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春花秋月,愁了得 |
正文 | 春花秋月,愁了得 —— 读《虞美人》,惜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 看到这首词,便会立刻想到李煜。 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亡国之君,有名的南唐李后主。他不不仅是一国之君,皇帝,也是一位被俘的臣子,“违命侯”。然而,他却是一位被历代文人墨客俸誉的“千古词帝”,词坛“南面王”。他不仅精通词法,填词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还精工书法绘画、精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的造诣。许多作品流光溢彩,为世人称颂,墨香至今。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四季如常的更替,岁月、年轮依旧延续,何时是个头啊!他面对春花秋月,一开词,就抛出了常人都会心情美好而自己却更加茫然的愁绪。对于常人来讲,春花美丽娇妍,春光明媚无限。而秋月满弓,仲秋圆满,重阳登高,这是多么美好的意愿和情景啊!可为何在词人眼中却成了无可奈何的愁绪,甚至是渴望马上、恨不得立刻结束的忧愁呢? 原来,三年前,他原是皇帝,南唐后主,一国之君。而今早已国破被俘,降为臣子。虽为“违命侯”,但实则庶人无样,且在人们传统轻蔑和宦人监视下苟延残喘,心情岂能如常人之好?一句话,让人不难看出,其内心深处,早已深藏并大有与其苟活,不如早点结束现状,甚至一死了之的意愿。真可谓殷切企盼早日“了”却这凄苦的一切。 “往事知多少?”眼见年年相复的春花秋月,他越发想起、回忆不可忘却的诸多曾经的往事。可常驻心头的诸般往事何堪以消啊! 因此,无以言表之下,在仰天长问之后,接着再问。这紧迫相续的两问,似乎是问他,却实则是在深深的自问。足以表明他内心深处万般遗憾、深切凄愿,是何等的无可奈何。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而不堪的心绪恰逢“昨夜”, 自己苟且偷生的小楼 “东风”再一次带来 春天来临的原本是多么美好的消息,可对于不可、无奈的他,这无异于在受伤的心灵、精神上撒盐、雪上加霜。因此,反而更加引起他“不堪回首”的嗟叹。 因为它们都引发了他物是人非的苌楚,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的深愁。 明月之下,他不得不回想曾经“美好”而过去的一切。贵为皇上,权力无上;声色之中,其乐无穷;美眷作伴,诗词歌赋;宫殿之中,琴棋书画,一切的一切是多么辉煌舒心,可现在俱往矣。权利、美色、自由,一并消失的无隐无踪,只剩下自己囚居“小楼”,而且只能深入浅出,孤苦凄切,独自品愁。 故国却早已被灭亡。囚屋里,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好一个“又”字,将已多次出现的此情此景后精神上的痛苦,让人难以忍受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透露出他内心太多的凄楚和无奈! 夜深人静,倚楼远望,只见月光如水。眼前的一切更激起他对南唐故国的深深怀念。他在这里发出的岂止是深沉的悲叹,简直是痛彻肺腑的哀嚎和无声的抗议与呐喊。 据历史记载,更让他难受的是,他本来和大周后好,小周后是大周后的妹妹,后来大周后病重,词人竟然跟小周后私通,沉于美色。导致大周后失宠后心情郁闷,病情日益加重而死去。至此,可以说,他除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便痴迷于小周等歌舞声色之中,以致严重荒废朝政。后来南唐国灭,赵光义杀了赵匡胤后,无法无天。赵光义垂涎小周后美色,当着他的面将其强暴,他痛不欲生。更重要的是,赵光义还经常以各种名义召唤并强行留宿小周,而每每小周回泣而欲绝,这更让他痛苦不堪。俗不能忍,却又无法不忍、束手无策、不得不忍。谁让自己是破国被禁的降臣呢? 作为一个男人,就算是平民百姓,也不可面对相安。何况是词人这样的人,个中滋味,不难体味,也就更能深刻体会他那怅然两问,是多么无可奈何的深深大愁了。 回想之下,他仿佛回到了南唐故宫金陵里多么熟悉的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就在眼前,只是全都物是人非了。于是,悲切的叹道:“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江山、金都、美人,都是别人的了。 这里明显的展现了他对自己以前昏庸懒散、疏忽朝政,沉迷于诗词酒色而导致国灭家亡,沦为“小楼”里“违命侯”的无限而深深地悔恨。 江山、金陵、美人,一切,全都物是人非了,而自己还不得不在小楼里苟延残喘,是个人,何其得受?何况是曾经的皇帝?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如果人要问我有多少忧愁的话,他的回答是“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他是以水喻愁,非常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也许,正是因为他在当时身处囹圄的环境下,不能明写,只能暗语,喻寄心愁,却成就了这阙词的精妙耐品,也成就了他自己高超的词艺,最终,成就了自己“千古词帝”的美誉。 春花秋月、小楼东风,勾起了他故国神游、万般回忆、千千悔,可囹圄之中万千愁绪又奈何得“了”?之下,写下《虞美人》,却被当皇赵光义知晓后,于七夕之夜李煜生日那天,赐他毒酒,将其杀死,一月之后词人喜欢之人小周后也郁郁而死。因此,《虞美人》也就成了此人的“绝命”词了。 整个故事,尤其整首词之意境,简直就是“凄美”的极致。 全词描述了由拥有金碧辉煌、珠围翠绕,烹金馔玉、江山美人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他面对“春花秋月”、“小楼”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心境,是多么真切而又深刻、婉约、凄美。 此词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 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词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 水向东流。” 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共鸣,并借用它来抒发自 已类似的情感。 由于外部形象往往大于思想内核,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 他为徐州(今属江苏)人。李璟第六子,上有兄五,下有弟五。他一生四十二年恰似一个繁华凄凉的梦一般。在文学上,他是词坛上举足轻重的一颗璀璨巨星。十八岁娶周宗的女儿娥皇为妻。他认为这是自己平生第一得意事。娥皇不仅美貌,而且通书史,知音律,擅长歌舞,他实心实意地爱着她,他作的词真实地描绘着他和妻子美满温馨的爱情生话。不像那些荒淫的贵族、皇帝,以女性为玩物。婚十年后,娥皇紧跟着他们的第一个爱子死去。 “哀苦骨立,杖而后起”,当然他也有与娥皇之妹偷情之事。娥皇死后,他守礼三年,才纳小姨为后。史称大、小周后。但他对小周后的爱宠,始终没能超过大周后。二十五岁,嗣位于金陵。位十五年,无论宋太祖何等侮辱,他都强忍下去;就是不敢入朝面宋。太宗闻说,知道词意怨望;联想徐铉所报,遂起了杀心。 他不是一个好国君,但是一个好文人,也可谓一个好男人。 《虞美人》一词堪称历代词界典范,不可多得的词之精华。其高超的词艺先贤皆有评说,在此就不多言了。 思想他不平凡的一生,曲折的经历,凄美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我。伏案细品,哀思之余,为之敬而动感,心情久久难静。 于是,忍不住: 春夏秋冬岂能止,帝王谁知晓。历代皇侯皆若仙,唯有词人小楼囹圄中。 诗词歌赋均拔翠,只是词人去。墨客几何《虞美人》,仿若苍穹星系北斗游。 心语几句,以示对他的仰念吧! 2016年11月15日晚与山东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