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经典散文]你,心中有盏不灭的灯!  文/ 燕山墨客
正文

——河北新乐作家郭晨峰印象

【人物档案】

郭晨峰,河北省新乐市承安镇良庄村人,生于1976年。现为文艺期刊《燕赵风》主编、曲阳爱心公社秘书长、曲阳县散文学会秘书长、曲阳县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秘书长、新乐市作家协会理事、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音乐文学协会会员。

2000年毕业于石家庄师专,做过八年中学教师,后曾在《白沟时报》当过记者,在《河北雕塑》做过编辑。自幼爱好文学与写作,文学作品曾发表于《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老年报》、《中华风采》、《当代人》、《农村青年》、《军事史林》、《文史精华》、《文史月刊》、《百姓生活》、《新农民》、《班主任》、《燕赵老年报》、《河北科技报》、《河北工人报》、《太行文学》、《石家庄日报》、《保定日报》、《保定晚报》等众多报刊杂志。有诗歌作品曾入选《2008年最佳网络诗歌》一书。

曾参与主编《曲阳当代艺术名人风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进桥纪念文集》、《曲阳当代文学精品集》、《新乐当代人物风采》等书籍。个人著作《曲阳当代人物群芳谱》一书于2013年10月面世。

一、 郭晨峰其人

一叶扁舟,倘若失去了司南,那它注定会随风漂流,樯倾楫摧;一只候鸟,倘若迷失了方向,那它必然会饥困异地,冻毙他乡;一个行者,倘若模糊了人生路标,那他定然会误入歧途,抱憾终生……因此,你说:即使自己做不了太阳或月亮,那就无声无息的把自己点燃,化作一盏烁烁不息的星灯,给那些彷徨挣扎于人生十字路口的人们指点迷津,送去光明……

●文学之旅:一只废寝忘食的“书虫”

1976年7月5日,你呱呱坠地于新乐沙河北岸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良庄。这是一个不太大的平原村庄,那里民风淳朴,人心向善,邻里和睦,的确是名副其实的“良”庄。似乎你的爷爷和奶奶有先知先觉,在日寇侵华期间的1939年秋,从祖籍曲阳灵山一路颠沛流离而逃荒到良庄,从此在那里安家落户。你兄弟三人,你排行老二。你的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家中有几大木箱图书,有《杨家将》、《包公案》、《海青天》、《胡杨合兵》、《薛刚反唐》、《济公传》等评书话本,也有各个朝代的历史演义;有《金光大道》、《艳阳天》、《翻身记事》、《沸腾的群山》等解放初时期的土改小说,也有《大侠霍元甲》、《毛泽东传》、《白求恩》、《雷锋》等人物传记……你在上小学三年级时,就在业余时间慢慢翻看父亲的那些图书,有的虽然是半文言文,但你也读的津津有味。当读那些《杨家将》、《薛刚反唐》、《三侠五义》、《济公全传》等通俗读物时,你一放学回到家,连饭都顾不上吃,就捧起砖头般厚厚的一大本书入迷的看起来。你不仅从书中获得了无穷的阅读乐趣,为书中人物的各种命运或忧或乐,还了解了外面的世界,知晓了人世间的真善美与假恶丑。那时,虽然你还不懂得什么是文学,但事实上文学早已成为了你生活中的空气、阳光、水或饭菜了,与此同时你也不知不觉间演化成一只废寝忘食的“书虫”。

随着阅读图书数量的增多,你逐渐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平时写作文很用心,在四年级时,一篇作文还被学校推荐到县里参加作文竞赛而荣获二等奖。在上五年级时,你还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写了一篇古代侠客行侠仗义、为民除害的小说《除霸记》,有三千余字,引得小伙伴们传着看了好一阵子。

上小学时,你还对期刊《故事大王》情有独钟,里面的故事每期都十分精彩,但要到十里地外的承安镇邮局去买。那时,由于家里唯一的一辆自行车都是父亲上班用,每到月底你总是选在周日步行到那邮局去买,有时就约上几个小伙伴。那时为了减轻家长的负担,你买课外书大都是靠和小伙伴们一起捡拾废塑料、碎玻璃卖来的钱,每当捧着阅读用自己的辛苦钱而买来的图书时,你心里总是充实着一种甜蜜......

