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杀鸡儆猴的把戏 |
正文 | 杀鸡儆猴的把戏 2015?12?12 戴晴写过一篇《王实味与“野百合花”》,她说,1947年春,在山西兴县的蔡家窑,一个叫王实味的知识分子被我党的一个干部奉命砍死在山上,然后抛尸在一口枯井里。 王实味的罪名是:托派分子、国民党特务、反党集团头目。 杀人的程序:没有审判和裁定,没有上诉和驳回,只有一份被批准的报告。 王实味被杀的真实原因却是他在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上发表的一篇杂文——《野百合花》,这篇杂文是分两次刊发的。 他在这篇文章中到底说了什么呢,竟然遭致身首异处的惨祸。 1942年,中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刻,前方将士在奋不顾身鏖战,延安小朝廷却是一派歌舞升平景象,王实味的原话是:歌啭玉堂春、舞迴金莲步的升平气象。 说这句话是在《野百合花》的前言里,接着进入正文,作者先引用几位女战士的私房话指出,在延安,存在着特殊主义,存在着谄上媚上的现象,存在着干部不关心下属、自私自利现象。王实味在这里是借别人的话指出:在延安这个“革命圣地” ,还存在着等级差序制度。 正文有两个部分,在第二部分中,作者的意见是:延安也是有缺点的,延安也是需要批评的,只有这样,延安才会变得更好。 王实味认为,我们底阵营存在于黑暗的旧社会,因此其中也有黑暗,这是有必然性的。我们在那儿间接助长黑暗,甚至直接制造黑暗! 王实味着实批评了延安的等级制度,认为延安“衣分三色,食分五等”的等级制度是要不得的。他的结论是:旧中国的肮脏污秽也沾染了我们自己,散布细菌,传染疾病 今天再读王实味的文章,实在是不觉得有什么出格啊,无论是语言还是思想芒刺,都说不上锐利刺耳,而且延安确实也存在着种种弊端,最严重的也就是特权制度。这种特权制度经过七十多年的发酵,到今天已经是巨大了,成为了贪腐的温床。王实味说错了吗,为什么一定要杀他呢?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背景。当时最大的背景就是延安整风运动,这个运动表面看就是毛同志说的要整顿三风,实际上就是要整垮王明、张闻天之类的国际派,整合中共的高层力量,要让中共所有的力量(包括思想、理论)都掌握在毛同志手里,别人不能来分一杯羹。 整风运动还在1941年就开始了,当时,鲁院和文抗形成了两派,一派主张歌颂光明,一派主张暴露黑暗。文化队伍里的活跃分子丁玲、萧军、王实味、艾青等人借机掀起了暴露黑暗的浪潮。 1942年3月,王实味连续推出《政治家,艺术家》、《野百合花》两篇文章,认为“揭破清洗工作不止是消极的,因为黑暗消灭,光明自然增长。”认为延安存在着等级差序制度。 王实味对延安的批评说穿了皇帝的新装,还了延安的真实面目,自然惹恼了毛同志。毛同志想,延安是在我领导之下的革命圣地,是全国进步青年向往的地方,你怎么可以批评呢?毛同志就把眼睛盯住了王实味,心里就开始惦记这位身上长了点毛刺的文人。据知情人透露,毛同志曾经在深夜提着马灯来看《矢与的》壁报上王实味的文章。看完,他意味深长地评价,“这些东西很有教育意义,是很好的反面教材,”并当即指出:“思想斗争有了目标了。”胡乔木回忆,毛看过《解放日报》副刊上王实味文章后,气愤地"猛拍办公桌上的报纸",就打电话给解放日报厉声问道:“这是王实味挂帅了,不是马克思主义挂帅。”只一句话就把王实味拱到了革命队伍的对立面,把他和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 1942年3月31日,《野百合花》发表后一个星期,毛同志在《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上,抓住"立场"、"绝对平均观念"和"冷嘲暗箭"三个问题,向延安青年知识分子发出严厉警告:“有些人是从不正确的立场说话的,这就是绝对平均的观念和冷嘲暗箭的办法。近来颇有些求绝对平均,但这是一种幻想,不能实现的。我们工作制度中确有许多缺点,应加改革,但如果要求绝对平均,则不但现在,将来也是办不到的。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应该拒绝。......冷嘲暗箭,则是一种销蚀剂,是对团结不利的。”他的上述警告赫然刊登在4月2日《解放日报》的头版。 