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重游国子监 |
正文 | 这次去国子监已经是第二回了,临去之前舍友说“后悔了吧?要知道这会儿去,上回就别去了,白花门票钱。”我不以为然,谁也没有规定一个地方只能去一次,不然哪里来的“故地重游”这个成语?况且一个地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你去一次不一定完全就能读懂她,所以虽说是重游,心境不减初次。 今天的气温很低,风很大,据说是北京今春的第一次沙尘暴,吹得人喘不上气来,但这才是北京春天的感觉嘛。坐419,安惠桥东转地铁5号线,雍和宫下,熟悉的路线,不知道走了多少回,和同学开玩笑:“我就是闭着眼睛也能找着这条路”。是啊,这条路在去年的夏天不知道走了多少回,从夏天走到冬天,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前段时间经过的时候心里或许还有些许的感慨,现在已经淡然适之了,时间真的可以冲淡一切记忆,尤其是痛苦,呵呵。 今年的国子监和去年的确实不同,去年还在修缮,为了奥运;今年已经修缮好了,因为奥运。孔庙和国子监是一体的,变化大的还是国子监,那里的科举展馆是新开放的,很好,让我们对科举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尽管这种认识是表面的肤浅的感性的,但确感收获不少。想想古代读书人的生活真实不容易啊,十年寒窗金榜题名那还是幸运的,有的人一生都是童生,如范进,好不容易中了还乐疯了,真是不值当。考试条件真的很艰苦,同志们哪,我们现在很幸福了。和厕所一样大小的小隔间,一盏油灯,两块木板,一高一低做书桌,两者放平作床,除此以外,再无他物,要命的是在里面要呆好几天,又冷又拘束;试卷还那么难答,或许是因为我们是简体字的一代吧,题目都看不懂,忽然想起两会上有人提案要恢复“繁体字”,我不禁乍舌,好恐怖。我国的考试制度真得很健全,怪不得被称为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呢。当时就有准考证之类的东西啦,还有一点就是考试和作弊是孪生姐妹哈,那个时候的夹带条都是蝇头小楷,我们这些带着眼镜的人都看不清,很是佩服当时考生的勇气,不过那个时候要是发现作弊的人,是要被杀头的。 总之,那里承载了历代文人的仕途梦啊,有人说科举制促进了社会流动,有人说这是对文人的一种戕害,好也罢坏也罢,都已经存在了,存在即具有其合理性,这算是功能论吗?这次本不应该算是游玩,而是去探索中国教育精神的精髓,其性质应该是社会学作业,还是要写论文的,唉,又要生产论文了。要是论文也可以像日志一样不拘一格就好了,可是我知道自己是在做白日梦。最近在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算是和这个有些关系吧。刚开始的一首词写得还是很好的,摘下来共勉哈:“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