上初中时,你不仅时常买书,还向亲朋好友及同学们借书看。那时你还养成了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对生活中亲历或听到的有意义的事情都记下来,并有感而发,抒发着自己对社会、对人生、对未来的认识,三年间你共积累了七八本厚厚的日记,那里面记录着你的青春脚步,也深藏着你的人生理想。

在县城新乐市一中上高一时,当得知县城里有新乐图书馆,藏书甚多,只要办一张借阅证就可以借书看了(当时每天借阅费是五分钱),你兴奋不已。很快便办好了借阅证,此后你每周至少去那图书馆借两次书,你在课余时间除了做好功课外,就是如饥似渴的阅读那些图书。后来,学校开通了校广播站,每天下午放学后开始广播,学生们可以投稿,选中后就在广播里播出。你便开始写一些精短的散文给校广播站投稿,很快隔三差五的就被播出来。听着广播员用甜美的声音播出自己的心血之作,并能为全校师生带来美的享受,你心里深感欣慰,之后写得更上劲儿了。

那时,你从一位历史老师那里借着看完了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你被小说中那曲折而感人的故事情节、浓重的乡土气息、耳目一新的表现手法及清新、朴实的写作语言深深打动了,从那时起你心中就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理想——将来要成为一名作家,成为一名像鲁迅、路遥那样的作家,为社会大众奉献出好的“精神食粮”。

●写作之旅:奉献“精神食粮”的乐趣

上高二时,在学校举办的一次“校园美”主题征文大赛中,你的一篇应征稿件荣获了二等奖。后来,你的一篇习作《远山的魅力》不仅被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当作范文念给全班学生,还被推荐到《乡土作家》报上发表了出来。这可是你发表的处女作,你为之兴奋不已。

后来,你从同样痴迷文学与写作的哥哥那里拿到了《朦胧诗三百首》那本书,里面收录了近现代我国许多著名诗人的诗歌作品,如张金发、徐志摩、傅天琳、舒婷、顾城、海子等,在细细品味每一首诗歌中,你慢慢体味到了诗歌的无穷魅力——语言美、意境美及所蕴含的丰富思想。你被“缪斯”俘虏后,便也尝试着写起诗歌来,写家乡,写亲情友情,写自己的生活感悟……上高中期间,你把自己写的散文、诗歌作品都整理到一个本子上,至今那个本子你还珍藏着,因为它见证了你的青春,也见证了你当年对写作的痴迷……

1998年,你考上石家庄市师专后,学习压力大大减轻了,课余时间也多了,你便时常去“泡”学校图书室、借阅室,并把自己的习作投给一些文学报刊,并有诗歌作品《最后的奶奶》荣获“千禧杯”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并被收录到作品集中。当学校举办征文大赛时,你曾写出一首130余行的诗歌《爬坡的中国》应征并获奖。当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发生后,你花费了半个晚上的时间写出了80余行的诗歌《请昂起您的头,祖国母亲》,并请一位同学用毛笔写在大纸上,而后贴到一块展示牌上在本系楼道里展示,后来又在系主任的建议下,搬到学校教学楼下展示,这还在全校师生中引起不小的反响。

大学毕业后的八年间,你一直在民办中学任教,工作之余除了写作,另一个爱好就是买书,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期全国每年评出的获奖中篇及短篇小说集,还有茅盾、浩然、刘绍堂、蒋子龙、冯骥才、邓友梅等知名作家的小说集,当然也买一些诗人的诗集。这些书大都是从石家庄、新乐、正定、行唐等地的旧书摊上“淘”来的。你爱读书,也爱书如命,每当买到好书后,你都要给它们包上书皮,还把书中破损的书皮或内页一一用透明胶布粘连好。

