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禅心禅意 |
正文 | ![]() 心舍于有无,眼界于色空,皆幻也。至人者不舍幻,而过于色空有无际,故目可尘也,而心未始同,心不世也,而身未尝物,物方酌我于无垠之域,亦已殆矣。 —— —— 王 维 我一直认为,“禅”是飘渺无形、游离方外、玄之又玄者,在这个俗之又俗的世界论禅,真真是痴人说梦。然而今晚,不知怎的,心里却是清明,似乎触摸到那个一直未曾谋面的空间,禁不住想留住这感触,在这夜晚,莽莽撞撞的用文字记录下内心的宁静。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既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佛家如是说。 本我也不知系染又如何,本就是尘埃满布的世界,然而在今天傍晚,我看着阴沉沉的天空却意外的播下玫瑰色的光华,沾染这柔软的色彩,心情顿时也变得柔软,那时的我,灵台清明,似悟了,又似未悟大约古语之中痴儿的模样就是这般了,很想抓住什么,但又不知到底要抓住何物。但那一刻,内心真的是很宁静,灵魂飞一般的逍遥,不为外物所拘,真可谓色空无碍,默语无际,触镜皆如。 在这微不可闻的宁静安谧中我抛洒开一切,一首缠绵的情歌悠然的响起,把我拉回这世界,心思急转而下,想起佛陀阿难为一女子舍身弃道,甘受情劫之苦,留下了那石桥禅,“我愿化身石桥,经受五百年的风吹,五百年的日晒,五百年的雨淋,只求她从桥上走过!” 佛祖说,阿难,某日等那女子从桥上经过,那也便只是经过了,此刻你已化身成了石桥,注定只与风雨厮守。这一切你都明白,仍旧只为那场遇见而甘受造化之苦。我很惊奇!会有多喜欢?可是一见钟情便倾心一世?可是不问回报而付出等待?情之一字,纠缠古今,世间安有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禅,我依然不得,依然不懂。在佛家看来,人生不过是一个过程而己,因而,人不必沉缅于昨日或明日的世界中,昨日已不是昨日,今日也不昨日,而明日总会成为昨日,以平静安和的心看清万物的本来面目,更要说的是拥有闲适不躁的心境,才能适心遂意的表达敏锐、精细、深沉的感动。那时大约就是心无尘埃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如是说,那我又何必强求,缘法从来如是,为己为人,不求不畏,做好自己,欲度人,先度己,通透就好! ——寄语2012年9月11日晚23点24分 夜雨 微凉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