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母亲去世之后
正文

母亲去世将近半年。

母亲八年前检查出轻微脑梗塞。

母亲养育了六个儿女,但六个儿女的家境都平平淡淡,为了谋生不得不四处奔波。照顾母亲的任务就只能由父亲承担了。

母亲一生勤俭,很会操持家务,能做一手可口的饭菜,母亲又能任劳任怨,从不埋怨父亲不做家务,所以父亲从来不参与家务,根本不会做菜,到时只到餐桌旁享受。

然而,当母亲患病之后,这一切都发生逆转。父亲除了田间劳作之外,做饭、洗衣、扫地、收拾家务等等,全都由父亲承包了,而且一切都是从头学起。开始父亲还很有兴趣,有时跟母亲说,你照顾我几十年,现在该我报恩了。还常常请教母亲,这菜怎么做,这衣怎么洗。与母亲的言谈中不时露出满足感和荣誉感。

母亲的病一天天加重,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父亲既要种地又要料理家庭一切。更为糟糕的是,渐渐地母亲不能自理生活了。走路要扶,吃饭要喂,衣服早上要

别人穿,晚上要别人脱,白天在躺椅上躺长了,浑身疼痛,经常要别人扶起来走一走,睡的时间一长,大小便也不正常了,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就要别人扶起来上厕所,就连晚上也是如此。所有这些,全都是八十多岁的父亲一个人承担。渐渐地,父亲有些不耐烦了,由开始的心甘情愿到现在的怨天尤人。我每次回家时,父亲母亲都对我发泄不满。父亲说,你妈越老越难照顾,喂饭她吃,跟她洗衣穿衣,牵她走,扶她上厕所,端屎端尿,穿衣脱衣比小孩还难,可她总是说我照顾得这不好那不好的。而母亲总是埋怨父亲态度不好,常常对她发脾气。我听了后除了自责总是双方解释。但解释归解释,怨言和牢骚一个也消除不了。

母亲在父亲的怨言和自己的牢骚中去世了。

我本认为母亲去世后父亲从繁多琐屑中解脱了,不说高兴,起码不会大悲大痛,况且母亲去世时已经八十四岁了。然而,母亲去世时父亲比哪一个子女都哭得厉害。虽说母亲去世与父亲的牵扶有点关系,但是父亲一个人照顾母亲八年余,也对得起母亲,对得起那份夫妻情。再说父亲也是八十多岁,身体也不是特别好,也是该由子女服侍照顾的时候了,从照顾母亲的繁琐中解脱出来也是应该。父亲的痛苦中也许有自责,但我感知父亲痛苦的原因是失去精神依托。

时间不久,父亲的行动应验了我的感知。

老家风俗,人去世三十五天后由子女操持一次重要的祭祀 ,名曰“烧五七”。“烧五七”的纸不能散烧,要把几张纸包在一起,名曰“包袱”。先要在纸上用专门的工具“纸钻”敲打上如五分硬币大小的不封闭的圆形孔。由于要烧的纸多,需要一些时间准备,母亲去世后“烧五七”所需的“包袱”全由父亲操办。这一月从表面看父亲內心还算平静。

父亲是地道的农民。由于农活劳累和繁忙,加之性格使然,父亲从不无事走亲访友,不会与乡邻闲聊,更不会独自逛马路,一生不会摆弄收音机。然而,八十多岁的父亲却向一生的性格发起挑战。跟母亲“烧五七”之后,父亲开始走亲访友,而且走的都是我们上一辈的亲戚,拜访的的都是上了年纪的朋友。我们劝他到子女家玩一玩,但父亲很执着地说不去,而且很体贴地说,你们都很忙。其实我们心中都明白,父亲是八十多岁的农民,无疑思想落伍,跟儿女在一起没有共同交流的话题,反而受拘束,不如一个人在家自由。父亲又是一个很知趣的老人,走亲访友多了,会干扰别人生活,所以一段时间后,父亲也不再走亲访友了。

时间怎么打发呢?

小时候听父亲说,他只读了几个月的书。父亲年轻时我也从没看见他读书看报,可是前几个月突然听兄弟说,父亲经常拿出不知什时候的什么书居然大声读了起来。听后心中滋味说不出。虽然“父母在,不远游”的时代早已过去,但是总不能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再谈孝心吧。读一会书就到后面去逛逛山坡路,回来就打开贤孙买回的收音机。我曾经问他“能听懂吗”,父亲连连摇头。

——我深感父亲孤独。

父亲和母亲的晚年生活使我获得三点启示:

一、虽说儿女情是无论如何放不下的,但是在人生的某一时段,贫贱夫妻情远胜儿女情。

二、当你为生活琐屑的事感到厌倦烦恼时,解脱比应付琐屑的事更加痛苦。

三、儿女对父母的孝心,尤其是对上了年纪的老人的孝心,不是金钱,而是陪伴。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3 5: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