平时除了买文学书籍外,你还热衷于收藏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古旧书,年代最早的有清朝及民国时期的小说、医书、老字典、老课本等书,几年下来你已积攒了三十多箱近万册图书,这也成了你一生享受不尽的宝贵财富。

自任教后,你不仅写散文、诗歌和小说,还采访新乐、行唐两地那些革命老前辈和在各自领域里做出成就的杰出人物,如农民作家吴敬、“特级渡江战斗英雄”高如意、“红薯大王”贾栓成、“西瓜大王”冯秋须、盲人歌手田晓斌、抗日小英雄赵茂勋……你给一些报刊杂志投稿也多了起来,并相继在《石家庄日报》、《老人世界》、《中国老年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农村青年》、《河北科技报》、《文史精华》、《文史月刊》、《档案天地》、《太行文学》、《新农民》、《百姓生活》等多家报刊得以发表,样报样刊及稿费单也如雪片般不断飞来,这也赢得了乡亲、朋友及同事们羡慕的目光,而这也成了鼓舞你继续努力不断创作出好作品的动力。你曾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在共青团中央主办的《农村青年》月刊上相继发表了四篇人物特写和一首诗歌;三年间你在《河北科技报》上发表的诗歌及人物特写,累计有三十余篇(首);有一次《燕赵老年报》还在同一期发表了你一篇散文和一篇人物特写。总之,你在一家报刊上的上稿率之高着实令人咂舌、惊叹。在行唐任教期间,你不仅被吸收进行唐县作家协会,两篇文章还在行唐县举办的征文大赛中双双荣获二等奖。

其实,你痴迷写作并非为了“黄金屋”和“颜如玉”,你的初衷就是想为社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为大众奉献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尤其是写人物特写,你就是想为社会多推出一些楷模人物,让更多的人以他们为榜样,多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正所谓“文以载道”。因此,你坚持不懈的在文学园地里辛苦耕耘着……

值得一提的是,你在采写一些人物时,当看到他们生活很困难,每次去你还为其带去一些食品和衣物。如你去行唐那位“全国特级战斗英雄”高如意家中时,看到当年这位在渡江战役时第一个冲到长江对岸的老英雄,多年来仍一直居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盖的旧平房中,在当地竟属于贫困户,你的心被刺痛了,第二次去时你为老英雄买了一些蛋糕、水果及一件衣服、一双鞋,此后两年多里你还时常去看望老英雄,一直到老英雄去世。

还值得一提的是,当你采写的新乐“红薯大王”贾栓成的专题报道在《河北农民报》发表后,一时间省内外一些种殖户纷纷给你写信或打电话,想和贾栓成取得联系,你都一一回复,热心的为他们牵线搭桥。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行唐任教期间,有一年暑假下乡招生时,你看到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竟住在马路边一个低矮的简易窝棚里,怜悯之心驱使你走上前去。原来这位老大爷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成家早已分了家,后来他和二儿子商量好两人共同用打工的钱在老宅基地上盖五间新房,到时二儿子结婚后住三间,他就住两间。但就在二儿子结婚后不久,二儿子竟把父亲赶出了家门,无奈之下他便在村外马路边搭了个窝棚,平时就靠捡破烂为生。虽然他也多次向当地相关部门反映申诉过,但两年多来一直没能得到解决……你听完了老人的诉说后,对老人的遭遇很是同情,便对老人说可以帮着他一起去省民政厅反映一下。

当晚,你奋笔疾书写好了一份反映材料,次日上午你和老人一起乘车前往石家庄。当把反映材料给了省民政厅接访人员后,你又拨打了《燕赵老年报》新闻热线,和报社取得了联系,很快报社便派出两位记者,他们向老人了解了相关情况后表示,报社将关注这位老人的遭遇,并想办法帮助老人解决困难。你那一天的奔波没有白跑,三天后《燕赵老年报》记者又专程驱车到行唐实地采访了老人;十多天后,当地民政部门出面为那老人解决了问题,老人又回到了新房中。

