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闲话认知
正文

2020的庚子年,记忆中永远不会抹去。世界在疫情中恍惚,人们在五花八门的资讯中恍惚,而我,恍惚中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再过十来个月,就将打道回府、赋闲在家了!

人大概就是这样,某件事情离得远的时候,根本不会在意,甚至讥笑当事人反应过度,一旦逼近自己,现实的许多问题不约而至,一系列复杂心态由此产生,甚至影响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我和大家一样,不可能超凡脱俗,恍惚中多了一些的,是斜风细雨般往事的不时侵扰,内心因此漾起了圈圈涟漪。

时值辞旧迎新之际,好朋友们约在一起,除了疫情中的问候、来年的祝福,我听到频次最高的一个词,就是认知。

回望自小到大的生活,有欢笑也有眼泪,有收获也有汗水。蓦然发现人生不过是大大小小事情的堆砌。这些事情相互勾连,有的看似偶然,但是梳理过后,必然的脉络便丝丝缕缕的呈现。

新年伊始,不如就从“认知”开头,以“闲话”的方式把自己的生活感悟来一个简洁的叙说。一来整固知识,以求拾遗补缺;二来抛砖引玉,期待得到众友指正。我深知自己理论水平有限,故定义“闲话”,还望莫以专业标准衡量。

——题记

关乎人的事情,实际上就是遵循着认知、判断、选择、行动、结果的过程。

好比建造一栋大楼,基础决定着高度、规模以及质量。认知对人而言如同大楼的基础,不但决定着每件事情的发展方向,也构建了人生的基本框架。

认知是对知识体系的整理和一定范围的肯定。不同国家、种群、阶层,持有的意识和观念可能千差万别,但是为了认知的形成,对知识的追求都一样的渴望。“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是地球人类越来越一致的共识。

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学历教育是最直接的途径。十几年的学生生活如果没有虚度,完全可以粗通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演变、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掌握谋生和进取的基本工具。一句话:学历教育解决了人对于社会以及自然的常识性问题。

但是认知不是知识的简单累加,它与自然科学有关联却又不同,仅仅依靠基本常识解决不了。自然科学一旦被反复经验,并且得到科学的严密定义,最多就是迭代完善。而人的发心动念,往往随着现实的变化和未知的拓展,像是被捅到的泉眼,越是下探,便越是源源不断。

真理性知识诸如平面三角形的内角和永远是180度,万有引力等等,被屡屡证明、而且作为定律得到广泛地应用。然而还有一些得到公认的知识,因为它的多维向表现让世人迷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和同学就北京时间早还是东京时间早进行讨论。标准答案无疑是:东京位于东九区,北京位于东八区,东京先于北京见到太阳,当然是东京要早于北京。而我当时提出质疑:单从时间的概念讲,8点早还是9点早?同学说:当然是8点早。我说:那么北京8点钟的时候,东京是9点,谁早?

那时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学习政、史、地靠的是死记硬背,我只是让自己的思维游离了一下,就轻易地制造了一次认知的混乱。由此可以感知,似是而非的概念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稍不留心被带偏,是司空常见的事情。

自然存在的实质肯定只有一个,而它呈现的现象却纷乱杂多。所以东坡先生才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慨;而千人千种的主观视角,让王阳明又惊叹“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构成世界的主要元素是人和自然,对于每个具体的人而言,世界则是能够感知的所有人和所有物在其内心的综合反映。大自然变幻莫测,而人心又飘忽不定,如何形成一个接近生活本质的认知,是生命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只要活着,就无法回避的人生命题。

认知的主体是人,当然得从认识自己开始。古今中外的贤能智者,虽然存在巨大的时空差异,但在这个问题上却有显著的一致性。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老庄的“无我”,以及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等等…… 都是从“我”的认识入手,阐释了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被动地位和行为局限,通过自身感受以及对人的动物性、自然性以及社会性的理性分析,不仅确定了人的渺小无知,而且挖掘出了藏匿在内心深处的卑劣。

认识自己的渺小和卑劣,当然不是让人们消极遁世,更不是彻头彻尾地否定自己。由小到大和由劣到优,实际上提供的就是人生价值和意义得以体现的一个平台。准确定位自己,审视内心所需,评定自身能力,为的就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界定能力能干什么,辨识环境可以干什么。如此,“无我”里最终呈现的是 “真我”。而“本我”与“自我”的本能争斗以及相互调和,才使那个理想的“超我”有可能出现,从而达到真正认识自己和完善自己的目的。

人的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了相应的使命。读书、成家、立业、建功……不同时段都承载着对应的任务,而这一切,都是在以认知为基础的一系列活动中完成的。认知的好,人生轨迹的弧线就漂亮。所以不要等到秋天看到别人收获满满,才后悔开春时节不应该懒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什么都没有种下,等待的一定是茫然无措。

世界那么大,作为个体的人不能要求、也不可能达到完美。“全知、全能、全善”作为人类自古以来的美好理想,从来都是以“神”的化身而存在。所以有限生命赋予的能量,解决的是生命过程中的必须和可能。集中精力把能力范围以内的事情做好的基础上,尝试突破未尝不可。但是没有能力造出大船,就不要指望到远海去冒险。为了不可把控而嗟怨神伤,损耗的是人生的意趣和本真!

