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金眼鸬鹚 |
正文 | ◇李清明? 生活在洞庭湖水乡渔村的人们,过去均以捕鱼为业,大都以网、罾、罩、钩、叉、镣、钯等传统的捕鱼工具捕鱼。其中也有部分渔民通过驯养鸬鹚抓鱼,过程独特、场面精彩,曾是水乡特有一景。 ????? 鸬鹚其貌不扬,粗见像野鸭,也有点像鹭鸶,其身体的每一个器官仿佛专为捕鱼而生,任何鱼类,只要被其带钩状的鹰嘴叼住,任你怎样蹦跶也休想逃脱;外凸圆鼓的双眼,凝视巡睃水面时可以进行360度的快速旋转,丝毫也不会放过水中鱼儿活动的任何蛛丝马迹;一双蹼质的鸭脚,则成全了其善游善潜的特殊本领;为储存捕捉到的鱼虾,鸬鹚的长脖子中间还挂着一个像布袋一样黄色的喉囊,格外醒目;就连一身黑色的羽毛也常常闪着绿光,寒意逼人……平日无论是在水中还是在岸上游走,鸬鹚的脖子也常常是一伸一缩的,探来探去,鬼头鬼脑,完全一副盗贼的样子。 ????? 鸬鹚大部分时间都会栖在渔船两舷的竹架上,把脑袋插在翅膀里睡觉。只有听到渔民敲击船板,挥动竹篙,发出“吆嗬嗬——吆嗬嗬”的出征命令后,才会像黑色闪电般,收紧双翅、绷直双脚,凌空一个猛子直刺水中……故因,鸬鹚又有“乌鬼”、“乌贼”、“水老鸦”、“鱼鹰”等别称。诗人杜甫在观赏完鸬鹚捕鱼的场景后,曾有诗云:“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 ????? 金大爷是渔村的一位捕鱼高手,他不但能使用许多传统的捕鱼工具捕鱼,还长期驯养着一棚好几十只鸬鹚。金大爷从小与鸬鹚为伴,摸索和积累了一整套驯养鸬鹚的方法。出壳的雏鸟,金大爷先是喂食一些鳝鱼的血沫,稍大时则投喂一些去骨的新鲜鱼肉,让其嗜血成性。金大爷还说,鸬鹚既有天然的攻击性,也有天然的懒惰性,每次投料不能投得太多,须群投群喂,让其在掠夺、攻击、竞争的氛围中浴血生长。 ????? 鸬鹚就像一个颇具争议性的才干家,优点明显,缺点也不少,每次捕鱼时,稍不注意,便会将鱼吞入其粗大的喉囊。金大爷驯化时,一旦逮住“反面典型”,便反复挤压鸬鹚的喉囊,让其吐出吞食的鱼虾,并饿上两天两夜……如此这般,“乌鬼”们便有了记性:没有主人的批准,决不敢偷食。所以,在水乡一带,唯有金大爷驯养的鸬鹚群在捕鱼时,不用在其喉囊下端系上小麻绳(偷食了鱼却吞不下,会被主人用专门的抄网兜住,活生生地用手挤压,进行鸟口夺鱼)。还有,金大爷赶鸟捕鱼,也是唯一一个不拿抄网的人。浪里白条的鸬鹚捕到鱼浮出水面后,金大爷只需顺手将划船的竹篙向前一伸,鸬鹚便会衔着鱼跳上竹篙,爬进渔船的活水舱,将鱼丢下。待金大爷用小鱼小虾犒劳一番后,又扑入水中继续投入鱼鸟大战。 ????? 每天清晨,当我们背着书包走在湖边的堤岸上,随着湖面上一层层水雾慢慢散尽,这时不远处总能传来金大爷那特有的嗓门发出的 “吆嗬嗬——吆嗬嗬”地叫唤鸬鹚起床出征的吆喝声。不一会,一阵阵悠然的桨声,以及鸬鹚们“扑哧、扑哧”的展翅声,还夹杂着一阵阵“嘎嗨嗨——嘎嗨嗨”的叫唤声,便会划破一湖晨曦。这时的金大爷总会约好渔村的其他几条鸬鹚船,将湖堤边上一处藏鱼深潭作为集中点,赶着鸬鹚从远处的湖面慢慢向深潭靠拢。 ????? 鸬鹚是鱼类的天敌,水中相遇总是惶恐逃窜。众多鸬鹚们组成的“天网”在水中刮过,大小鱼儿便乖乖地逃向深潭藏身。这时,随着金大爷一阵“喔哟哟——喔哟哟”的仰天长喊,参与围歼的所有鸬鹚船也是一阵阵“喔哟哟——喔哟哟”的响应,紧接着便是一阵又一阵“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竹篙敲击船舷发出的响声,一阵紧过一阵,敲喊得湖中的鱼儿晕头转向。鸬鹚们则斗志昂扬,如同天兵天将下凡,将如丧家之犬的各类鱼儿追剿得无处躲藏。渔民们粗犷的吆喝声,用力敲击船帮的击打声,以及亢奋的鸬鹚们冲水破浪的搏击声……响成一片。