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幸运会敲谁的门/阿朱 |
正文 | ![]() 1978年6月6日,一个名叫威廉.江恩的男孩子出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路芙根市的一个爱尔兰家庭。由于家里没有一丝的积蓄,加之当时美国经济不景气,江恩的母亲常常为一日三餐发愁。 少年时代的江恩只读了几年书便早早缀学了,他不得不象大人一样,为了生计奔波。江恩在火车上卖报纸,送电报,贩卖明信片、食品、小饰物等东西,赚取微薄的收入,以贴补家用。与其他报童不同的是,江恩盛报纸的大背包里时刻都装着书,空闲的时候,当别的报童纷纷去听火车上卖唱的歌手们唱歌或跑到街上玩耍时,江恩便悄悄地躲到车站的角落里读书。 后来,江恩到俄克拉荷马去当经纪人。当经纪人都将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客户借以提高自己的拥金收入时,江恩却把美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的记录收集在一起,一头扎进了数字堆里,在那些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寻找着规律性的东西。 由于没有客户,得不到佣金,每天晚上江恩穿着寒酸的衣服躲在狭小的地下室里独自工作着。他将数以百万计的k线用铅笔一根根地画到纸上,然后将它们连到一起,贴到墙上,接下来就对着k线静静的思索,有时他甚至能对着一张k线图发几个小时的呆。同事们笑他迂腐,还暗地里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路芙根的大笨蛋”。 江恩并不理会这些,依然我行我素。他用几年的时间去学习自然法则和金融市场的关系,不分日夜地在大英图书馆研究金融市场在过往一百年的历史。 1908年,江恩30岁,移居纽约,成立了自己的经纪业务。同年8月8日,发表了他最重要的市场趋势预测法:“控制时间因素”,经过多次准确预测后,江恩名声大噪。 有一些人认为这个年轻人根本没有那么大的本事,他的成功只不过是传媒在事实的基础上大肆渲染的结果。 为证明自己报道的真实性,1909年10月,记者对江恩进行了一次实地访问。在杂志社人员和几位公证人的监督下,江恩在10月份的25个市场交易日中共进行了286次买卖。结果264次获利,22次失损,获利率竟高达92.3%,这一结果见诸报端,立即在美国金融界引起轩然大波,人们惊呼,这个年轻人简直太幸运了。 以后的几年,江恩在华尔街赚取了5000多万美元的利润,相当于今天5亿美元以上的财富,创造了美国金融市场白手起家的神话。不仅如此,江恩还以自己潜心研究得出的“波浪理论”而成为世界金融市场推崇的对象。 许多时候,人们总会用“幸运”来形容一个企业家或是某个人的崛起与成功。 还有一些人会经常抱怨自己进运不济,对生活和事业中的“不公平”产生困惑与不满。事实上,幸运的得来靠一个人艰苦卓绝的努力与永不放弃的执著。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生命因爱而精彩,人生因爱而完满。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