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诗海觅舟 |
正文 | 诗海觅舟 梁孟伟 舟船曾经负载着人类驶向辉煌,如今似乎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但这些世俗之舟实用之船,已经演变成为艺术之舟审美之船,特别是那艘历经千年的诗歌之舟,早已变身古代诗人的生命之船,永远航行在后人的心海之间。 翻阅中国诗歌史,随处可闻欸乃桨声,到处可见孤帆船影。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就出现《柏舟》、《二子乘舟》等写舟篇章,“泛彼柏舟,在彼中河……泛被柏舟,在彼河侧……”,“二子乘舟,泛泛其景……二子乘舟,泛泛其逝……”直到唐诗宋词,舟船更是过尽千帆百舸争流,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唐以前的诗赋中,船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也不具有典型性。随着魏晋大批仕人的南迁,文化中心的南移,为“诗舟”出航奠定了基础。“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集中体现了任诞放浪的“魏晋风度”;那艘兴尽而返的小舟,便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随着唐代版图辽阔国势强大,文人多积极进取漫游干谒,舟船这种特殊意象,开始在诗海中扬帆远航。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杜甫“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岑参则从军绝漠、体验异域风情……他们的活动领域之广大、精神气度之恢宏,都是前代诗人无法比拟的。但漫游之旅虽然豪壮,也会有故园之思;干谒路上充满希望,也会有失意落魄。即使顺利进入官场,宦海沉浮又凶险无比。于是他们写了很多诗,诗中常会提到旅途中藉以安身的小船。因此舟就沉淀为一种美学意象——客帆远水,秋月钓船,孤篷落日,野渡舟横等以舟为中心的审美意象,成为古典诗歌艺术中的典型象征。经过千百年的反复歌吟,就成为一种特殊意义的诗学语词。 舟船最先承载的应该是离愁别绪。由于当时交通条件的限制,渡头一别可能经年数载,“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无论是辞亲远行的游子,还是渡头送别的亲朋,一见到舟船便会离愁顿起,忧思难禁,很多离别诗就在舟上码头挥桨蘸水写就:“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对比中诗人担心征帆晚来难找停泊的处所,表现出对朋友的殷殷怀念和依依惜别之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人去帆远,离舟已逝,诗人对去帆的无限关注,亦是对去帆的不绝遥念,离愁别绪更显深沉含蓄。“莫听声声催去悼,桃花浅处不胜舟。”(王之涣《宴词》)诗人担心紧相催逼的棹声,叠压着船上的重重别恨,清浅的桃花溪水已经载不动满船的离愁。所以唐诗中的一方舟楫,承载了太多的离合悲欢,寄托了太多的珍贵情感,如严维的“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刘禹锡的“从此孤舟去,悠悠天海春”,裴夷直的“千里隔烟波,孤舟宿何处”,许浑的“独恨孤舟去,千滩复万滩”,李群玉的“夜雨寒潮水,孤灯万里舟”,温庭筠的“古树芳菲尽,扁舟离恨多”等等。 当然这种愁思不止是送别之人,还有舟中游子,他们常借舟抒情,寄托离愁:“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日暮时刻,苍苍茫茫,停船靠岸,放眼望去,旷野无垠。此刻,诗人孑然一身,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纷至沓来,涌上心头,也融进清澈平静的江水之中。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霜夜中摇曳明灭的渔火,点亮了诗人辗转无眠的双眼;江枫上凄厉悲凉的鸟啼,触动了诗人孤寂忧愁的情怀。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撞击着诗人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 舟船为何充满愁绪,皆因漂泊的特性。扁舟行止无根随波逐流,这种特性暗合了四处飘泊的诗人:一叶扁舟,水天间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思绪。他们或因生计、或为科举、或被放逐,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扁舟”既是漂泊的凭靠,也是愁绪的寄托;“漂泊”是他们的宿命,也是“扁舟”的意蕴。诗人们将自己的人生情感及行舟体验,巧妙地融入载浮载沉的扁舟之中,于是扁舟便成为漂泊不定的象征。 李白一生四处漫游,常在江湖漂泊,很多时候陪伴自己的是一叶孤舟。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情,萍踪鸟迹的漂泊之感,在《秋浦歌之二》的“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中,表达得淋漓尽致。他在另一首《寄崔侍御》中写道:“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常如不系舟。”诗人的命运如不系之舟,漂泊天涯无所寄托,孤独伤感久绕心头。因此,舟在李白笔下已经不仅是种交通工具,而是成了负载情感的生命之舟。 杜甫的孤舟,比李白承载了更多苦难,以致成为最后的归宿。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正月,杜甫辞去严武幕府职务,五月带领全家离开成都,南下途中写下了《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挥如橼巨笔描绘了“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伟景象,但同时也表达了内心的忧愤与徬徨:自己犹如天地间一只沙鸥,彷徨无依;更似一艘夜行孤舟,漂泊无助。