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马来西亚见闻(一)2019.04.30 |
正文 | 离开 新加坡 ,过了马六甲海峡大桥,我们来到了马来西亚海关,刚刚进入海关,就被特大的暴雨所阻挡,关内的过道雨水就象小瀑布。我们一行人在哪里等了半个多小时,马来西亚导游来了,我们冒着大雨上了大巴车(详见下图)进入了 马来西亚 境内。 汽车疾驰在高速公路上,两边都是成片的棕榈树、橡胶林,漫山遍野,很少能看见农田。沿途的工厂,路边广告牌也不是很多。虽说 马来西亚 的工业比重正在逐年上升,但这一路上,还真没有太多感觉。 因为下暴雨, 离到达第一个目的地,大巴车大约要开三个多小时,我们的导游也开始了他的工作,首先他介绍了他的大姓姓中即中国,他说他和我们一样都姓中,小姓姓王,并告诉我们他的哥哥是马来西亚共产党党员,曾经在监狱关了十多年,然后介绍起 马来西亚。 导游大约有50多岁,他会说华语,英语,马来语,人很风趣幽默。 马来西亚 国名释义, “马来”意为“黄金”,马来半岛有“黄金半岛”之称。而事实上, 马来西亚 蕴藏黄金并不多,倒是世界上产锡,和产橡胶最出名的国家,所以素有锡和橡胶之国的美称。 在 马来西亚 ,马来土著人口占67.4%,华人24.6%, 印度 人7.3%,其他种族0.7%;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族群里使用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 印度 教和少数基督教天主教。 简单了解一点 马来西亚 历史,对认识今天这个国家的现状,会带来一些帮助的。 马来群岛最早受古 印度 文明支配,输入了 印度 教和佛教文化,并主导了早期的 马来西亚 历史。 印度 商人与华商、阿拉伯人在这里进行着贸易往来。后来佛教在 印度 衰亡,伊斯兰教趁此在马来半岛奠定了根基。当时是 马六甲 苏丹 王朝的伊斯兰文化,对马来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后随马来半岛的锡矿发现、开发,和 马六甲 贸易的发展, 马来西亚 又先后被 葡萄牙 , 荷兰 , 英国 殖民,被大量移民引入了 印度 人和华人劳工。二战结束至1963年, 新加坡 、 沙巴 、沙捞越在英联邦内相续独立,继以国家身份与 马来西亚 ,组成了 马来西亚 联邦国家。此时华人人口约占 马来西亚 人口的42%,都要和马来人(又称巫来族、巫族)不相上下了。 因要3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导游又介绍起马来西亚女人来。 在 马来西亚 ,华族和 印度 族穿着比较随意,可以穿的较暴露,如无袖上衣、短裤和短裙等,服饰的选择较多。而信仰伊斯兰教的马来族妇女的穿戴习惯,是不论天气多热,她们总要用头巾把头裹上,有的甚至包得只露出一双眼睛,不能露出手臂和大腿。尤其在和华裔和 印度 裔一起时,这种反差巨大。 马来西亚 是一个穆斯林国家,几乎所有马来人都是穆斯林教徒。 听导游说,马来人是一夫多妻制的,特别是以前部族首领,更是妻妾成群,需要轮流来侍奉。 她告诉我们,如今的马来法律是:允许马来人最多娶四个做妻子,条件是前面的老婆都同意,只要有一个说不行就不能再娶,同时再证明经济状况也能养得起,还有所有老婆的福利都必须均等。 导游说这个“均等”看似有些道理,但实施起来很好笑。譬如,你娶第一个老婆时买了一间房,那么娶第二个也要为她买一间,而不能共居一屋。再有你为第三个老婆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那么前面的二位也必须每人一台。逛街时偶遇买好看的衣服、项链,就更有点像是为双胞胎、三胞胎或为四胞胎在购置了。 还有感情上也要一视 同仁 。陪这个老婆逛街一次,就必须陪你N个老婆也逛街一次。今天在大老婆处住了二天,后面就必须到二老婆处去住二天。