人生轨迹的出发点各不相同,地域、出身、教育、机缘等等都是起点高低的因素。一样的环境条件,造就的也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人生。所以共性之下,起决定作用的还在于个性。向高点目标看齐,脚踏实地的努力争取当然值得称道,但罔顾自身条件盲目攀比则是愚蠢。不要错误地以为,公平就是他有我也必须有。谁站在冬日之下,同一时间里都得认可一半温暖而另一半寒冷,所以没有理由用自己的寒冷比照别人的温暖。苦乐无常中善于调校,按照自己心路指引去做人、去办事,无论荣辱成败,都是生命的一份合格答卷!

认识自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贯穿于生命始终,而且与其他认识活动相互交织、相互融合。认知的主要对象除了人就是自然,自然不仅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还是必然的归宿。

山河无语,却给了人最好的示范。“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说明了自然对人的教化,远古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只是世界那么大,人们几千年以来持续不断的坚持探索,仍然不知道自然的尽头在哪儿,万事万物背后的本质核心,也依然继续在莫衷一是的众说纷纭。

一辈子其实很短,哪怕最伟大的人,能够完成的事业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检视,也只是浪花一朵,稍纵即逝。所以常常听到长者感慨最多的是:追求了一辈子的东西,临了没有几样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难怪古今中外,多有贤智忘情山水,通过与自然的对话,找到了灵魂的宿处。陶渊明躬耕自足,其乐融融;苏轼百挫不折,源于对自然的挚爱;陈继儒虽然屡屡奉昭征用,却皆以疾辞,醉心自然的质朴。他在《小窗幽记》中辑录隐士洪应明名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让经历过人生浮沉的许多人借此明心见性,转而认识到自然的可靠与敦厚。

“食得菜根香,眠在雨梦中。”忽然蹦出这么一句,着实让我颇为自得。但是我知道,觅得一个好句子并且把它贴到墙上其实不难,而要转换成一种人生境界,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磨炼,更需要正确认知的积累。

人的烦恼的根源是未知,因为未知就好比蒙着眼睛走路,不知道把脚落在何处,当然战战兢兢。恰如我们的紧张恐惧大都来自于黑暗一样,灯火通明的地方,再暗的夜也没什么可怕。而正确的认知就是心灵的火把,认知越多则光亮越强。庖丁之所以能够游刃有余,是他对牛的结构烂熟于心。假如我们的生活天地是一头待解的牛,那就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庖丁,心里亮堂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恐惧与烦恼了。

人的纷争往往产生于误解,所以我们要自知视界的局限。存在有多种形式,我们认识它的时候,看到和亲身感受的,或许都只是局部或一小部分样态。谁都想借用工具扩大视野,但任何一个个体,只能对自己眼见的现象、以及可靠的数理素养得出的结论负责。如果动辄用自己认可的真实诋毁和轻易否定他人的真实,那是对认知最大的伤害。

“人的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非常赞同斯宾诺莎的这一著名观点。世界上任何客观事物,都有其本质规律,我们对它的认识越深刻,我们的行动才越自由。举例来说,钱,就本质而言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生存需要而产生的媒介,它是工具又是手段,但是“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①。如果忽略了钱财的本质特性,而将全部热情投放到钱财的衍生功能上,那么,世界的色彩必定衰减,生命的完整性也将受到损坏。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一般意义上认为,人的需要是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水平越高,由低到高的转化率就越大。克林顿时代美国实现了一超独大,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有人对其1995年估算得出结论,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人群比例也仅占26%。

所以首先不能否认钱财对人的生活影响是巨大的,其次不是有钱就一定满足了人的所有需要。解决了生理、安全的基本需要以后,向更高需要层次的转换,考验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认知水平的高低。

现实生活中我们悲哀地看到,有多少人被金钱绑架,成了金钱的奴隶。为了钱不择手段、不设底线、不问良心,甚至出卖灵魂、肉体、亲情友谊等一切可以出卖的东西。破坏了“心”与“行”的平衡关系,自由根本无从谈起。“心”被羁绊,“行”则不远。难怪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把钱看大了,人就变小了。一个变小的人,怎么可能感受人间真情的美好,又怎么可能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认知很重要,正确的认知尤为重要,然而正确的认知绝不会从天而降。人生的本质是体验,眼耳鼻舌身的作用是感受,糟糕的体验和错误感受的积累,比顺境之下更容易形成正确的认知。

相对于浩瀚无垠的大自然,认知具有无限性。趁着年轻可以大胆试错,藉此懂得选择和取舍,就会少一些盲从,多些独立和自由。及至年岁的增长,仍然有彼此欣赏的好友相伴,那么就投身于可靠敦厚的大自然吧,没有了索取的单一目的,则山河草木,风雨雷电皆为风景。如此打发余生,岂不乐哉!

2021-1-7

注①语出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他的原话意思是:“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3 4: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