让人与鸟都仿佛置身于一场土著人的篝火晚会,参与者浑身每一根血管都充斥着原始野性的力量。 ????? 水中鸬鹚不但精于单个作战,也善于集体协作。常见几只、十几只鸬鹚共同发力,将一条条十多斤、二十多斤重的大鱼在被追逐得精疲力竭后,被鸬鹚们长长的鹰嘴分工叼住大鱼的嘴、眼、鳍、脊、尾等处(只有这几处地方才好下嘴),合力拖出水面。这时已成鸬鹚口中俘虏的鱼儿,大都鱼鳞散尽、体无完肤,命若游丝。 ????? 鸬鹚成为捕鱼高手,除了有一身十分高超的捕鱼技巧外,还得益于它们都有一双在水中能见度高的潜水眼。一般鸬鹚的眼睛都是黑色的,在水中能看过几米,唯有一种长着金色眼睛的鸬鹚视力极强,在水中能见度可达十几米远。水乡渔村的人们在夸奖一个人厉害能干时,总是会这样说:“你是一只金眼鸬鹚呐,看水都要看透三丈深!”金大爷姓金,不但会捕鱼,而且也长着一双不同于别人的淡褐色眼睛;平日,金大爷站在岸上只需往水中投入一块小石头,便能根据水的成色和波浪的形成,判断出水域中大致有多少鱼,甚至连鱼的种类及雌雄都能说出个八九不离十;加之,金大爷又饲养了一只名叫“鱼雷”的金眼鸬鹚,所以渔村老少都称金大爷为金眼鸬鹚。 ????? 英雄相惜,金大爷一直对金眼鸬鹚厚爱有加,不但给其配有专门的鸟舍,还常常用小鱼小虾给它“开小灶”。别的鸬鹚出征时都是栖在船舷边的竹杆上,唯有金眼鸬鹚是站在船头正中——金大爷为其专门用木架子在船头筑有一个“钓鱼台”哩。金眼鸬鹚不负厚望,一般的鸬鹚最多一次也就捕过三四公斤鱼,唯有金眼鸬鹚每次捕获的鱼类都会在十公斤以上。一次,邻村的一位渔民看中了金眼鸬鹚,提出以两头水牛互换。金大爷闻言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直嚷嚷:“哼哼,别说两头,就是十头水牛也不行,除非你用渔船装一船金子来!” ????? 深秋的一天,金大爷邀请渔村所有的鸬鹚船,足有上百只鸬鹚一起摇船划桨走了几十里的水路,来到位于洞庭湖城陵矶码头,一个三江汇合处的深潭,决心来一次重大捕获。急骤而热烈的围歼开始后不久,金眼鸬鹚却第一次有些反常地无功而返。当它扑爬着站在钓鱼台上,似乎有些绝望无援地望着主人时,金大爷却有些不解其意,疏忽中只是挥挥手中的竹篙又把金眼鸬鹚赶入水中。不一会,在离渔船十多米的深潭处卷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旋涡,潜在水潭中的十几只鸬鹚也惊恐地浮出水面,向远处逃散。约莫几分钟光景,潭面便浮泛起一片又一片红色的血水和许多鸬鹚羽毛……半小时后,金眼鸬鹚的尸体和一条重约十多公斤重的鳡鱼便一同浮出了潭面。鳡鱼是洞庭湖中专吃鱼类的超级杀手,其头部外型像极了一枚加长加大的步枪子弹,一次可穿透十多层渔网……强敌相遇,金眼鸬鹚最终和鳡鱼一起同归于尽,魂归波浪。 ????? 黄昏秋水,自从湖区的人们开始用电船电鱼(连躲在淤泥中的泥鳅也休想逃脱)、用迷魂阵捕鱼(大鱼小鱼,以及鱼子鱼孙均无一幸免),加之人为污染,洞庭湖的渔业资源日趋枯竭,渔村周围上百公里的湖面渐渐地已无鱼可捕。不久,失去了金眼鸬鹚以及无用武之地的金大爷便忧郁成疾……一日黄昏,金大爷将剩下的几十只鸬鹚全部放归到了洞庭湖深处一片一望无际的芦苇林中,折断划船的竹篙,把捕鱼船也拖到岸上倒扣在自己家的禾堂中……结束了近五十年靠水吃水,捕鱼为生的历史。 ????? 在渔村凡有老人去世,都有在其棺材上绑扎一个纸制仙鹤的习俗,取其鹤寿正寝、驾鹤西去之意。——不知是扎纸艺人有意如此,还是乡亲们思维习惯使然,抑或别的什么原因,金大爷去世后,绑扎在其棺材上的仙鹤,人们无论是从前从后,还是从左至右……怎样看去,感觉都像一只眼睛有些特别的鸬鹚! 葬途茫茫,微风拂送,在亲人们的泣号和哀乐声中,纸扎的“金眼鸬鹚”微微地抖动着双翅,向上张动着鹰嘴,一停一顿之间,仿佛在向天发出一阵阵轻微的哀鸣。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