2008年初,你如愿以偿地加入了石家庄市作家协会。同年7月,你被保定《白沟时报》聘为记者,这对你的人生轨迹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在“中国箱包之都”白沟工作期间,你每天都是上午出去采访,下午写稿。你写那些箱包企业家的创业史,写那些白沟泥塑传承人,写那些助人为乐、孝敬老人的模范人物,写当地的老八路、抗美援朝老兵及老党员,写当地的文艺表演队,写当地的书法家……每两天一期的报纸上期期都有你采写的人物特写或新闻,你那一篇篇出手不凡的文章为报纸增色不少,你的名字很快被白沟政府各机关单位领导及文化艺术界所熟知。当时,白沟政策研究室主任、著名杂文家平白先生曾专门约见过你,并对你鼓励有加,后来当得知你要去曲阳工作时,还为你写了赠言以作惜别。尤其是在那年九月份由白沟政府举办的“箱包艺术节”期间,你采写的“美丽白沟”系列专题报道相继刊发后,在当地还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2009年2月,你又被聘为《河北雕塑》期刊记者、编辑,此后便一直在“中国雕刻之乡”曲阳工作。三年多来,你不仅为《河北雕塑》采写了二十多位雕塑艺术家人物特写,还写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同时你也结识了当地许多雕塑家、陶艺家、书画家、摄影家、慈善公益人物、革命老前辈及文学爱好者,便利用业余时间采写出一篇篇人物特写,并相继发表于《河北工人报》、《保定日报》、《保定晚报》、《文史月刊》、《军事史林》、《老年世界》等报刊。

●文化之旅:记录时代前行的步履

2009年7月,为了弘扬曲阳当代文化,记录并展示曲阳当代文化艺术名人风采,为当代及后世的人们树立楷模,你与人合作开始参与主编《曲阳当代艺术名人风采》一书,此书计划收录40多位曲阳当地在艺术、文学领域里有突出成就的人物,你不仅担负着采写其中二十多位人物的稿件,还要负责把每位人物的个人照片及作品、荣誉证书等图片搜集上来,再是要校对全书文字三四遍,还要联系出版事宜……而这一切都需要你在工作之余来做,总之,这是一个极其艰辛、极其繁琐的工作。历经一年时间,这本书终于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随后曲阳县委宣传部还组织召开了隆重的首发仪式。这本书的出版在曲阳当地反响很大,而你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也得到了包括县领导在内的许多人的肯定与赞赏。

2010年8月,你又开始着手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进桥纪念文集》一书。卢进桥是享誉国内外的汉白玉雕刻大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我国雕刻界唯一一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你在卢进桥大师逝世后便萌生出了编辑一本卢进桥纪念文集的想法,你在书中后记中写道:“编辑这本纪念文集的目的,一是纪念与缅怀卢大师,二是挖掘与整理卢大师的雕刻技艺,三是总结与展示卢大师的艺术成就和光辉业绩,四是为人们认识、了解和研究卢大师提供和保存一批珍贵的史料……编辑好一本书,尤其是为卢进桥这样一位有较高声誉和杰出成就的大师编辑纪念文集,对于我们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压力。既然要做,就要竭尽全力把它做好,这是我们主编这本纪念文集始终坚守的信念,尽管期间历尽了种种艰辛和曲折:商议编辑事宜、起草纪念文集出版启事、征求卢大师亲属及生前友好意见、搜集相关文章与图片、约稿、请艺术界知名人士作序与题词、排版设计、联系出版事宜……”经过一年的辛苦努力,这本书也得以正式出版,看着一本本书分发到曲阳当地政府机关单位、学校及文艺界、雕塑界众多人士手中,你深感欣慰……

2010年12月,你又和曲阳文艺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发起创办了文艺期刊《燕赵风》,你担任主编——你仍在《河北雕塑》杂志社工作,平时是利用业余时间编辑双月刊《燕赵风》。这是一本立足曲阳、面向周边县市的刊物,办刊宗旨是:弘扬地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紧扣时代脉搏,打造精品期刊。《燕赵风》的创办,可以说是你人生之路上又一个重大转折——与其说近年来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你已实现了自年少时就萌生的“作家梦”,而主编《燕赵风》又在实现着你的又一个人生梦想:通过办文艺期刊可以记录时代前行的步履,接续社会文明的薪火,挖掘与展示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营造文学爱好者放牧心灵的港湾,弘扬社会主旋律......

