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何鲁先生传略 |
正文 | 聪慧少年,志向高远 何鲁,原名应极,字奎垣,号云查,四川广安城南何家山人。1894年3月22日出生于广安老城北仓沟。在其两岁时,随父何泽藻去成都。少年何鲁聪颖过人,然家贫无法上私塾,由大哥在家讲授私塾所学。又在邻近私塾先生张其相处借读《四书》、《大学》、《中庸》、《千字文》等。七岁时,何鲁方在成都楞伽巷桂丹泉先生处正式入塾。桂先生教书有方,为少年何鲁奠定了坚实国学基础,成就了他一手好字,养成他一生最大爱好——读书。 1903年,正值清廷废科举、兴新学,新思潮风起云涌之时。面对清廷丧权辱国,民不聊生,进步知识分子纷纷寻求中华振兴之路。这时,成都机器局办起了机器学堂,招收10至16岁学生,一切官费,成绩好的还可出国留学。何鲁前往报考。200多参考者,何鲁人最小,身材最矮,仿佛年方七、八岁。主考官徐甫诚见此,心存疑惑,便站何鲁考桌旁,亲自监督。何鲁也冷静沉着,下笔成文,不但文章通顺,且字迹清秀。徐惊讶不已,问何鲁:“曾读何书”,要他背诵《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何鲁出口成诵。徐甫诚又出联“志气向上”让其对下联,何答“读书求高。”又出:“十岁能文”,何对“三年卒业。”徐大喜:“此天才也!”遂领何鲁去办公室用点心,吃炒面,穷孩子享受了一顿丰盛午餐。自然,何鲁也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机器学堂第一名。 成都机器学堂三年学习生活,对何鲁锻炼极大。学校功课安排与别校不同,上午进工厂学习技术操作,一年后又学机械制图,课程强调技能性,比读中学都适用。四年下来,何鲁由于学习努力,成绩卓著,功课均为第一,加之工作积极热情,深得徐甫诚厚爱,除公费就读外,每年还有奖金贴家。 1908年,何鲁等前十名学生保送上海中国公学。何鲁的数学老师为福建船科毕业生,教学有方,何鲁数学兴趣大增,接连跳级至最高班级。 1910年,美国人用庚子赔款创办了清华大学前身北京清华学校,全国招生。千余人中何鲁以第二名考入该校高级班。一年后,因反清斗争如火如荼,学校放假。无路费回成都的何鲁经同学朱伯为介绍,到天津民意报任编辑和翻译,这是同盟会宣传革命的报纸。在此,何鲁加入同盟会。 1911年秋,清华学校复课,何鲁回校。因不满学校当局无礼做法,何鲁撰《申讨清华校长唐国安檄文》,提出反对洋人包办学校,在上海民意报头版登出。消息传到清华,学生振奋鼓舞,当局心惊胆战,唐国安宣布将何鲁等一批学生除名。何鲁说:“我们这次闹风潮,是为了改革学校,学校改好了,大家能好好在校读书,将来好报效国家,如果学校当局知过必改,牺牲我们少数人也值得。假定当局顽固,不将学校改好,这样的坏学校,就是拿八抬大轿请我来我也不会来的!”言毕与其他被开除同学扬长而去。1911年何鲁考入天津工业学校,插班三年级。这年春天,同盟会啊安排何鲁到北京留法预备学校学习,何鲁离开天津工业学校,于1912年11月,与中国第一批官费留学法国的五十多位学生一起,从北京经过俄罗斯来到巴黎。 在法国,何鲁考入里昂大学,主攻数学。他孜孜不倦,刻苦学习,常因深奥的数学难题思考通宵,特别因法语和数理根基欠缺而心急如焚。他对法国同学说:“吾之物理尚差,每进贵校自修室,如受处罚。”遂暗下决心,刻苦攻读,课余就钻进图书馆、自修室。通宵达旦苦用功。很快即在数学、物理上赶了上来。法国教授赞之:“你是我学生中最聪明勤奋的一个。我觉得最近一个时期,你已经取得了相当于三年的进步了。” 在留法中国学生中,何鲁获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普通物理三个文凭。1919年何鲁在里昂大学毕业,以《纯碎数矩阵论》为题,阐明了由一种变数发展到多种变数的理论,并在推进、运用“矩阵”之重要数学工具,判断线性方程组是否有解和如何解法等方面,行成一定造诣,轰动法兰西,获里昂大学数学硕士学位,被誉为“数学大师”称号。