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原创散文为何老衲未嫁? |
正文 | 原创 散文 为何老衲未嫁? 每个人的一生实在是漫长而短暂,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转瞬即逝的一朵浪花;在悠哉悠哉的不觉中我的青春飞逝,转眼步入中年阶段且知天命。每当朋友看到我年轻岁月的照片或是熟人相见寒暄时,总不免感慨:“哎呀,你年轻时真漂亮啊,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怎么到现在还不结婚啊?哎呀,可惜,可惜啦!” 她们那无法形容的惋惜状有点刺伤我的脑神经,不禁反唇相讥:“哎呀,可惜个啥呀?难道鲜花插在牛粪上就不可惜吗?”她们又叹:“哎呀,你的眼光太高了,真是太高了,直到现在还是小姑独处、成一老衲。” 哎呀,亲爱的姐妹,你的感叹真是杞人忧天呀,我了解自己,其实我年轻时并不算漂亮,仅是清纯而已。而今,沧桑的岁月让些许皱纹爬上了眼角、黑亮的秀发显出了银丝,我才从眼光高的模糊概念中逐渐澄清了未嫁出去的真正原因:不愿做由别人掌控的机器,而要做自己决定转停的主人。 自小到大,一直接受着家庭与学校的正统教育。少儿时光,正值“文革”动乱时期,在当时我的监护人思想古旧的外婆影响下、从当时难得寻见的文学图书的熏陶中,我被塑造成“话莫高声笑莫露齿”的文雅闺秀。与现今中学时代恋爱成风的情形相比,那时的学生大多像不食人间烟火的小傻子。在女孩儿中我的学习成绩算得上出类拔萃,私下亦对同样优秀的男生颇有好感,但仅是倾慕其人品学业而谈不上别的。 中学毕业赶上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潮流的尾声,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我担任了小学中学文科教师。当时乡镇(原称公社)的头头是家父下乡任路线教育工作队长的哥们,村队头头则是家父亲自培养的党员后生,对我自然关照备至,但得备注一句:他们都是正直做人辛勤劳动的好苗子,从未发现有何腐败行为。在农村我感受的是众星捧月,虽然不搞特殊化生活清苦,但深深感受到干部子女的荣誉待遇。当时,17岁的我是多么天真呦,为了锻炼自己的铁姑娘意志,竟坚持不用村里的运输车,自己担着木床下乡,未料半路下起雷阵雨,只得咬紧牙关前行,迎着风雨步行二十华里到宿舍。我这种独立不羁的个性一直沿袭到现在,自然,有不少男士欣赏我清高坚强的个性,吸引他们的绝不是我那清纯而并不漂亮的外貌。 虽然,与每个青春期的姑娘一样,我曾对某些优秀的小伙印象深刻内心崇敬备至,但却从未幻想与其成家后的生活情景,或是当时根本不敢想象。在我看来,那样优秀的小伙头脑清晰冷静,行为像时钟一样准确无误十分严谨;我深怕内心单纯喜爱悠哉度日温馨生活的自己适应不了这样的优秀者之生活节奏,从而影响人家的事业和发展。所以,我不能勉强自己为成家而成家,应对自己与别人负责任。如用神秘文化观点解释:就是缘份未到吧? 当时,情窦初开的自己还是朦朦胧胧、处于单相思的状态,对所崇拜的偶像思念完全超越了人间烟火、那么圣洁无暇、铭心刻骨。我天性喜爱自由奔放无拘无束,但仅限于思想上的自由奔放;无论何时何地,都未曾体验过那种荡妇似的放荡不羁与疯狂,也根本不赞成这种所谓的自由奔放。 哦,“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已知天命的我呦,而今才明白:自己是一个对现实的认识与心理方面都十分晚熟的姑娘,尽管17岁时,我已是个1.65M高的大姑娘了。年轻时期,命运老人几次抛来理想的择偶彩球,可又错过机遇不想不敢结婚,只源自于当时自己的不成熟不自信罢了。 我想:自己未嫁出去的原因到底是自尊自爱还是自私自误呢?一任别人评说吧。在圣诞节到来之际,我真诚地对天发誓且自评:对一位曾私下里真诚劝母将一生积蓄奉献给国家希望工程、援助农村贫困学子读书(当然,愿不愿捐献决定权在她)、自己却一无所有的老姑娘来说,是不应给她戴上“自私”之帽的,也许她只有些自恋吧,尽管她是那么的热爱生活热爱家庭哦。 最后想说的是:无论晴天雨天、清贫亦或富有,我都一样开心地走过;无论出嫁未嫁,都应把持住自己、清白的做人做事。也许我未出嫁的原因只是:并不适合出嫁。 作者:朱鸿(feidu黄河) 2015年12月26日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