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生产队里(33) |
正文 | 造桥 造桥在队里是件大事,虽说是造桥师傅们的活,但附近看得见桥身的人家都要当成自家的事,一不小心,说不定就有灾祸临头。 戚家桥是队里的一座老桥。是桥边的戚家祖上出资建造的,屈指算起来,有近二百年历史,整座石桥都用方块石垒起来,桥身弯弯的,象道彩虹,连着南北二岸,近十二米河里面,没有一个桥墩,可见是能工巧匠们的精心之作。 那时候,戚家正在兴旺时期,家景好,挤出大半的财富造桥,方便四方百姓,依照流传下为的老思想:是为后代积德行善做好事。 上百年的风吹雨打,两边的桥墩慢慢地在松跨,石缝里的枯草一年比一年长。桥面上高高的台阶,裂缝大得可伸进拳头,危危可岌。戚家也失去了当年的财大气粗,成了生产队里的普通一户,家境远不如一般人家,已没有钱财再发起造桥的心了。再说现在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财产都归公有,修桥当然就成了队里社员们的事了。 有点年纪的人都知道:以前造这座桥的时候,上桥板时,死过一个石匠大师傅,那时候,上桥板的前一天,正巧戚家新过门的媳妇要回娘家“望爷娘”,一心二用,忙着准备回娘家的礼物,在为造桥师傅做方糕点心时,错把盐当成了糖,吃得师傅们直吐舌头,就此得罪了造桥的师傅, 造桥的石匠师傅是手业匠中的大师傅,石匠头一个字是石,土话和“着”同音,有一说就着的天意。出了道的大师傅,一般都会吟鲁班书。只要一念那口诀,说好立见,说坏马上就到。所以,石匠师傅是得罪不起的。 这一天,正在搁桥面上的石板,没有机械,只用匠人的肩膀扛,石板下塞滚木助推,把大石板一块一块地铺上桥面,石板笨重,桥面又高陡,一不小心就有性命出入,匠人们都希望有神来相助,开工前都会点香抓“利市”,默念祖师号,祈求天神助一臂之才。都说女人是祸水,上桥板的时候,女人是绝对不能跨上桥面的。 戚家媳妇今天要回娘家,必定要从桥上过,桥面合拢了一半桥板,能过行人了。小媳妇以为是自家造桥,师傅会通融一下,放马过去的。她穿着花衣裳,挑着肉蓝头,大大方方踏上石板桥,师傅一把拦住,不让走。媳妇一看,求着说,桥面不让过,那么就从桥边的井架木上走过去,也不算女人过桥面。 石匠师傅见好言劝不住,就眼睛一闭,念了句口诀,对戚家小媳妇说:新娘子你一定要过去,那就只好有去无回了。戚家媳妇听到这句话,马上停下脚步,把肩上的礼品担子“蹭”地扔到了河里,大师傅,我嘛,现在就回家去了,你说我不着,师傅你嘛,恐怕今晚睡下去,明天起不来了。那石匠师傅听后,眼睁睁看着小媳妇,转身就走,平平安安进了家门,眼泪汪汪,无话可说。第二天,那位大师傅真的没有起来,一命呜呼见祖师去了。后来才知道,戚家小媳妇的父亲也是石匠,晓得念了鲁班书的口诀,不伤别人必伤自已的道理,关键时刻反击念口诀的师傅一记。但一般的种田人家,都不懂鲁班书的奥秘,所以对造桥的石匠师傅都敬畏有加。 但从那以后,修桥铺路的功德,不但没有帮上戚家后代的忙,反而自那时起,戚家一蹶不振,最后穷得叮当响。那小媳妇到老,逢人就说,那年造桥,请了一班没良心的石匠师傅,戚家待他们比自家人还要好。大热天,送茶水,怕他们激坏肠胃,就在面上撒了砻糠,让他们吹吹喝喝,慢慢下肚,煮菜烧鱼,怕鱼骨哽坏喉咙,烧完菜要把鱼骨一根一根抽掉。不想还是中了鲁班书的招数。 这一次翻建,是生产队的事。就要改变原来的设计,将来队里种田要机械化,石级拱门桥行不了拖拉机,就决定改成平板桥:保留两边的石桥墩,把桥面降到和两岸的路面差不多平,开车行人都方便。 这时期的石匠们,都成了公社桥梁队的工人。造桥就不再是神秘的事情。但一回被蛇咬,十年怕踩草,周边的人家还是不放心,自动轮流为师傅们送饭送点心。师傅转成工人后,讲究也少了:好心送上来的,伸手就吃,老实不客气。要是没人送,也不讲究,反正是拿工资吃饭。不管有吃的没吃的,都不会动坏脑筋害周边的百姓。 拆桥墩的时候,在老桥石横梁的下面,掏出了一个石制的小人,头上顶着一块石头。师傅们一看:一副站不起腰来的苦相,是和不了的死局,所以戚家才这么惨。 戚家祖上造桥后,在师傅帮里,没有好名声,一来大师傅命丧造桥时,徒子徒孙们憋着气,二来都说戚家有是麻皮心,豆腐里算骨头,煮饭烧鱼嘛净找些猫也不吃的小鱼,烂得不成块。就连烧锅开水,怕师傅多吃,也要撒把砻糠哽师傅们的喉咙。后来戚家媳妇成老太了,说出了好心的真相,师傅帮里的人,还是不肯解开这个结,这话还在一代一代师傅口里传说。 现在,事情露底了:看来石匠大师傅的徒弟们,也不是省油的灯,少不了做为师傅“报仇”的法术,叫一心想行善积德的戚家,造完桥后的几代人,一直顶着石头,抬不起头来。 队里的人弄明白后,一阵唏嘘。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