几年来,你共编辑了石家庄、保定、曲阳、定州、新乐、行唐、正定等地许多位作家及文学爱好者的文学作品,还推介了众多位书画、摄影、雕塑、陶瓷等艺术领域里的艺术家,同时你也及时撰写并刊发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救助曲阳烫伤女童小靖琳、特困户杨新立父子的报告文学,以及曲阳爱心公社为中小学捐赠图书、救助贫困户的新闻报道......这些都深深感染了广大读者朋友,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每期刊物都会及时发到曲阳、新乐、石家庄、保定等地文艺界的朋友手中。《燕赵风》逐渐在曲阳、新乐等地有了影响力,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支持。几年多来,为保证每一期《燕赵风》的按时、顺利出版,你不辞辛苦的约稿、组稿,想方设法筹集出版资金,同时也在排版风格上不断改进、完善……一年多来,你在《燕赵风》这个温馨的大家园里,与大家共同畅想,共同坚守,共同欢笑着……

2012年6月,你历时半年多共同主编的《锦绣文心——曲阳当代文学精品集》一书问世了。书中共收录了54位作者的诗歌、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还编有每位作者的个人简介及生活照,而要联络如此之多收录者的稿件和照片,编辑工作之辛苦可想而知,但你们都无怨无悔。你在书中序言中说:“目前,曲阳存在着一个数量可观的文学创作队伍,他们钟情于文学、痴迷于写作的态度令人敬佩,他们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令人欣喜。然而,自从建国以来,曲阳却没有编过综合性、全貌性的文学作品选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编辑、出版一本曲阳当代文学作品选集,这对于全面展示当代曲阳文学繁荣景象和整体创作实力,对于促进曲阳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很有意义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件文脉承续、薪火相传的益事。”

2013年10月,你的个人著作《曲阳当代人物群芳谱》问世,书中收录了你撰写的曲阳文化艺术界60多位人物,还有多位抗日、抗美援朝老兵。

每当看到你那踌躇满志的样子,每当看到你那憨厚朴实的样子,我的心里总会油然生出一种敬佩之意。

●爱心之旅:燃起贫困者好好生活下去的希望之火

2011年8月,你又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共同发起成立了曲阳爱心公社,你担任秘书长一职。几年来,你和大家已相继对数十个特困家庭进行了救助,他们中有家境贫寒的残疾人、无钱治病的重症患者、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父母双亡的孤儿、贫困学子、带着小孩贫苦度日的单亲母亲……为他们送去了米面油、棉被、衣物及救助金。对于个别特困户你们还看望了多次。如曲阳北部山区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丈夫在几年前去世,唯一的一个女儿由于远嫁到外地,也很少有机会回乡探望她,因此孤身一人的老太太生活很贫困。2011年,她两眼患了严重的白内障,后来动了手术,大部分花费都是女儿给拿出的,但女儿家经济也不富裕。老太太手术后需要复查,再是她身体还患有严重口渴喉咙干的病症,而这些看病的钱她实在负担不起了。当你了解到这位老太太的情况后,便与爱心公社几位代表一起及时接她到当地一家医院进行检查与诊断。除了进行眼睛复查外,还通过做CT诊断出了她患有甲状腺病。随后,你们为老太太买了十副中草药,还有一袋大米、一袋面粉和一桶食用油,又为她买了回家的车票送她上了公交车。临别时,老太太拉住你们的手连声道着谢......