二个还好些,四个呢就有点照顾不过来了;开始还好些,后面的年龄相差很多或许就悲催了。当导游还在解释时,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们在马拉西亚旅游时,经常可看到一个男人和多个女人在一起的画面,他们关系显得很融洽,看她们都很开心。导游告诉我们,每个这里面,就有一个精彩的一个男人和他的几个老婆的故事。假如你再想想这里面会有七八个、十来个孩子要扶养,这一下恐怕光听到就要晕了。 马来西亚 的一夫多妻制度,源出于宗教信仰,也折射出男尊女卑,女人在社会上的地位。马来男人以家庭成员多为荣,又得益于政府的高福利,才让他们能毫无顾忌的生养那么多孩子。 然而这一切,都不包括 马来西亚 的华族和 印度 族,即使他们再有钱有势力都不行。这即有宗教原因,也是国家要提高马来族人口比例的法律原因。马来人对华人的勤奋和吃苦精神,有很深的忌讳和防范。 但不管怎么样,这事情只要想起,也是蛮有趣的。也幸亏是在马国,这要是放在我们 中国 ,四个老婆啊,开什么玩笑,还一起上街?碰到一块,这还不就是——鸡飞狗跳。 马来西亚 有人还用鸡蛋形象的比喻了三大族群的肤色:把鸡蛋喻为华人,茶叶蛋喻为马来人,皮蛋喻为 印度 人。 其实马来族女人,很多是带有深色的小麦肤色,倒是符合时下的审美潮流。我们坐大巴车在 吉隆坡街头时,经常能看到那些包着头巾的穆斯林女人很吸引人。她们大都慈眉善目,温和有礼,服装也特别,罩着一身漂亮纱笼和头巾,色彩也十分鲜艳,走在大街上不疾不徐的,还真成了一道道夺目的风景。这个花园般的城市,因为她们的出现而变得五彩缤纷,风情无限。 以前听到穆斯林女人,脑袋里冒出的画面必然是一袭宽大的黑袍子,从顶上到足下完全裹住了一个人,就剩下一张毫无生气的脸,美丽被关进了笼子里。其实不尽然,马来女性现在已越来越开放,有的不再 包头 ,有的只用头巾裹住青丝和耳廓不让洒出来,整张脸都露出来的,还有五彩的头巾,靓丽的长袍也都纷纷亮相。尽管还见有头巾、长袍的遮掩,那也像被重塑的体形,或隐隐提示暗香浮动下有女性的完美线条,展示出另一面的朦胧美! 有一点也是不太理解伊斯兰女人的爱和恨的。所有的马来族妇女必须 包头 巾,她们不能参加有男性参与的任何娱乐活动,显得十分保守,但婚姻关系又规定一个男人可以娶四个女人,换一个角度理解是,晚上居然认可四个女人能和一个男人共处一室,这不知道是叫保守,还是叫开放,或者是落后。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 龙早已跌落凡间,不仅贫穷落后,更是饱受帝国列强的欺凌。许多青年纷纷出国,去学经济、学军事、学科学,寄望回来改造 中国 。他们乘船途径 马六甲 海峡去 欧洲,看到的是一个更落后的国家。 在查找 马来西亚 相关资料时,看到过一张相片,就是他们途径 马来西亚 所摄。照片中几个马来土著女人,她们都是袒胸露乳的,这说明当时该国的文明进化还未开始。 也从中得知,马来一族作为穆斯林,全民信奉伊斯兰的实际时间并不长久。时间才过去百年, 马来西亚 也早已摆脱殖民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但在接受西方文化同时,他们无法走出一条像 中国 一样自己的发展道路。就象他们的女人,刚刚穿上衣服,又把自己重重的裹了起来…… 马六甲是我们到马来西亚的第一站,本想在这里能拍摄一些 马六甲 海港照片的,结果不住海边,只好用 飞往新加坡时在飞机上照的马六甲海峡的照片。 第二天一早,我们吃完早餐拿上行李去游览三保庙。 导游告诉我们,这座小山名叫三 保山 ,又称 中国 山,相传郑和当年常登此山散步,可远眺海天。可惜行程安排只参观三宝庙和荷兰钟楼等景点,所以想看海港、看海峡、想看看郑和当年的目力所及之处,和眺望一下 马六甲 市的愿望全落空。 马六甲 市位于 马来西亚 西南面,与印尼的 苏门答腊 岛隔海相望,中间长长的 马六甲 海峡,处在一个沟通太平洋与 印度 洋的重要航海 通道 上,自古以来一直是运输、商贸、兵家觊觎之地。 