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最后的小脚女人
正文

女人缠足的陋习,自宋代开始结束于民国,在中国盛行了一千多年,也整整的折磨了中国的汉族女人一千多年。中国的少数民族的女人都是天足,是没有缠足这种陋习的。

历史上有一种说法,说是南唐李煜的后宫里有一个叫窅娘的宫娥,为了能引起李后主的注意,忍着折骨般的疼痛,把自己的脚缠裹成,又尖又小的小脚。由于脚小了,走起路来,就有种风摆柳的姿势。不过,窅娘缠足时,怎么也有十几岁了,即使脚小,也小不到三寸金莲的水平。

汉族的女人缠足,还应该归功于宋代的儒家代表人物,程颢、程颐和朱熹。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对人性的一种禁锢,它与儒家学说的仁,是背道而驰的。特别是对宋代以后的汉族女人,实际上就是一种缺乏人性的洗脑行为。例如,程颐对寡妇再嫁的主张是“绝对不能,有些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为借口,要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汉族女人缠足,就是基于程朱理学的理论,而在汉族妇女身上做的灭人欲的实验。

从宋代到清末的一千多年间,汉族的女人始终以有一双三寸金莲的小脚为荣。而汉族的男人,则以娶一个大脚女人为耻。

我想说的故事,是一个现在还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小脚女人。这个小脚女人,已经是九十四岁高龄了,如果按照中国的习俗算,应该是九十五岁高龄了。

这个女人,是我一个朋友谢士山的母亲,我应该叫她谢大娘。

我跟谢士山结交的时候,谢大娘已经六十多岁了。

那时候,谢大娘穿一件蓝平纹布的斜对襟上衣,一条黑色的裤子,脚上是一双黑条绒面,白布底的前边很尖又很小的布鞋。脚脖子上缠着裹腿带。大概是人老了不显个,谢大娘也就是一百六十公分的身材,而且身体很瘦,显得精明强干的。那时候的老年人,因为在服装上的劣势,所以,都显得比较苍老。谢大娘虽然脸上的皱纹并不多,还是双眼皮,脸盘也不大,是那种蒜头鼻子,也许年轻的时候,也是很漂亮的女人,但是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十足的老太太。

因为我常到谢士山家去玩,时间长了,就跟谢大娘熟了。有时候我们几个要好的朋友,在谢士山家喝酒,谢大娘跟谢士山的妻子,忙里忙外的,整治出一桌好菜,我们喝酒的时候,谢大娘也会倒一杯果酒喝上几口。

谢大娘喝上酒,脸上就会显得容光焕发,话也多了起来。谢大娘那一口山东方言,说得又快又急,乍一听起来,真有点听不懂。难怪,当年孔老先生离开山东鲁地,四处游学的时候,经常碰壁,甚至有时候连口饭都混不上,还有的时候遭到农人的围攻,大概就是因为那口浓重的山东方言,把孔老先生给坑了。

后来,我就慢慢的习惯了谢大娘的山东话。

有的时候,谢大娘也会跟我们唠起她的事情。

据谢大娘说,她一九一九年出生在一个鲁南一个很富足的农家,也就是解放后被划为地主的那种人家。她出生那年,正是五四运动轰轰烈烈的年代。那时候,一般的小户人家的女孩子,已经不缠足了。只有受封建礼教影响比较深的大户人家,仍然要求女孩子缠足。尤其是在山东,大户人家的女孩子,缠足的还比较普遍。要不我说,这孔老先生是真能坑害自己的乡亲。

谢大娘说,她是在四岁就开始缠足的。说起缠足,谢大娘脸上流露出一种哀怨。

谢大娘说:“给我缠足的是我们家女佣人,不顾她的哭闹,使出全身力气,勒她的脚,缠了几天,那裹脚布子上都是血,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真不是四岁的孩子随能忍受了得。缠足一直缠到十几岁,民国开始提倡女子解放提倡女子放脚,才有很多女孩子在七八岁就放脚了,我那时候的脚已经成型了,放开后,就不再长了。日本人来的时候,村里人跑反,我才知道,两只小脚,跑起来有多么的艰难。”