“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诗人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即大历元年(766年)又留居夔州,这时丛菊已开两次,自己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孤舟系住了自己的行踪,也系住了思乡之心。寄寓着诗人自伤漂泊、忧国思乡的心情。“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隔了一年,即大历三年(768年),也就是诗人逝世前一年,他沿江一路漂泊的船上,亲朋故旧没寄来一字,多病之身则久寄一舟,孤舟已成为诗人漂泊的象征和写照。杜甫晚年在川湘一带漂泊11年之久,在异乡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生命的最后几年几乎以舟为家,最后客死在一条长沙到岳阳的破船上。逝世前所作《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为他颠沛流离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和李杜一样,很多诗人不得不浪迹天涯,与舟为伴。在茫茫江天之间,像只孤舟似地飘荡,显得那样孤单、渺小、无助。诗人把现实遭遇与舟船特性结合一起,于是舟变成了漂泊的生命之舟。“夜归孤舟卧,展转空及晨。”这是韩愈那艘漂泊之舟;“陶潜政事千杯酒,张翰生涯一叶舟。”这是韦庄那艘漂泊之舟。“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这是刘长卿那艘漂泊之舟;“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这是李商隐那首漂泊之舟。 其实,最早的“扁舟”,没有那样孤单和沉重,而是充满空灵和自由,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庄子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自由”意象。“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诗中渔人夜钓归来,懒系渔船、任其随处漂荡的情景,传达出钓者坦然闲适的心态。而古人那种生命的本真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原生状态,宁静安谧温馨恬淡的无欲无求,尽在简短的诗句中自然流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曲,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中,郊野渡口,已无行人,而船夫亦不见踪影,只有那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随水而横。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幽远意境,表达一种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当然,诗人这种“船上”的闲适和自由,大多来自于“船”外的压迫和无奈,不能居庙堂之高才处江湖之远,这时的“扁舟”就不仅是艘小船,而是获得拯救的一根苇草,绝处逢生的一艘方舟。孔子就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桴舟成为政治失意后独善其身的疗养场;范蠡功成后乘扁舟而泛五湖,于是扁舟便成了全身远祸的避难所;陶渊明“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于是舟船又成为遁世隐逸的逍遥地。积极入世如李白,现实梦碎后渴望隐居湖海,“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甚至做梦都在舟船之上,“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可以说,古代士大夫将自己对山水林泉的怀恋,对仕途的担心,对社会的不满,统统化作了对舟船的憧憬。 因此扁舟成为归隐的别名。隐居既是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又是功成身退的理想归宿。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明了他在现实压抑下,过隐逸生活的强烈愿望。苏轼被贬黄州后,写下“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诗句,流露出过隐居生活的念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更是苏轼被贬时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这是张孝祥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和自由精神。当然最能体现小舟的隐逸与超脱,还要数柳宗元的《江雪》,天地之间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身处孤寒,又我行我素,足履渺无人烟之境而处之泰然。渔翁的清高、超脱、凛然不可侵犯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现。这种个性正是诗人历经宦海沉浮颠沛流离之后,将山水风光作为自己精神栖居的体现,亦是诗人隐逸和超脱情怀的再现。 有的诗人则把舟中生活当成一方乐土。就是孤苦漂泊如杜甫,也对自己的水上生活作了这样的描述:“风餐汀柳下,雨卧释楼边。结缆排鱼网,连墙会米船。今朝云细薄,昨夜月清圆。秋泊南庭老,只应学水仙。”杜甫津津乐道着水上的生活细节,大自然的阴晴变幻,可见风餐露宿、穷病潦倒的生活,并未消退诗人的生命热情。长期的野外生活,得以远离纷繁复杂的政治,亲近纯朴美好的自然。头顶一轮浩月,照亮了忧国忧民的心灵;眼前万顷碧波,抚慰着饱经沧桑的人生。 一叶扁舟出没于云水之间,乘载着五味人生,呈现出千姿百态,因此舟也沉淀为一种美学意象。诗人将他们对人生和生活的感悟寄予于小舟之上,由此衍生出舟的多重意蕴。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