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赵襄子祠记》原文及翻译 |
正文 | 本人籍贯河南南阳,宛城区瓦店朱氏廿一世孙,近日为续编家谱搜集资料时,无意间发现明代人朱诰撰写的《赵襄子祠记》一文,兴奋之余,遂整理编辑了《赵襄子祠记》原文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朱诰,号清冷,河南南阳人,明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万历十八年(1590)至二十三年(1595)任邢台县知县。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正直无私,廉洁奉公,赢得了百姓的普遍赞誉。2021年11月06日星期六,《邢台日报?百泉周末人物》专版以《朱诰:勤政爱民好知县》为题目介绍了朱诰事迹。朱诰系我七世祖,祖先功著景钟,后世努力自勉。《赵襄子祠记》原文语言朴实无华,文意丰富深刻,不敢私爱,特分享给大家。 《赵襄子祠记》 明代·朱诰 邢故有豫让祠无襄子祠,相传不知几百年矣,未有议之者。 万历庚寅(1590年),渤海张公来为是郡守,始为之议曰:“让之得祀于赵地,何为哉?为其忠也,为其义也,彼忠义何为哉?欲刺襄子也!然则让固赵之寇,襄之仇矣,独以其忠且义祀之,而不为襄子虑,可乎?夫议者岂不曰,为忠义而祀之,天下之公论也。何与于襄子?然不知祀之于他所,虽无襄子祠奚不可?乃祀于襄子之地而无襄子祠,不惟襄子为其地之主而不得享,外郡之祀且使襄子向隅焉,以视其仇之食于我土能无动心乎?夫鬼神欲其妥当。其兵环之时,不得襄子衣击之,让徒抱愤而死矣,虽忠义不泯,让能瞑目乎?是让已心服襄子之贤矣!亡论襄子不得祀其神不妥,即让独享襄国之祀,其神妥乎?宜建襄子祠祀之。且襄子之有祠,岂直以让有祠遂祠哉?” 襄子使新稚穆伐翟,胜左人中人,犹有惧色,侍者曰:“狗之事大矣,主色不怡,何也?”襄子曰:“吾闻之,德不纯而福禄并至谓之幸,非福。吾是以惧。”此可以观德之谦。 晋阳之围,张谈欲使地行贿于诸侯,襄子曰:“吾不幸有疾,不夷于先子不德而赌天地也,求饮吾欲,是养吾疾而干吾禄也,吾不与皆毙。”此可以观德之明。 况于让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既而曰:“吾舍子已足矣,子自为计。”盖当造次危迫忿怒易肆之时,犹然以厚道临之,人不易及矣!可以观德量之宏远。 呜呼,襄子固亦当世之贤者,夫贤者为民所仰戴祀典,固宜祀之矣。 公曰:“善哉,襄子之有祀于邢,宜也,盍亟图之?” 乃鸩工聚材,前为门,中为堂,旁为翼,室为垣墉,不日而工竣,以复于公。公率僚属往祀焉,命礼祭,等让祠仍命诰记之,诰不能文,故次前说为记然。 注:赵襄子祠为邢台知府张延廷、知县朱诰创建。 译文:邢台本来有豫让祠,没有襄子祠,相传不知道有几百年了,却从未有人谈论这件事。 万历庚寅(1590年)渤海人张公(知府张延廷)来做本郡太守,才为这件事发起提议:“豫让为何能够在赵襄子的封地被人修祠祭祀?因为忠心,因为侠义,为何说他忠心和侠义呢?是因为他想刺杀主人智伯瑶的仇人赵襄子!既然这样,那么豫让应该被赵襄子封地人视为仇敌吧,可是单单因为他的忠义被人祭祀,却不为封地主人赵襄子考虑,可以这样吗?那些提议修葺豫让祠的人不是说过,为了表彰豫让的忠义修祠祭祀他,这是天下的公论。这样做对赵襄子公平吗?假如不了解情况在别的地方建祠祭祀豫让,即使不修建赵襄子祠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是在赵襄子的封地上没有建襄子祠,却建了外郡人的祠堂并香火不断,把作为领主的赵襄子抛在一边而不得享受祭祀。看着仇人飨食在自己的封地上,襄子的心里能没有想法吗?鬼神的事应该处理妥当呀!假使当豫让被卫士团团包围时他得不到襄子的衣服刺上几剑,豫让虽然表现出了忠义,但会抱愤而死且死不瞑目吧?所以豫让已经真心佩服襄子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了啊!且不说襄子不被祭祀,他的鬼神不能安妥,即令豫让独享襄国的祭祀,豫让的鬼神能安妥吗?应该修建襄子祠来祭祀他。况且襄子应该拥有祠堂,难道仅仅因为豫让早已拥有祠堂了吗?” 襄子派新稚穆讨伐翟国,胜利攻下了左人、中人两座城池后却面带恐惧的神色。侍奉的人问:“新稚穆取胜是大好事呀,君上为何还面带不悦的表情呢?” 赵襄子说:“我听闻:没有纯厚的德行,但福与禄却一齐来到,这叫作侥幸。侥幸不是福,我因此感到恐惧。”这件事可以观察出襄子谦逊的美德呀。 晋阳被围之前,张谈想派遣地作为使者向诸侯行贿求救,襄子却说:“不幸来自于我德行有缺,我比不上我的先人,没有德行却想贿赂诸侯来求援。地这个人只晓得满足我的欲望,这是助长我的过失而求取我的俸禄啊。我不能与他一起败亡。”这可以观察出他德行贤明。 更何况通过豫让之口说出:“他是个有义气的人,我以后小心避开他就罢了。”后来襄子说:“我饶恕您也已经够了,您自己考虑考虑吧。”当襄子处在紧张危险急迫愤怒变化冲突之时,还能用宽厚的态度处理这件事,这可不是一般人轻易做到的!可以拿这件事观察出他的品德器量如此深厚宏大呀。 唉,赵襄子本来就是那个世代的贤能人,作为贤人被人民敬仰爱戴祭奠,确实应该祭祀的吧。 张公说:“好呀,襄子在邢台享有祭祀是合适的,为什么不马上谋划这件事呢?” 于是纠聚工匠和材料,前面造了大门,中间造了大殿,旁边造了辅房,四周建围墙,不久就竣工,并向张公回复。张公率领僚属前往祭祀,命令依照礼仪祭奠,等到豫让祠修缮后仍然让朱诰写记文。朱诰不具备文采,所以依次写下之前的言论作为祠记。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