有一回,我跟两个朋友在谢士山在喝酒,问起谢大娘怎么来到东北的。

谢大娘伤心的说:“那是日本人投降后,大概是在四六年,那时候我已经结婚了,正赶上山东闹旱灾,再加上连年战乱,家家粮食囤子都见底了。我男人听别人说,东北的日子好过,到处都是没人种的庄稼地。就狠狠心带着我们娘俩,那时候我已经有了士山的大哥了,背着行李卷,推着一辆木头轱辘的小推车,一路要着饭,走了一个多月,到了辽宁。那时候八路军跟国军正在辽宁打仗,挺乱的,我男人也没住脚,一直带着我们往北走,来到鸡西的时候,这里已经解放了,就到矿上当了工人。别说,刚解放那几年,我们还真过了几年好日子。”

谢大娘用手绢擦擦眼睛又说:“那是在我生下士山的第二年,井下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士山他爸,就在那次事故中没了。”

后来,我的好友谢士山跟我说:“我娘这一辈子太不容易了,我爸出事的时候我才两岁,我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我娘拉扯着我们哥四个,一年一年的不知道怎么把我们熬大了。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我娘就在矿上干临时工,一个月也就能开个三四十元钱。那日子是真难啊!”

虽然我没好意思问,但是我心里却想,谢大娘为什么不再找个男人帮着拉扯孩子?大概是受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影响太深了。

不过,谢大娘的晚年,还是很幸福的。

我的朋友谢士山,是个非常孝顺的儿子,他很体贴母亲拉扯他们这么几十年,所经历的艰辛。他每天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到母亲的屋里,问问母亲,今天觉得怎么样,想吃点什么?

过去有句俗话叫做,有个孝顺儿子,不如有个孝顺媳妇。这话一点也不假。谢士山的妻子,真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典型贤惠的中国女人。她对待自己的婆婆,真比自己的姑娘还孝顺。

谢大娘曾经说过:“俺那玉荣,别看是儿媳妇,可比俺那闺女对我还亲。”

有一次,我到谢士山家去,看到谢士山的妻子,正在纳鞋底子,。我很纳闷的问:“弟妹,你这是在给谁做鞋?”

谢士山的妻子笑了说:“我给我娘做鞋啊,你没看见这鞋底子这么小么?现在,像我娘这样的小脚,也没地方去买鞋,哪有卖这种鞋的。”

谢大娘布满皱纹的脸上溢满了笑纹说:“唉,二十多年了,我的鞋都是我们家玉荣给我一针一线的做,还就是玉荣疼我这老太太。”

她把自己穿过的鞋,全都拿了出来,摆在地上,有黑条绒面的,有烟色斜纹布面的,还有一双尖尖的皮鞋。

谢大娘拿起那双皮鞋说:“这双鞋还是二十年前,玉荣出门在一个商场看见这双鞋,就给我买了回来。”

谢士山的妻子说:“我娘喜欢穿布底鞋,还喜欢穿用麻绳纳的底子,现在,卖线麻的也很少见了,我就用白线绳,纳底子,给我娘做鞋穿。这双皮鞋,我娘不喜欢穿,就一直放在鞋柜里。”

我常常被这婆媳间的真情感动着,那一针一线纳的不仅仅是婆媳情,也是母女情啊。

谢大娘从来都不到市场去买商品,大概是因为为自己的两只小脚,走路时会被别人耻笑。

这几年,谢大娘因为年岁大了,基本上就在自己家的小院里,同几个邻居坐在院子里唠嗑。或者,把院子里的小草,都拔的干干净净的。夏天的太阳,把她的已经稀疏的银白色的头发,映照得发出一种光亮来,那是一种坚韧的生命之光啊。

谢大娘已经快要进入百岁老人的行列,真的希望谢大娘健康长寿,多活几年,好好享受几年现在的幸福时光。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