在曲阳县城北岳庙附近,有一对老年夫妇租住在一个破旧、低矮的平房小院里。他们老家在曲阳北部山区,夫妇二人都已近古稀之年,虽然先前有三个儿子,但几年前的一些变故,使他们痛失两个儿子:大儿子不幸患病去世,后来大儿媳妇带着孩子嫁了人;二儿子在一场纠纷中被人故意伤害致死,不久后二儿媳妇也嫁了人。由于为二儿子的事,这对老年夫妇一直租住在县城那平房里。三儿子远在外地煤矿当矿工,一家人生活也不宽裕,这对老年夫妇几年来都是靠捡废品来艰难度日。难能可贵的是,这对老年夫妇已先后救活并收养了三名弃婴。他们总是在晚上和凌晨时分到县城大街上捡拾废品,因此曾三次在街头发现被人遗弃的婴儿(婴儿都是刚生下来不久被遗弃的,一个是嘴唇有裂口,另两个是臀部长着肉疙瘩),他们觉得:这些婴儿也是鲜活的生命啊!要是不及时把婴儿抱回家施救,婴儿会很快没命的。因此,他们尽管自己的生活十分拮据,但毅然把婴儿抱回了家。对臀部长着肉疙瘩的两个婴儿,他们都是通过好心人联系了医院,医院免费为婴儿做了肉疙瘩摘除手术。如今,前两个婴儿已被好心人收养,第三个是男婴,正上小学,这对老年夫妇打算把这个男孩一直养育下去。当你们爱心公社得知这对老年夫妇的情况后,便联系了一些爱心公社成员,来到这对老年夫妇租住的小院里,为他们献上了一份浓浓的爱心——大米、面粉、食用油、衣物、新棉被及救助金;你们还带着那小男孩到街上给他买了三双棉鞋。在交谈中,当得知那老大娘这些年患着浑身麻的病后,你们在第二天还请来一位老中医为老大娘诊断病情并拿了几副中药。爱心公社一名成员开着家电店,她在第二天还为这对老年夫妇送去了一台新洗衣机,以此来减轻老大娘在冬天洗衣不便的难题。后来,你和爱心成员曾多次看望他们,你们这些实实在在的关心与救助,让这对老年夫妇切身感受到了一种温暖、一种人间真情,也重新燃起了他们过好日子的希望.....

2012年8月11日,你和另两名爱心公社成员带着几个特困家庭儿童,到保定参加了由保定阳光爱心社发起组织的“放飞梦想——志愿者携手献爱心活动”。参加活动的还有定州、唐县、顺平、安国等县市的贫困家庭儿童及志愿者。本次活动主题为“让我陪伴你一天”,对象主要是那些长期受到志愿者资助的贫困家庭儿童。你们所带的几个特困家庭儿童,平时每天除了上学外,一般都担负着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甚至是田间劳作,他们肩上的重担,是城里孩子所无法想象的。游园、吃自助餐、看3D电影,对城里的孩子来说是很容易实现的,而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却从来没有这样的机会去体验。你们带着孩子们上午游玩了保定动物园、莲池,中午一起吃了自助餐,下午又看了一场3D电影。这一天,孩子们度过了快乐而美好的一天,也实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一些梦想。

曲阳爱心公社爱心午宴活动

2013年以来,在你的积极倡议与组织下,曲阳爱心公社成员已相继救助了两名尿毒症小伙、一名白血病小伙和一名贫困大学生,分别为他们捐助了9800元、1500元、2600元和5700元,此外还救助了20多个特困家庭,并连续三年举办了“中秋节爱心午宴活动”。而你组织举办爱心午宴活动的初衷,就是想让爱心公社长期关注和救助的那些特困家庭中的儿童及其家长享受一顿他们平时难以吃到的美食,再是通过聚餐形式,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一些温暖,让他们感知到社会还有人关爱着他们。

