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安全系于细节 |
正文 | 今年6月是第16个全国“安全生产月”,突出了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这个活动旨在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增强对安全的关注,对生命的关爱。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没有终止之日,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说到安全,这是一个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严肃而又不得不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何安全一直在抓,事故却总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遏制,时有发生呢?我觉得除了当事人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监管力度不到位等情况外,忽视细节是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安全工作也是如此。 细节决定成败,一根绳子总是在最薄弱的部位断开。安全好比是一棵参天大树,我们可以在它的庇护下遮荫挡雨,而细节则是这棵大树的根。如果根部不稳,那大树能维持长久吗?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意外爆炸解体,7名宇航员不幸全部遇难。事后调查,原因是飞机升空后不久,一小块被忽视的隔热瓦从燃料箱上脱落,击中了飞机左翼前部的隔热系统,导致了这次航天事故。教训是极其惨痛的,说明了细节是多么的重要,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啊! 因此,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凡事都要想得细一点,再细一点,不能图省事,怕麻烦。比如:进入煤炭装卸现场,安全帽戴了,再看下颚带是否系紧了?临水作业,救生衣穿了,再看领口带子和左右两根缚带是否系牢了?高空作业,是否拴好了安全带?是否做到了安全互控?这些看似小事,但往往会酿成大祸,后悔晚矣。 安全无小事。只要涉及到安全方面,再小的事也是大事。有的人在日常生产和工作中,对一些不起眼的小细节问题,不屑一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总以为“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不会那么巧吧?”,过于自信,盲目轻信。这种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是很危险的,必须彻底地摒弃。麻痹是安全的天敌,一次次小的麻痹,累积了就是事故。对待安全,我们要逐步养成谨小慎微的习惯。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还要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严格地一丝不苟地按照操作规程行事,杜绝违章作业。 任何事故都是可以控制的,也是可以避免的。这当然不是只说说而已,必须要付出实际的努力,做出艰苦的劳动来实现。 安全管理人员要增强责任心,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不能松懈。安全检查事无巨细,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放过每一个疑点,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一旦露出苗头,该出手时就出手,重拳整治,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安全隐患“零容忍”,严查细管,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江泽民同志早在1986年就明确指出:“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其涵义非常深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起点和归宿。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比生产更重要。安全没有保障,一切终将等于零。对安全工作要有一种举轻若重的境界,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