早期 中国 商船前往 印度 洋,凭借风力来往经商, 马六甲 也成了华人经常停留的地方。当时在 马六甲城内,外国商贾就有4000人之众,讲80多种方言,来自60多个国家,各类异国商品荟萃,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后因 马六甲 河口淤塞和 槟城 、 新加坡 城的兴起,城市地位才逐渐下降。 明代航海家郑和(字三宝)七次下西洋,五次停靠 马六甲 ,每次都屯兵于此,并未抢夺当地的财物,和占据当地的一寸土地,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 和平 使者。让 马六甲 人至今仍感念他,和带给 马来西亚 的深远影响。 遥想当年郑和船队通过 马六甲 ,出现在 印度 半岛和波斯湾时,想必给这些国家的震动也是非常大的。 当时的 印度 和阿拉伯国家很富庶,从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中可看出。不过当时该书还在口头传述中,都没最后成型。书里面波斯国也就是现在的 伊朗 ,只不过 伊朗 是波斯国的一个名号,就像唐宋元明清诸王朝都是 中国 的名号一样的。 如今在古老的 马六甲 城里,仍集结着 葡萄牙 、 荷兰 、 英国 殖民时期的建筑,还有城内的唐人街和马六甲 的本土建筑,世界各地游客到达 马六甲 大都可以找到些自己民族的印记。在 马六甲 到处可见到历史的遗迹,它被联合国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马六甲 ,是 中国 领导人最偏爱的地方。自1990年以来,至少有7名 中国 正国级领导人访问过马六甲 。依次是:李克强、贾庆林、贺国强、胡锦涛、李鹏、江泽民与朱镕基,可见这个类似 中国 县城大小的 马六甲 市,在中国 是何等看重的。 三宝庙的中国情。 遥想当年郑和下西洋时,那二百来艘船是多么的壮观。所到各国时,更是震惊世界的壮举,而那一刻,比 哥伦布 发现新大陆还要早87年,当时连 哥伦布 的父亲都还没有出世呢。 这三宝庙就建在三 宝山 ,当地人称 中国 山,这是因明代三保太监郑和的军队曾驻扎过而得名。三宝庙是当地人为纪念他而建,现在庙里还供奉着一尊身着明朝官服的郑和全身塑像。在马六甲的历史里,他就是一个神一样的人物了。 三宝庙建于1673年。整个建筑飞檐翘角,红柱粉墙黛瓦,全是 中国 民族建筑风格。导游介绍说这个建筑物的所以材料,哪怕一砖一瓦,都是从 中国 运来的。 觉得奇怪的是庙堂正中被香火供奉的,是一位“大伯公”而非郑和的塑像。郑和的塑像则被摆放在后面的左则。据说,这是 马来西亚 前首相马哈蒂尔来此参观时提出的,说郑和是个穆斯林,而穆斯林是不能拜偶像,也不可被人拜偶的,于是将原来“三宝庙”庙宇,也改名为叫“ 宝山 亭”,郑和塑像则被移到了正堂外的不太显眼处。 从我们中国 老百姓对英雄崇拜的眼光看,这似乎有点太那个--大不敬了吧!不知道那个马来人心中究竟是怎么想的。 再看以前的三宝庙,前人是这样描绘的,我们就知道与今天的不同之处了: 庙的大门绘有两个身披战袍、手执刀斧的将军的画将,威严英武。门柱两旁写着一幅对联:五百年前留胜迹,四方界内显英灵。庙内中央一尊戎装佩剑的郑和像,上挂郑和三保公横幅,两旁排列着许多文官司武将的神像,这表达了后人对郑和的颂扬和怀念。 如今在三宝庙里,这一些都看不到了。 三宝庙这里有这样的变迁故事,郑和当然是不知道的。那么他又是否还知道,自他去世后不久,明朝政府除了认为下西洋是劳民伤财没有任何益处外,还宣布了“寸板不得下海”的禁海令。在这种严厉闭关的政策之下,凡百姓出海打鱼、做生意、迁徙全被禁止了,一旦被抓住就是重罪。整整五百年,做上了夜郎国,直到孙 中山 开启了民国时代才被结束。 一个民族的前途,就这样被一条政策断送了,历史之谜无法解释。 