此外,你和爱心公社成员还为曲阳十多所中小学赠送了数千册《弟子规》及国学、道德宣讲光盘,你还作为宣讲主讲人之一先后到恒州镇中学、曲阳雕刻学校进行了爱心宣讲……

你们的一份份爱心、一份份救助,为那些受救助对象原本暗淡的生活带去了一点点光亮,而那一点点光亮,却能温暖他们的心,并将燃起他们好好生活下去的希望之火。

奉献爱心,传递爱心。几年来,已有许多人受到爱心公社的感染和影响,他们纷纷加入到爱心公社的爱心洪流中,使爱心公社团队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6月,曲阳爱心公社被保定市精神文明办授予“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作为秘书长的你也荣获保定市“优秀志愿者”称号,这让你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更鼓舞和坚定了你在沿着爱心之旅继续前行的步伐……

夫子有言:“仁以为己任,任重而道远”。用老百姓的话说,你称得上是“千百个人里挑不出几个来的人”,你把慈善,把人性之美,把仁义之心,把人类良知,都恭恭敬敬的奉为自己的人生准则,而且持之以恒、脚踏实地认真恪守着,此心此志,试看我们周围的人又有多少呢?

正因为世上有许多像你这样的人——心中有着这样光彩照人的灯盏,生活在冬天里的人们才不会感到大地寒凝,而是和风浩荡;迷路的行者才不会觉得孤独无助,而是春满心田!

二、郭晨峰其诗

“五月/只有一半属于你/当它在惊悸中来临/奶奶,你再也不能与花朵一同呼吸/而一生中最为钟情的十月/将成为你长眠不醒的梦”(《最后的奶奶》,发表于2001年5月9日《石家庄日报》)。

读了这饱蘸真情、充满真挚情感的诗句,让人不能不为其中深邃、优雅的意境、流利畅达的表述、淳朴素净的语言所深深打动。可以说,假如没有对人生的深刻体验,假如没有对生活的满腔挚爱,是很难写出这样高品位、深意境的诗歌来的。

晨峰,你就是这样一位对诗歌有着特殊感情、对写诗有着敏锐悟性的乡土诗人。作为诗人,你深知:缪斯一样的诗歌再美,终究离不开“泉水”的浇灌、“养料”的输送。生活的广袤海洋就是诗歌创作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诗歌必须以高度浓缩的结构、丰富充沛的意象、优美闪亮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抒唱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心声,因此要想写出质优格高的诗作,就必须摒弃一切浮躁,拒绝某些诱惑,潜下心来深入广阔的生活海洋。你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论是在石家庄上大学,还是在新乐、行唐、曲阳教学,你都是利用一切可以找到的闲暇,像一位熟谙水性的潜水员一样,一个猛子扎入乡村,深入生活,细细观察与品味,从而获得了极为翔实的诗歌“原料”。你写的《家园》,你写的《乡情是一把饱满的种子》、你写的《父亲与羊群》、他写的《乡村春色》、他写的《桃花开了》……不但写的情真意挚,酽若醇酒,而且视角新颖,题材相当广泛。你的诗作,有着清丽的浪漫主义的余韵,有着浓烈的现代主义的情怀,有着斑斓的新古典主义的色彩,有着深沉的现实主义的质地,也有着太多的属于乡村的忧伤……

由于常年在外地工作,远离故土与亲人,你从未割舍过一丝一缕的乡思乡情。你就像一只秋蝉,虽历经风吹霜打,但仍抱树歌吟不已。“家园/用思念可以照亮的一个名词/一直被母亲的叮咛修饰着/从谷雨到寒露/从小雪到谷雨/多少怀念与热恋/都化作柔美的肺腑之曲/在月夜里低低吟唱”(《家园》,见2007年1月23日《石家庄日报》)。

人尽皆知,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是“那登天的梯”。对于字的父亲,你一直感怀于心。你的一首《父亲》(见2007年1月2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除了让读者触摸到苍老的父亲那颗滚烫的爱子之心外,更多的则是能感悟到作为一个子女理应具备的感恩情怀:“多少年来/你一直在岁月的河岸上/为我默默导航/说话要像泉水流过山涧/一样清亮透彻/举止要像麋鹿走过草地/一样温文尔雅/为人要像小草把绿色献给春天/一样坦诚无私/处事要像太阳把光芒洒向大地/一样光明磊落”。父亲的谆谆教诲,成了你做人、写作的“模具”和“准绳”,并且这样的“财富”成就了你的诗歌,也充实了你以及诗歌最为富足的“营养”!

