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沧浪亭 |
正文 | ![]() (黑风夜话53 沧浪亭) 沧浪亭,姑苏古园,地表建筑已几度废兴,地理位置却一直没变,从苏舜钦(子美)建园算起,已近千年。绿水沧沧,古木苍苍,修竹疏风,湖石流光,有亭踞立丘岭之上,飞檐凌空倒影撩波,真可谓“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大宋因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成了读书人的天堂,但知识分子之间的两条路线斗争好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一会是革新对保守,一会是新党战旧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苏舜钦因支持范仲淹新政成为革新派成员之一。庆历四年(1044年)因范老的那篇岳阳楼记被人代代颂起,这年金秋,朝廷办了个“赛神会”(相当于现在的艺术节),墨客骚人蠢蠢欲动纷纷献宝斗才。苏舜钦也不例外,想请京中志同道合的风雅名流聚会吟诗,宴会的资金尚有缺口,他便把官所内一批陈年烂月的公文旧纸当废品处理了,换了银两请来女伶把晚会办得有声有色。不知是大宋吏治廉明还是政治对手的小题大作,总之,苏舜钦因挪用公款监守自盗罪被削职为民赶出京城。倒霉的苏舜钦来到了苏州,不经意间发现了一处五代吴越广陵王的废园,买下后略加修葺,构亭浚水,以沧浪为名,一时成了“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之所在。古今仕人达则兼济天下大都是骗人的,退则独善其身基本是无奈的,苏舜钦能得到的无非是他在《沧浪亭记》中所说的,“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可惜这自胜之道并没有给他带来几年快乐,但却留下了一所千古名园。 千年道行的古园果然池浅王八多,五百年后,几易其主的旧地早已变身为大云庵,有个叫文瑛的老尼重建沧浪亭并找到吴中寒儒归有光,请他再写一篇《沧浪亭记》。于是,归有光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在“古今之变,朝市改易”的吴中山川,多少太伯、虞仲、阖闾、夫差、子胥、种、蠡所经营的宫馆苑囿,皆化无有,而读书人所建的沧浪小亭,却能屡废屡兴,从而得出结论:“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其实要想雁过留声,必须有好文相佐、好事相伴,古今概莫能外。 苏州园林是艺术更是历史,沧浪亭的一匾一楹一碑一画,无不是美的点缀情的流露,苏舜钦、归有光两篇美文蕴含的情趣与哲理,经久流传。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