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愧对不朽的“名字” |
正文 | ![]()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 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于1949年10月19日,在北京参加了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后,为深切追忆鲁迅先生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他百感交集,饱含激情地写下了《有的人》这振聋发聩、激浊扬清的短诗,抒发了作者对纪念鲁迅先生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每读一次臧克家先生写的这首《有的人》诗歌时,我的脸就会红一次,我的心就会颤抖一次,因为我的名字被刻入了石头上。三十多年过去了,虽经风霜雷劈,但石头上的名字历历在目、清晰可看。 这源自三十多年前我与同村同班小学同学吴修财的一次冲突,我俩既是邻居,年龄也相仿,从小一起玩耍,一起入学。时间久了,难免不发生争执或打斗的事情。记得在上二年级的时候,因言语不和,两人产生了矛盾,用污垢的言语互相攻击对方。这还不够,我还把老师放在讲台上的粉笔,趁同学不注意,偷偷地藏在口袋里,放学后,在村里房屋的墙壁上,尽情的挥笔书写“吴修财大儿子”,并且还用红色、绿色粉笔,将“吴修财大儿子”几个字,进行了修饰和加了花边,格外的醒目。后来,他也模仿我的做法,在村中的主要街道、路口的墙壁上,书写“李书忠大儿子”。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了钳制、打击他的嚣张气焰,后来我就扩大书写范围,不但在村里房 屋墙壁上书写,而且,晚上还怀揣墨瓶、手提毛笔,偷偷的跑到他家大门口,在他家的门板上用毛笔蘸墨汁进行书写,字体歪歪扭扭、大小不一、很不雅观。字体难看,但相比粉笔而言,颜色不易擦掉,字体更加醒目而且耐久。 我那遥远的小山村,地处鲁中山区的腹部,三面环山,大半个村子坐落在半山坡上,有的房屋就建造在岩石上。我的同学吴修财一家居住在山脚下,大门前是一片斜角在30度左右的光滑青石板岩。平时,有的人家在上面晒地瓜片、玉米棒、谷子等农作物,有时也被大人当作棋盘,在光滑的石板上,楚河汉界的捉对厮杀,有时还被孩子们当做习画练字的画布或田字格。我同学父亲是村里有名的石匠,家中锤子、剁斧、钎子、扁刀、墨尺等开石、修石工具一样不缺,应有尽有。他见我用毛笔蘸墨汁书写他的名字后,气愤填膺,使出了更为“得意”的一招。春季周末的一天,在他家门口那片青板岩偏下比较显眼的位置,用墨线画出竖排的田字格,然后,用锤子、剁斧、钢钎在田字格里面,一点一点地将“李书忠大儿子”六个字刻划出来,抓铁有印,踏石有痕地将我的名字刻入在了石头上。 从此后,我的名字就不朽了。 但是,我人还活着,至今愧对我的名字……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