈妈显得自己很不孝却又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没那么疼你外婆,她处处为我着想,可我怎么都不能把她放在第一位。”

做妈妈的注定是欠孩子的,注定要无偿为孩子付出一辈子。

如果一个妈妈有一个孩子,那她就必须付出一份爱,如果有两个,她就必须付出两份爱,而不是把一份爱分成两份,分给两个孩子。我的妈妈有四个孩子,她就必须付出四份爱,操四份心。

妈妈有四个孩子,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也正因为想生个儿子才生了那么多女儿的。看着她和爸爸劳累的样子,我们开玩笑地说:“你们呀,自作自受,谁叫你们硬是要生个我弟弟的。”他们也无言,只能相互笑笑。有时我们也笑着问他们最疼谁,他们说:“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我们的孩子,我们疼哪个,不疼哪个呢?”其实我们都知道,爸爸妈妈是不重男轻女的。我们都争着说:“妈妈是最疼我的”。是啊,对我们四个孩子来说,妈妈都是最疼“我”的,她给了我们每个人一份平等的爱。

“妈妈”,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总觉得“妈妈”是普通的称谓,妈妈也是普通的人,从来没觉得她该成为了不起的人,跟别的妈妈不同的也许就是她有些不可思议。

记得还是发生非典那年,是在一个暑假里。那时候我们都还根本不知道非典是什么。早晨,表弟提着一瓶醋和几包板蓝根来到我家里,说是珠海那边出现了非典,还有好多人住院了。在那里打工的舅舅舅妈打电话告诉外公的,要他们买醋和板蓝根,所以外公连夜就买了东西,现在给我们送过来了。

妈妈也从没听说过什么非典,但听说珠海因为这东西还有人住院了,这下可慌了,因为我姐在那。

那时候爸爸妈妈都还没有手机,打电话是在邻居家的座机上打的,电话号码也是写在电话簿上的。妈妈赶紧去找电话簿,可是越急越找不到。她翻箱倒柜地找,爸爸也到处乱翻。终于找到了,马上往邻居家奔。一直打不通,一直没人接。妈妈急得大喊大叫。这一喊叫引来了很多乡亲们,他们都聚在我们房前,不明白为什么我妈妈为了一种没听说过的东西如此神经质。后来有个叔叔把手机给妈妈打,总算打通了。“玲儿,玲儿啊……”听到我姐的声音,她突然哭了起来。我记得那时爸爸在一边说了句:“你妈妈真是做得丑”,可就在说那句话的同时,爸爸也分明地在擦着眼泪。看到那一刻,我本来没当回事的,也突然哭了,在场的人们也“危言耸听”地“谈非典色变”了。

只要是她的孩子有可能有危险,她可以什么都不顾的,简直就像疯了。奶奶和外婆都要妈妈不要把我们在她心上套得太紧,那样她会很累的,可是她做不到。

我读高中时是每月回家一次的。记得有个五一,也是发生非典的那一年,我说好回家的,结果学校里以防我们在客流高峰期回家把病毒带回学校,所以就临推迟了一个星期。我告诉妈妈五一不回家了,但我没告诉她一星期后回家。那天下着细雨,我回到家时已快天黑了,妈妈在厂子里还没回来。我混蛋地躲在自己的房间听音乐,都没想到做晚饭。天黑得差不多的时候,妈妈回来了。她看到我后居然没有像往常一样热情地迎上来说:“娟娟回来了,想家了吧?”她的第一反应是很惭愧的样子,回头对刚回家的妹妹说了声“你把菜洗好,我待会回来炒。”然后就又准备离开家。我正纳闷着,冲她喊了句“外面下雨呢,你带伞啊!”她说算了吧,没有伞走得快些。我又问她去干什么。她说:“你这孩子回来怎么不说一声,家里一点吃的都没有,我去买袋苹果来。”我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说什么呢?还好奶奶提醒妈妈说那个商店里的苹果今天没了。离我们家最近的两个商店都很小,但是都有两里多路程。听说那个商店没了,妈妈赶快改变方向,去另一个。我只是小声地说“别去了,不要去了。”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妈妈天都黑了还冒雨出去,只为给我买苹果吃。“吃完饭,我带老四去买吧,摩托车去一下子就到了。”但妈妈不听,她说:“我一会就回来,娟娟一会就可以吃到苹果了。”妈妈对孩子的爱总是固执的,尤其是我的妈妈。还好廖奶奶说她下午去了那个商店,那里也没有水果了,妈妈这才罢休,无奈地对爸爸说:“还是吃饭后你去别的商店买吧!”刚吃完饭,爸爸就骑着摩托车去买了,才一会,我就吃着苹果了。晚上妹妹在被子里告诉我:“妈妈五一之前就买了水果等你回来,都被我们吃了呢。”我不知道是什么感受,只是觉得自己是个混蛋。

长大了,工作的工作,读书的读书,都离开了妈妈的身边。

记得第一次收到妈妈的短信,“娟娟,妈妈想你。我会发短信了,以后就可以经常给你发短信了。”第一次听到妈妈说这么“肉麻”的话,突然不知道回什么。这以后她就经常给我发短信了,从其中的错别字来看,她发得很吃力。但我没有纠正她,我想错别字再多,也无法阻挡母爱的传达。

我们一致抱怨妈妈,打电话时,她说的第一句话永远是“身体好吗?”,然后是“心情好吗?”。现在突然明白:对妈妈来说,孩子健康快乐才是她最关心的事。

每次回家,我们做孩子的一块玩,有时还拉上爸爸,然后一起取笑妈妈:妈妈好像很喜欢杀鸡杀鸭,三天两头就杀一只。妈妈可以做杀鸡杀鸭冠军呢!就如她自己说的:杀都杀麻木了。只要我们隔了几天才回家,她就得帮我们补。可是虽说杀鸡不眨眼,通常为了拔干净鸡身上那些细毛,杀一次也得忙上半天。

对妈妈来说,能为孩子做些什么才高兴呢!

现在我们都很少在妈妈身边了,但当我们都回了家吵吵闹闹时,她会时常躲开一些,找个静点的地方待着,她不喜欢吵闹,这也是老了的象征吗?但是每次打电话回家,对妈妈羡慕地说:“你们可是过着神仙日子啊,两口子坐在床上看电视,也没人跟你们抢遥控器。”谁知妈妈说:“你们都没在这,太清静了,一点意思都没有。”

对妈妈,我们时常因为友情或爱情的包围而忘了她,因为妈妈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但是我们却成了妈妈的所有。

前一段日子,看了张洁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就像在看我的妈妈。她已经很好地照顾她的妈妈了,但她还如此自责,而我呢?

看着妈妈一天天老了,我本来以为她不会老的。现在,我们长大了,她却老了,好像年轻着只是因为我们需要她的保护,现在我们可以自己保护自己,她就可以慢慢地老去了吗?突然想乞求妈妈:“妈妈,您不要老去,好吗?”只要是孩子的要求,妈妈总是毫不犹豫地答应,这次,妈妈,您也答应我,好吗?

虽然已经过去五年多了,可是看着想着,那些事情又历历在目......妈咪晚安,我也就睡了,我会注意身体的,我会保持好心情的!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5: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