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渐远的风筝 |
正文 | 到城市的公交缓缓移动,车窗外,湛蓝的天空,绿水人家绕,田野不再随风车歌唱。青葱的草儿,在那边,竟有两只黄鬃马津津有味地咀嚼着这北方难有的美味。 三月三,草长莺歌,曲水流觞之际,每逢这个时候,向着田野望去,满目的雎鸠风筝,放飞了儿童的心。可此时,只有孤寂的水东流,焦急的雁北飞。 无奈的风,划过记忆的青冥。那个年少的我,在这个春风得意季节,与爷爷一起制作风筝。断竹,续竹,绘图,连线。然后我拿着大圈线,扬起手中的风筝在田野奔走。初始的风筝,摇摆不定,往往在天空像雏鹰一样,盘旋一周,一下子栽倒在地。这是我们便给它调平衡。从草地上抓起一泥巴,绑在上尾巴上,几番之后,终于遨游苍穹。此刻的我们,笑着疯跑起来,沉迷那种驾驭风的感觉,轻灵而自由,令人心醉。就仿佛刚领会叛逆的孩子,要飞出父母之怀的得意。风渐起,云沉暗,风筝穿梭其间,蓦然间,如流风回雪般飘逸,断了线儿,随之而去。 一声刺耳的车鸣,咋回神,乡村渐远渐无穷,林立的大厦闪现在视野中。我突然找不到乡村了,在城市化息四溢的中国,到处是亮艳的车子,让人一阵目眩。不见了乡村小桥流水,古道人家,高处飘渺的孤鸿,山间秦时的明月。 即使是城市,也惨淡个性,缺乏灵动的乐章。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的高楼,一样的林荫,一样的商场。那青苔垂岩的城墙呢,那蛛丝缭绕的古塔,那古色古香的飞檐楼阁呢? 一阵悦耳的笑声传来,循声望去,蓝天下孩子们天真的笑容,似秧苗儿般青翠欲滴,两三只风筝飞舞在金兰的公园。渐远的风筝,没想到在此地我与你相遇。那希望与憧憬的想象,那新的圣殿。 缕花香勾魂,映着夕阳丝绸般的光晕,携手相依的夫妇,望着一江东水,零星的彩光落在他们的白发上,有一种极其温存和幸福的感觉敲击着我的额头。 我想:乡村追求的是如流水般的自然和谐,湖光水畔,汀坐垂钓,香气拘人,清梦甚惬。城市追求的是如明月般的社会和谐,新年广场,元宵龙舞,烟火撩人,温暖乾坤。而且两者相辅相存,都是为了越来越高的人性化而存在,交融,发展。 在今天的中国,我们没必要政府的政绩插手这一天然的和谐,没必要让风筝游荡在外,渐渐埋没.城市创造了艺术,城市本身也是艺术,乡村继承了文化,乡村本身也是文化。城市化与乡村化是散发着自然和人文的气息的,在融汇交织间,碰撞出的绚烂的火花,一定会创造一个新的殿堂。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