是的,再没有比漂泊在异地他乡的游子更能体会到故乡的温暖和思乡的忧伤了。你在《乡情是一把饱满的种子》(见2007年11月8日《河北科技报》)中写道:“乡情是一把饱满的种子/撒在民谣的深处/外婆门前的石桥/向着芦花飘舞的彼岸/细细寻觅/那遗落在岁月深处的乳名”、“纵横经年的呼唤如织/情绪起伏的季节深了/谁再为你着凉的往事/披件御寒的衣裳/让所有的记忆/温馨如初”。

记得著名诗人郭小川在《谈诗书简》中说:“至于诗,我认为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情感的抒发,二是语言的音乐性。”其中,情感的抒发、哲理的渗透应该是一切好诗必备的特质。在这方面,你的诗把握的几近完美;而且,你把这种丰沛的情感借助于大量意味隽永的意象来恰如其分地加以表达,令人读后不禁拍案叫绝。譬如,你把“羊群”比作“富有灵性的音乐”,把“乡情”比作“一把饱满的种子”,把“笑脸”比作“梅花”,把“桃园”比作“彩锦”……无不新奇、别致,生动鲜明,令人回味。这些新颖的意象的撷取,是那些缺少一双一双洞察力很强的慧眼的人根本不能发现了的。你的诗空灵、轻盈,对大自然和乡土家园一往情深的歌唱,再加上叶赛宁式的淡淡的忧郁和感伤,是你的乡土诗最为浓重的一道美学风景线。

在这个人化、欲望化写作方式泛滥的时代,你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坚守着自己的审美品格和写作理念,对人类精神家园的皈依始终不改。在你的笔下,家乡是一片已经心灵化的故土,是一个让人依恋而永远无法释怀的审美经验。当年,在你的家乡,家家户户有桃园,堪称“桃乡”。是桃园富足了全村人的生活,同时也馈赠给你澎湃的诗情。他在诗中《桃花开了》(见2008年3月27日《河北科技报》)写道:“这些灵性的花儿/用芬芳清纯的语言/突破心之防堤的/寸寸柔肠/慢慢拥紧/我那片最洁净的情感/被唤醒的记忆/一如跌宕的春水/一发难收”。桃花盛开的故乡,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令诗人的心闸一经打开,便汪洋恣肆,确实是一发而不可收。此时你简直要开怀高歌了:“灼灼桃花/故乡春天最生动的大写意/美得让人爱意无限/美得让人乡情盈满”。

你是我的一位老乡,性格沉稳,为人真诚,虽不善言谈,但内心世界极为丰富,对生活充满着十分的热爱。有道是“文如其人”,你写的诗歌也莫不如此:质朴无华,不事雕琢,就像农村乡野里的玉米花、高粱花一样,平凡中更显得珍贵,朴素中弥足真诚。多读,多思考;多观察,多练。这就是你在诗歌创作道路上取得些许成就之后的心得。仅从上大学至今,你在业余时间创作的诗歌已有二百余首,并有近百首相继发表在报刊上。

扎根乡村土壤,捧出泥土芬芳。诚然,熟悉的乡村生活锻铸了你干干净净的心和灵魂,社会上的污垢、红尘中的喧嚣纷扰,都无法抵近你的内心世界。你默默坚守着诗歌这方神圣的艺术高地,用真诚、用爱去呼唤,去呐喊,去讴歌。我们关注着你,祝福着你,并期待着你写出更多的好诗,唱出更甜的好歌来!

(本文作者为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3:3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