有人说他解决了世界上三大数学难题,在世界上传为佳话,传说当时美国学术界愿以50万美金买其头颅,在他死后用作实验研究。 科学救国,培养人才 何鲁获里昂大学数学硕士学位后,法国多所大学欲高薪聘其为教授,均被谢绝。他要用科学来救中国,为国培养栋梁之才。回国后,就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成为第一个把西方数学引入中国的中国近代数学教育奠基者。在他的培养下,一大批顶尖级数学人才脱颖而出。1921年,他任东南大学数学系教授,后任南京中央大学数学系主任。在南京中央大学,他发现了一位才华出众,但家境贫寒的学生,这就是后来留学法国、获物理学博士,后任中国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的严济慈。原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所长吴新谋,1934年由何鲁介绍到清华大学,以第二名考取出国留学生,但因第一名才能获官费留学因经济困难,吴新谋留学无望。何鲁得知,四处奔走,终为吴新谋争取到官费。 而人们最熟知的,还是他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抗战时工作于西南联大,在熊庆来指导下,完成《堆垒素数论》,书成后,教育部却无一人能评审。熊庆来建议何鲁评审。何鲁冒着酷暑,在重庆一小楼上挥汗审勘,阅稿中不时拍案叫绝: “此天才也!”“我审其稿,字字必录,其聪明才智胜我也!”还为该书作长序。并将用毛笔书写的十二本审稿笔记寄到教育部。后来华罗庚的论文及何鲁的审稿记录丢失。苏联得知华罗庚的论文,邀请其到苏联根据其初稿重新整理出版。何鲁得悉说:“楚弓楚得,而今华弓俄得,岂非大笑话吗?”乃将其审评的12本记录稿原件寄给华罗庚。建国后何鲁和华罗庚在北京初次见面,华说:“熊庆来先生是我的业师,何鲁先生乃是我的又一业师。”何鲁还以其“部聘教授”声誉,坚持用国民党教育部的名义授予华罗庚数学奖。1941年,国民政府给华罗庚颁发此奖,这是旧中国颁发的唯一一次数学奖。 有人问何鲁“门墙桃李,孰为好学?”何鲁答曰:“熊庆来之高足弟子华罗庚者,徒以余曾为其审查所著《堆垒素数论》而为文以荐之,遂自愿列我门墙,可谓好学者矣。至于严济慈、吴有训、钱三强、赵忠尧、柳大纲、吴文俊、吴新谋、林如稷、刘之郕则皆学有专工者,余亦为之欣慰。” 作为我国第一代数学泰斗,从1919年回国,25岁当数学教授起,何鲁从教54年,培养了众多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可谓“桃李满天下”。 何鲁热爱教育,还积极创办学校。1923年,应云南省主席龙云邀请,他去昆明筹办云南大学兼任教务长。1924年何鲁继胡适之后担任上海公学校长。1924年,广州中国学术院成立,孙中山聘何鲁任该院学术部部长。1928年至1930年任南京中央大学数学系主任。1930年至1932年任安徽大学校长。1929年,刘湘创办重庆大学,分设文、理、工三个学院,自任校长,理学院一职空缺,何鲁于1931年辞去云南大学教务长职务,回四川就任重庆大学理学院院长,直到重庆解放。何鲁办学,锐意改革,学校办得有声有色。 1936年,为解决重庆大学首届毕业生就业问题,他与同仁在重庆唐家沱创办了“载英中学”。载者,托起也;英者,才之杰出者也。校名意为为中华民族培养优秀人才。1939年,何鲁又在家乡广安筹办载英中学广安分校,自任校长。将自家祠堂和百余亩土地贡献出来办学。学校1940年开始招生,他又将重庆载英中学高中一个班迁广安,改校名储英中学。储英中学初创,在校学生17班1023人。何鲁非常重视质量,请资深学人任教,学校在当时的川东北声望极高。今之重庆巴蜀中学,原名巴蜀学校,何鲁当年曾为校董。1938年至1949年何鲁任重庆大学部聘教授时,还兼任重庆女子师范学院教务长。 何鲁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也贡献卓越。