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新韵) 文/白云飞
轰雷大地响声鸣,
蛰启惺忪梦醒惊。
电闪雨吹掀夜幕,
春耕将起唤黎明。
[注:
惊蛰,古代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指太阳到达黄经345°时,在公历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动物昆虫自入冬以来即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汉朝第六位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当时发音不同但略近的「惊」字。但因为意思从「开始」变成了「惊醒」,时序略有不合,因此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汉初以前立春 ? 启蛰 ? 雨水 ? 春分 ? 谷雨 ? 清明
汉景帝后立春 ? 雨水 ? 惊蛰 ? 春分 ? 清明 ? 谷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