郑和塑像 600年前,郑和率船队 从江 苏 太仓 市刘家港起程,七下西洋,写下了世界航海史上辉煌的一页,它是睦邻友好的 和平 之举,证明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就有着致力于与各国 和平 交往的信念。 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每次人数约人,总计航程16万海里,主要航线多达40余条,到达国家有三十多个,最远曾达 非洲 东海 岸、 红海 沿岸、波斯湾等国,堪为壮举。相较后来西方的 哥伦布 发现新大陆、达伽马绕过好望角、麦哲伦环球航行,都只有二三百人的船队,下西洋的船队仅仅在人数规模上,都已经是无法想象了。 因有郑和船队的驻守,为 马六甲 带来了繁荣和稳定,同时帮助满刺加 苏丹 国王打败了海盗,也带来了 和平 。他留下了三 宝山 、三宝井、三宝亭遗址,后人也为他建立了三宝庙。 如今的三宝庙,供奉的郑和塑像,因郑和信奉伊斯兰教,塑像不能进入庙里正堂供奉,只能放置在庭院供人瞻仰。看上去他依旧是威风凛凛的,其实塑像做的并不高大,连下面基座算上也不到一点五米高,让人不足以敬仰! 但平心而论,这也算是个可取之处吧。它能让人感悟:自己原来是与“神”可以平起平坐的。既然神都如此,人又何惧!一个人人都平等的思想油然而生。 参观完三宝庙我们准备离开了,我拍了一张郑和的塑像,并再一次向郑和塑像望了一眼,但看见这个远离家国的英雄,仿佛也正注视我们,似还带着些不舍之情。哦!我知道了:我们不敢忘前辈做出的业绩,更不敢忘英雄的事业,我们自然也不能忘,中华历史里那些千千万万的英雄们,他们为国家兴盛而做出的种种努力和牺牲。 如今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英雄,创新创业者就是今天这个时代的英雄”。 三宝井 三宝井是马六甲 最古老的水井,相传是1409年郑和率军到此为寻找饮用水而挖掘。当时这里的居民不会打井,喝的都是河水,很不方便,并且附近都是大片沼泽地。当地人为纪念郑和,就在这口井处建起了三宝庙。至今这井水依旧甘甜、清澈可用,导游说就在旱季也不会干枯,被当地人视为圣水。 郑和一支船队有两百余艘海船,2.7万多人,又经过长途跋涉后,到 马六甲靠岸修整,免不了需要大量补充水。 参观完“三宝井”后,我们在三宝庙里的左侧处,还看见一口要大很多的水井,上面放了一块牌,叫王井(注:全称应该是叫“国王井”吧)。 看这里的解说词: 王井也称“汉丽宝井”。此井乃满苏沙 苏丹 (1458-1477)特下命令为他那来自 中国 的妻子汉丽宝而掘,专为他们提供日常用水,而最奇特的是即使遭遇最严峻旱灾时,它也从未干枯过。根据传说,喝过该井井水的外地人,过后都会再回到 马六甲 来……。 原来这是一口“汉丽宝井”,与当年郑和挖的“三宝井”不是一回事。如此说来这是国王为妻子挖的大井,倒是该与郑和为将士挖的小井不在一个档次的。原来这两口水井,都有一个旱年水不干涸的“神奇之处”。看来,许多游客把二口井混都为一谈,终究是谬误了。 再查看资料后,发现这里的“汉丽宝”公主远嫁 马六甲 的故事,其实也是个美丽的传说。这原出于在马来西亚 古籍《马来纪年》里的记载,其实更接近是一部文学著作,故在 中国 大量的明代典籍里,像这种政治联姻的事,却始终没发现一点文字记录。所谓公主远嫁到马来的故事里,这个汉丽宝可能只是当地的华侨女子。 另外时间上也没对接上。根据 马六甲 王朝的 苏丹 满速沙(1458-1477)与 中国 公主汉丽宝通婚,汉丽宝公主是1459年嫁到 马六甲 的,而这时郑和已经去世了,海运也已经结束,明朝还宣布了禁海令,“寸板不得下海”。在这种严厉闭关政策下,汉丽宝公主不可能再远涉重洋。 导游说在 马六甲 历史博物馆里,就挂有许多记录汉丽宝公主故事的画,便可以佐证。 这些传说不管是真是假,但他可以充分说明我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使者。 2019.4.27于吉隆坡(待续)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