我国现代中学、小学教育兴起于19世纪后半叶。起初大中学校教科书多直接采用外文教科书或外国教科书的中译本。1922年11月1日,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学校系统改革令》,中小学学制为“六三三”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为适应新学制的实行,教育部成立“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聘何鲁等专家、教授为委员,拟订各科教学大纲。1923年6月颁行新学制各科课程纲要。这一改革结束了辛亥革命后教育上的混乱局面,新学制一直沿用到解放后。课程纲要中的高中几何部分即由何鲁起草。这部教学纲要是我国现代学校教育早期较为成熟的几何教学大纲,对中学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适应新学制课程纲要要求,何鲁还亲自参加数学教科书的撰写工作。1923年以来,他先后编著出版了《新学制高级中学教科书代数学》、《高中代数学》等教材,这是我国数学教育从仿效日本转向仿效美国后,中国学者自编教材的尝试。除编纂教科书以外,何鲁还撰写各种数学书籍,介绍西方数学知识。着力普及数学和基础数学。何鲁的著述内容翔实,论理严谨,深入浅出,为数学读物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何鲁的著作为西方近代数学在中国的传播形成了重要推动作用。他晚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看到年青人参加“文化大革命”或“上山下乡”,没有机会读书,耽误了学业,遂计划撰写一部《数学自学丛书》,内容涉及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 横眉官场,反对独裁 何鲁1911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系老同盟会员,国民党元老。他坚持民主建国,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1924年,何鲁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时,适逢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当国民革命军北伐节节胜利之际,蒋介石借口清党,制造宁汉分裂,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民主人士,何鲁在一次公开集会上发表谈话时指出:“蒋介石这一手做得很孬!蒋介石要闯祸!”不久,陈立夫派CC高级特务二人到中国公学何鲁办公室,气势汹汹地质问何鲁是否说过这些话,何鲁当即回答说:“我说过蒋介石要闯祸的话,如他不改正,他还要闯大祸!”特务面面相觑,无可奈何地走了。 1936年夏,中国科学社在江西庐山召开年会。当时何鲁是中国学术院的学术部长,应邀参会。时值蒋介石在庐山避暑。为笼络科学界人心,他设宴招待全体社员,派专人持蒋请柬去邀请各位赴宴。何鲁接到请柬,对来人冷笑说:“我不吃‘奉谕饭’”。当众将请柬撕毁。 1936年,何鲁创办重庆“载英中学”时,申请立案,遇教育机关阻挠,迟迟不予批准,何鲁就自行招生入学。一天,在教育部召开的各中学校长会议上,教育部负责人在发言中对各中学恣意挑剔,大肆训斥。各校长都不敢言。何鲁见状,勃然大怒,以“载英中学”校长名义反驳:“我历来是以办教育为天职的。所办‘载英中学’,论教学质量,并不亚于任何学校,而你们故意刁难,至今不予批准立案,这样任意摧残教育,今天还有脸来谈教育吗?”全场鸦雀无声。他继续痛斥当局祸国殃民的种种弊政。