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最美的相遇
正文

最美的相遇

——品读《烟霞丘壑:中国古代画家和他们的世界》

文/辛淑英

在选书来读时,看着一本书,有时单凭考究的装帧,喜欢的插图,就想内容也一定精彩,便有了读它的冲动,至于正襟危坐、净手的繁琐细节均被忽落。这本《烟霞丘壑:中国古代画家和他们的世界》,便是如此的相遇。

它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二零一八年推出的新书,作者:尚刚,现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家。书中,作者没有像写画论,教科书那样去写,就像历史有许多写法,美术史家尚刚也是别具一格,将一部古代美术史浓缩成二十六篇章,暗寓脉络又不失统系,阅读时给人增添了不少情趣。

先从开篇的“解衣般礴”说起:

开笔见作者目光远瞩,博文多思,古文化功力可鉴。稍谙中国画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个典故,出自老庄的《庄子·田子方》说一位性情狂放的画家,在国君的诏令之后,他却姗姗来迟,作画时脱去上衣,光着上身盘腿而坐,而国君不但不以为忤,反而称之为真画家。

在这里,作者思于中国古代画家们的关要点,“癫狂”。“癫狂”乃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史上见惯不怪的现象,但狂放要发自天性,真实自然,像徐渭,八大山人,艺术在孤寂的癫狂中绽放。现代艺术领域中,若学习古人“解衣般礴”岂不成艺术界的笑话?多数人只精于现实之道,文明的烙印虽在身,但并无“解衣般礴”者的高超技艺,何从“癫狂”?但那样的人也不能说没有,某些人打着艺术的幌子,谋私利益,逞一时的“癫狂”久之,是站不住脚的。

站在中国美术史的一道道分水岭上看:顾恺之荣享盛名,神妙无方,称之为水墨画鼻祖之一,他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绘画精于人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三绝:画绝,文绝,痴绝。真乃神人。

顾恺之的文学作品“縟藻霞焕”或“文虽不多”而“气调警拔”。一直沿用的成语“渐入佳境”、“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朦胧”、“云兴霞蔚”均出自他口。作者说“中国画最重风神气韵,少了深厚的的文学功底,是画不出风神气韵的”。一个画家的艺术修养是多方位的,比如画家本身应该具有的绘画技巧,还要有生活修养,一定的审美情趣和逻辑思维,但若少了文学的知识修养,画家的艺术生命是很难走更远的。

声名显赫的顾恺之是深谙这一点的,他沉迷于艺术、文学,又淡于名利地位,正是有了“痴黠参半,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从而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以他的《洛神赋》为鉴,采用工笔重彩的传统画技,优美的线条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自然流畅,乃传神之作,万古流芳。

看来,大师们也是靠勤苦“倾注充沛的个人情感方表现胸中的丘壑”这对后人又何尝不是深的教诲?紧接着书中提到的另一位,时人称“画圣”的吴道子,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绝顶级的人物。吴道子和顾恺之在画技上稍有不同,顾恺之属于“密体”,吴道子属于“疏体”。吴道子善于创新,从复杂的物体形态中吸取精髓,把凸凹面,阴阳面,结纳为不可再减的“线”每一根线都充满了韵律美。他为人师表,善于把高超的技艺授于后人,可见他品德高古,“画圣”尊位,当之无愧。苏东坡论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也正是对他钦佩之心的表达。

在中国绘画史上山水画是占有特殊地位的,但它是出现较迟的画系,直到李思训父子和王维的出现,才使山水画走向成熟,王维尊位代表,而徐熙,黄荃是花鸟画第一代大师,谢赫是中国美术史上“极有光彩的人物”。从书中看,谢赫的“六法”奠定了中国美术理论和评论的原则性基石。

