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听雨 |
正文 | 人说滴水可穿石,我却是一直搞不清楚滴雨是否也能穿石?好像向来我都是不大喜欢雨的,阳光明媚多好,干嘛要弄得阴沉沉的。自然我也是不太能理解那些“傻子”作家说的听雨是多么美好,第一我没那个闲情逸致,第二我讨厌嘀嗒嘀嗒或是湿漉漉的感觉。总体而言,我对雨是没有什么好感,只觉得雨天睡觉还差不多,实在不会趴在窗户边听雨,更别说去欣赏它的什么美了。 传说下雨是因为老天哭了,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天不外乎也是有的,想来这个传说也是通的。犹记得我第一次不那么反感雨是因为戴望舒先生的《雨巷》令我意味深长。绵绵细雨里,有一个撑着油纸伞徘徊的姑娘,这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面。原来,雨也可以是美的,快乐的。雨天一个人撑着伞在巷子里游荡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于是我心动了。找遍了整个城,却是依旧没有找到那醉人的油纸伞。撑着布伞,走在街上,却没有体会到《雨巷》里的感觉。于是我对戴望舒先生说的关于雨的没产生了严重质疑,就这样一株对雨喜爱的幼苗被生生扼杀在摇篮里。 成都的天气相当的奇怪,雾蒙蒙的,既不见太阳,也不见雨。我很少见过成都白天下雨,倒是晚上时常下个不停。漆黑黑的夜,我突然鬼迷心窍地爬起来听雨。或许真的是有感于李商隐的那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午夜周围都很安静,雨声嘀嗒作响。撑着脑袋,看着窗外纷飞的细雨,整个尘世仿佛被净化。我突然通透了,也许听雨也是能被理解的。正如可以有苏东坡词风豪迈不羁,也可以有柳永词风婉约自然。撑着油纸伞的雨可以被理解,顶着盆的雨也能被理解。它可以大弦嘈嘈如急雨,也可以小弦切切如细雨。 有一群人特别的喜欢雨,也特别的憎恨雨。当农田干旱,那雨就是甘露。但如果阴雨绵绵,那雨就是毒药。我侧耳倾听,感受雨的晶莹。似乎听雨已经成为一种境界,古往今来,雨打芭蕉,雨落残荷,秋雨梧桐。 滴雨穿的也许不是石,是心。在延绵亘古的长城上,听到了雨的磅礴;在柔美淡雅的西湖上,听到了雨的素净;在苍色茫茫的天山,听到了雨的高贵。天若有情天亦老,听雨看似若有情。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