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行走在诗意教育里(一) |
正文 | 行走在诗意教育里(一) 苏州十中柳袁照校长提出了诗性教育,并在长期的探索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不知道在功利教育盛行的中国当代教育史上,是不是他第一个提出了诗性教育,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带领苏州十中在一场诗性教育对抗功利功利教育的战斗中胜利突围。 这不是诗歌的时代,连威逼着每一个读书人不得不进步的考试也拒绝着诗歌,这样的教育生态里,哪里还有诗?没有诗歌,何谈诗意。 作为教育战线的后辈,对柳校长“对抗”充满了敬意。 今秋,终于有幸拜读、聆听、零距离接触诗性教育。 十一月初的苏州有一丝温润的凉意,和着不够艳的秋阳,使得具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古城更加厚重。 此刻的苏州十中,便是这种厚重的聚集点。 这里是曾经的清朝苏州织造署衙门,曹雪芹的祖父是这里的第一任织造,曹雪芹也多次来这里省亲。康熙六次下江南,六次住这里,乾隆六次下江南,五次住这里。这些厚重的历史不必多说,仅仅看这里的校友便可以让你震撼:李政道、杨绛、费孝通、竺可桢、蔡元培……在这样的历史的厚重里,在传统文化氛围里,培养出了一个个重量级的人物,他们不是今天的明星艺人,而是一个个代表着社会真正主流价值观的人物,是为人类发展做出了贡献的真正的名人。 校园处处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本身就是一首诗,一首一端是传统的厚重一端是现代文明的诗。诗性教育在这样的环境里呼之欲出。也只有诗性教育才能跟这里的环境氛围相匹配。 中国教育的缘起便是诗教,这是中国教育的根。其最大的功能便是教化,其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通过诗的教化,让人成为温柔敦厚的人,成为笃实的人,成为具有人性的本真的人。 苏州十中的校园处处是诗意。 古典园林、建筑本身就是一首诗,这是历史兼有自然之景的诗。 在这种历史与自然的诗之外,更多是人文的诗。 秋天不扫落叶 以校友命名的教学楼 那个高二的小女孩从总务处借钳子剪掉箍紧树干的钢丝 …… 这里的诗意何止这些,更多的是在师生的课堂中、日常生活中谱写的现代诗美。并且这样的诗美没有终点,没有尽头,永远不会结束。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