到了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苏东坡这里,他在绘画上善画文人画,尤以墨竹,怪石,枯木等为佳景,绘画中也像他的诗词散文的创作“投之于情,动之于行”。苏东坡的一生宦海浮沉、荣辱相持,让他从中练就了对人生旷达的态度,他亲善于民,受后人敬仰和喜爱的程度是无人能比的。我读过林语堂先生所著的《苏东坡传》,林语堂大赞苏东坡“他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代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伽修行者的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文人更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情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这与历史对苏东坡的评价有异曲同工之妙。

谈到苏东坡,就不得不说到李公麟。李公麟是白描的“圣手”当世第一,苏东坡称他“其神与万物交,智与百工通”。在李公麟笔下“扫去粉黛、淡豪轻墨、高雅超逸”的白描画又被后人称之为“天下绝艺矣”。还有米芾父子的山水,陈洪缓的版画等都是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绕不开”的内容。这里,我不得不佩服美术史家尚刚写作手法之绝妙,好似手持剪刀,剪出的是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展现读者面前的却是中国古代美术发展的微观史;又似在宽阔的水域推出了一道道波纹线,给读者划出了重点。比如他说“唐高宗时,宫廷画家阎立本官做到右丞相,时人誉之‘丹青神话’但仍常被讥为‘画工’他本人曾告诫他的子孙不要继承他的绘画事业。画家地位的提高,取决於画家和作品的独立品格所形成的气候,在中国要等到宋代”。作者以例举,启发读者的思维并很快意识到,原来唐宋之际,中国绘画在独立品格上的较变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画的独立品格,在于用线条表现物象的同时,以更准确地表达情感和意趣,其画家对线条的品评标准是及其清楚和严格的,以尽可能少的笔墨线条来表现丰富的画面,古人讲“笔简乃贵”,“简于象而非简于意”既是说能用三笔而不用五笔,简约的线条要求画家对笔墨运用时应熟练掌握。

中国画的独立品格,当推其文人气息的品格“有人说中国绘画史就是文人画史,说法过于疏松”。但关于文人画的内容在本书中是最为精彩的篇章,这里,作者引领读者对文人画作了通透性的理解,文人画是最有意味的,“往信笔随心,不拘绳墨,甚至会以新奇,僻涩自讃赏,这和必须遵从君王意旨的一般宫廷画家不同,也与认真揣摩买主趣味的多数民间画工有区别”。因此,文人画得以更自由的方式表露画家的内心的情感,这样的作品当然更具有强烈的象征寓意,而且文人画含有画家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当时生活所给予的感受。文人画若显示出清新脱俗的格调,就要有写意技法之后的超越,但若“墨戏”的画技不足,自然也就无力回应好的格调。

在文人画的发展上,苏东坡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作者认为:苏东坡在扭转风气中,竖起了文人画的大旗,当然有功,但后世受其影响,只片面追求率性,挥洒,也是不妥的。艺术与艺术家的修养有关,文人用绘画寄托的是情感,从那简约,含蓄,浑厚,苍劲的线条中读出的是画家的内在精神和思想的所属。

到了元代,山水画更加强调笔墨的情趣,赵孟頫提倡书画结合,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等,均画出了不同的风格,使文人画的形式得到完善。董其昌是明末倡导文人画最得力的画家,而徐渭将文人写意画发挥到了极致。

在清代,顶级的文人画家当属八大山人,他是明太祖后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一生坎坷,往往在创作的画作里安放一颗孤独的灵魂,他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柳树,留得文林细揣摩。”可见八大山人是将自己推进了孤寂的深渊,不得自拔,在他的笔下,那些翻着白眼的鸟、鱼的画面,看出他似“哭之”又“笑之”而在“八大山人”的落款中又有多少愤懑的情绪?就无法估计了。后来的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巨匠,莫不受八大山人的熏陶。

在书中,作者就这样运用许多有趣的故事,力图写出了中国古代画家们在历史烟云中的经历,不得不说它超越于美术史“内部”的局限,展现出了社会文化史的格局。其实,哪一幅古画的背后没有“文章”呢?这就是画史具有永恒魅力的原因所在吧!。

写于2019年3月14日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3 5: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