时任内政部长的张厉生亦在座,何鲁讲完,指着张厉生说:“我今天所讲的话,你可胪列成条款,我即签名盖章,由你送给你们最高当局去。”后来,蒋介石授意《中央日报》撰写一篇社论,吹嘘反动政府对公开责骂政府的人都不予追究,可谓民主之至。此事传到延安,《新华日报》以大字标题,报导其事。何鲁经常抨击蒋介石及其政府。一次国民党特务头子康泽曾在重庆沙利文西餐厅“宴请”何鲁。康泽直问何鲁说:“何先生,是否有过对委员长不敬的言论?”何鲁一笑说:“是呀!经常骂。不知你说的是哪一次?”解放后1951年,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会议时,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各位政协委员时握着何鲁的手说:“你的胆子真是不小啊!” 解放前,一次何鲁回广安,住平桥老家“载英中学”,当时国民党广安县党部选参议员,县党部下令县警察局全县戒严,不准任何人通过,何鲁从平桥出来进城被阻,闻知此事,他马上回家点了灯笼,大白天打着进城,人问:“何教授,大白天你为什么打着灯笼?”何鲁说:“这天太黑暗了,不打灯笼能看得见路上的乌龟王八吗?”警察见状,只好让他进城。 精通诗文 擅长书法 何鲁还是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做出了贡献。何鲁从1919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数学教授时起,经常在课余时间开设古典诗词讲座。其书法行、草、篆皆精,且在书法理论上独具一格,造诣很高。何鲁有一本1915年在法国里昂大学时的数学练习本,扉页上用中法两种文字写着:“微积分学理解”。这本24开彩面练习本,从第一页到第142页,全是整齐、流利的法文抄本,如刻拟印,尤如一本字帖,不仅书写一丝不苟,而且一字未改,观者无不叹服。这岂止是一本练习本,简直是一本书法艺术珍品,另一本遗物是1954年的俄文日历。何鲁60岁才学俄语,将它作为辅助读物。每天,他用朱墨蝇头小楷把当天日历上的俄文译成中文,字迹工整、清丽,同样是一字未改,一丝不苟,堪称书法艺术名篇。 何鲁的书法作品多散于民间。特别是1931年到1949年在重庆大学任理学院院长、教授期间,他常在重庆《德文斋》和正阳学院挥笔作诗、创作书法。他的字是从不收取费用的,凡向他求赐墨宝的是有求必书、不取分文。他说:“我的字,千金不卖;朋友要,分文不取!” 何鲁的书法,先学颜、柳,后法欧、王,博采众长,其特色是以魏晋人的笔意来写行草,兼有古朴庄严与秀劲圆润之美,不拘一家而自成一格,楷书锐利俊秀,人称具汉碑风骨。草书神采飞扬,锋芒不露。谢无量先生译《题云查书清宫藏本书谱》时说:“云查(何鲁)作草如作楷,故特为端劲。平日好之,每珍其尺椟。今年已亥1959年春节,以一日写成此卷见贻,真可宝玩。”何鲁的书法在日本也颇受日本书法界的赞誉。 何鲁还擅长诗词。从1923年到1973年的50年中,他年年有诗,无论出差、开会,游山玩水、参观访问,处处有诗,游踪行迹所至,动辄纪之以诗。他的诗词,或暗物兴怀,或托事于物,或借古喻今,或托今追昔,都为有感而发之佳作,绝无空洞虚渺之拙作。诗词之多,传于世者不下6000首。何鲁的诗词以古体见多。1993年经何郝炬精选,由巴蜀书社出版的《何鲁诗词选》有800首。 1973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举鉴何鲁率中国书法代表团访问日本。中央决定由郭沫若为团长、何鲁为副团长,于9月中旬访日,何鲁因病未能成行。就在这年9月13日,何鲁心肌梗塞发作,在北京师范大学与世长辞,享年79岁。何鲁病逝时,伏案于办公桌上,正撰写当年曾给很多青年人以帮助的《青年数学自学丛书》。当家人发现时,一代数学泰斗心脏已停止跳动多时,但仍紧紧握笔在手,书桌上堆放着《数学自学丛书》的写作提纲和三本初稿。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