靶子就这样树起来了。 怎样才能把长有反骨的王实味搞臭搞死呢,那就是给他定性,把他定为一个十恶不赦的敌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在延安整风高级干部总结会上,毛同志说:“丁玲是同志,王实味是托派。” 在另一个场合,毛同志说:“《野百合花》有文章。” 1945年中共召开七大时,毛同志说:“党要统一思想才能前进,否则意见分歧。王实味称王称霸,就不能前进。四二年,王实味在延安挂帅,他出墙报,引得南门外各地的人都去看。他是‘总司令’,我们打了败仗。我们承认打了败仗,于是好好整风。” 王实味无非就是写了几篇文章,提了点意见,怎么就称王称霸了,怎么就成“司令”了?这样抬举他,目的就是高高地竖起一个靶子,引来众矢之射。托派在共运史上一直是各国共产党追杀的对象,毛同志将王实味定为托派后,王实味就是老鼠进了倒须籇,不死也要脱层毛。 就是到了1962年1月30日,毛同志在七千人大会上还说:还有个王实味,是个暗藏的国民党探子。在延安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题名《野百合花》,攻击革命,诬蔑共产党,后头把他抓起来,杀掉了。 打手跟进了。延安时期的康生就是个公认的地地道道的打手,现在,老板已经给王实味定罪了,康生要是不卖力就说不过去了。 1942年6月,康生主持展开对托派分子王实味的猛力批判,然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延安中央研究院、中央政治研究室的其他4人捆绑起来,一起和王实味被打成“五人反党集团”。 1946年最后定性,王实味的重新审查结论是“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 王实味的下场时很悲催的,1942年被开除党籍,1943年被康生下令逮捕关押,1947年,康生、李克农批准处死王实味,王震下令将他砍死。 现在,我们知道了,王实味的罪名:莫须有。杀王实味的程序:缺乏程序正义,是虐杀,是滥杀。 人头不是韭菜啊,韭菜割了还可以长出新的来,人头割了就永远没有了,再给他平反给他恢复名誉,都毫无疑义了。 王实味实在是一个悲剧,是知识分子的一个教训。 有人考证,王实味是一个狂热的革命者,曾经两次参加中共组织,他没有认识到,革命是可以吞噬自己儿女的,他的组织是可以杀死他的。 也有人考证,说王实味的性格狂傲、孤僻、偏执、吝啬,似乎缺乏中国人所推崇的“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风度”。他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自我封闭的精神世界里,除了“冬天搬把躺椅在门前晒太阳”以外,没有其他业余爱好,日常生活单调而缺乏情趣。他对别人参加跳舞、唱歌等健康的休闲娱乐活动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反感。他在与他人交往时,往往取一种居高临下、屈尊俯就的姿态,一旦意见不合,便勃然大怒,拂袖而去。 一个人的性格不好,难道就成为他被杀的理由吗?世界上的人千奇百怪,一个人一种性格,谁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啊! 王实味的悲剧就在于他撞到了枪口上,整风运动是要有人祭旗的,不是你王实味就是李实味刘实味,或者就是丁玲,或者就是肖军。你王实味如果喜欢提意见,如果刚直不阿,那么,好了,就是你王实味了!我就是要杀鸡儆猴,看你们今后谁还敢批评我的治下,看你们今后谁还敢嘲讽我的爱卿! 王实味是一个因言获罪的文人,是一个因言被斩的文人,他是不是第一个我不知道,但是,他肯定不是最后一个。 历史走到了今天,我们对王实味事件还没有一个精准的认识,还在纠缠王实味不完备的个性,对王实味所批评丑陋的现象还在喋喋不休地进行遮掩,说什么延安的特权是个别现象,王实味的批评是以偏概全等等,试想,如果当年听进了王实味的意见,用制度的形式把缺点改正过来,还会有今天的乱象吗?即使王实味批评有错,也不至于杀头呀,当年给他栽赃的三项罪名栽赃者难道不知道吗?须知美国公民到白宫门前去骂总统,总统也只能笑纳,这就是公民社会和臣民社会的差别。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