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商人 |
正文 | 商人 陈宗辉 如果说到购物,总是离不开“无商不奸”“为富不仁”一类的话题,我们的家乡就流传着“母猪肉卖亲戚”的说法。在交通不便的时候,老母猪阉过养肥之后又当作菜猪肉出售,销往外地不便而同价转售给附近的亲戚朋友,那是常有的事。当然买一吊母猪肉损失并不大,只是亲戚的感情受到伤害。再说偶尔出售母猪肉的农家还不算商人。 渐渐地“母猪肉卖亲戚”的话就有了更为广泛的意义,差不多与“无商不奸”“为富不仁”同义,而且揭示了商人的奸到了“认钱不认人”的程度。不管行商坐贾,还是临时交易,短斤少两,以次充好,更是司空见惯的事。古代白话小说中,甚至有为独占钱财而残害生意同伴性命的故事,这种谋财害命的故事虽是虚构,终不免令人唏嘘。在写作《尤商发展史》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地方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过真实的事:积累一定资本的商人强买强卖,把持行市专取其利,以及奸商和贪官勾结、大事抢购物质,囤积居奇,肆意抬高物价,加深了人民的灾难。因此,老百姓的心里是既羡慕又仇恨暴富的商人。 农耕文化向来重农抑商,乡村中常有以“继先祖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的对联作为家训。《菜根谭》的训诫:“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是事境之尘氛未扫,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处拔除不净,恐石去而草复生矣。”“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驰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这里说的虽然不全是商人,但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富贵财富的基本态度。直至今天,对于商人致富仍然普遍带有成见:“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大富大贵确实有许多让人心寒的实例,但我们也不必受此束缚,经商的人中也有重视节俭持家、细水长流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尤溪二中已故的老校长陈庆梯经常给学生讲,民国时期的新桥地主、商人不管多富都很节俭,他们很少买鱼肉,逢年过节买的肉都要想尽各种办法保存,有的放在酒糟里浸,有的放在烟火上熏,有的用盐巴腌制,没有客人基本不吃酒肉。他们的穿着也十分简朴,除了外出穿棉布长衫,在家都是穿自家织的夏布衣裤。一双雨靴只有在雨天不得不出去时才穿,一回家就擦干收藏起来。他们为什么这么节俭?当然是为了放高利贷,以积累更多的财富。如果说,这些资本积累还不足取的话,那么今天商人中的创新意识、感恩意识,我们怎么也不能忽视。 据报载,香港百亿富商曾宪梓为社会各界捐资几亿港元,而自己单独在外用餐从不超过十港元;美国艾利?布劳德和盖茨这两位慈善家已为改进学校教育质量捐款20亿美元;92岁的企业家约翰?克卢格宣布向哥伦比亚大学捐助4亿美元,用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成为美国高校最大的一笔私人财政援助;迪许强调说:“我更想谈谈我们家族对慈善和教育这两件事情的关注和努力。”迪许家族不仅在商海游刃有余,在慈善和教育方面的努力也是流芳后世。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价值投资者和“生意人”之一的拉里?迪许病逝后留下了惊人的慈善遗产:仅在纽约市,就至少有12座以迪许命名的建筑物,其中包括纽约大学文学院和迪许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医院、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迪许画廊以及中央公园的迪许儿童动物园等。不说远的,我们尤溪商人也谨记“见贫苦亲邻,需多温恤”的古训,主动资助亲邻看病、贫困学生就学,为家乡铺路架桥、盖学校等,少则一次千元,多则一次就上百万元。至于增加职工福利,改善企业自身环境,增进企业职工的身心健康,那就更不用说了。 我曾经几次经历过“为商不奸”的小事。前天早上,接到电话有几个乡亲要来,我求方便准备买两斤冰冻鸡腿,在摊前一问,女摊主马上劝我别买了。她说,买那种刚杀的吧,随便比这冰冻的好。做生意谁不想多卖点东西,多赚点利润,有的就会想尽办法拉客,把次品说得如何好,大幅提高价格,然后打点折扣,说是没有利润,亏本甩卖等等。这位女摊主直说自己的东西不好,完全是考虑到顾客的利益,坚守买卖人自家的仁义。 去年初夏的一个晚上,七五路邮政银行门口。一个刚退休的女职工在那里卖服装。她的服装折叠摆放整齐,每一件外套透明塑料袋,在灯光的映衬下,色泽也还鲜亮。我指着一条标价85元的中裤问她实际卖价,她说:你还是不要买这种裤子,这种布料刚刚浆好熨平装在塑料里看起来还不错,但洗过几次就很不一样了。我卖的价格不贵,差不多是专卖店的零头。但我劝你还是不要买。我们互不认识,但她完全是实话实说,并没有被几个小钱蒙住自己的良心。 这时,我不禁想起一件往事。那是1982年仲夏的一个傍晚,我陪着妻子从医院走到这条大街。当时,医院对面就是影剧院,那影剧院临街的庭院里有一株榕树,飘动着气生根的树荫下有一个摇着扇子的男人在卖水果,有西瓜、桃子、李子等好几种。特别是桃子很新鲜,色泽诱人。我想买一点桃子,那摊主却笑着说:不卖。我觉得奇怪,摆摊竟然不卖东西,难道是临时代人看摊?那摊主看出了我的疑惑,说:你老婆肚子那么大,很快就要分娩了,不要吃这些东西。然后用手指指对面的冰厅,那种地方也不要去。 虽然我现在还很贫困,但我从来不说“无商不奸”“为富不仁,为仁不富”之类的话,这完全不是我的修养特别好,而是亲身经历了不同时期的购物小事,听了几个小商人出自肺腑的恳切言语。那几句话简单质朴,但一直记在我的心坎上,成了我的平民论语。我想,要是每一个商人都这样先为顾客想想,,那还会有人说“无商不奸”“为富不仁”吗?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