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童年的年趣》
正文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转眼二0一七年春节到了。除夕之夜,菜肴满桌,饺如元宝,糖如彩蛋,声声爆竹,辞旧迎新。此时此刻,触景生情,童年春节,历历在目……

我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国家物资匮乏,百姓生活饥苦。在我记事的时候就认识了布票、粮票、肉票、糖票、豆腐票……那个时候我们盼过年,如盼星星盼月亮,尤其是过了腊八后,就掰着手指数日子,因为过年时能穿上新衣服,系上粉红色的头绫子,吃上用精面粉包的饺子,还有香甜的糖果。

我家兄妹四人,我排行老大,父母上班工作忙,家务活自然归我承包。记得有一年腊月二十八(俗语,二十八把面发),母亲说:今天你把面发了蒸馒头,那时春节每人供应精面粉一斤,物以稀为贵,只能留到除夕包饺子用,可我错把精面粉当普通面粉用了,蒸出来的馒头那叫一个字“白”,两个字“煞白”,母亲发现了大发雷霆,给我一顿数落,我眯在一旁,大气不敢出,这时父亲说:多大的孩子呀,能干活就很好了,若不是发错面粉,怎能吃上精粉馒头,母亲瞅了瞅父亲不说了,我也长吁了一口气。是父亲的幽默替我解围,免去了挨拳的滋味。

儿童时代,玩具少的可怜,即使有我们也买不起。我那时的玩具就是攒糖纸,这也是盼过年的一个因素,每每到邻居家拜年后,眼珠就掉到糖果盘里,不仅能吃到糖,更能得到心仪的糖纸,且年后能攒到很多糖纸。家务闲时,把糖纸放进水盆里,小心翼翼清洗干净,再把手绢对折,糖纸放到手绢中间,用锁头在手绢上面把糖纸抚平,几道程序完成后,夹到书本里,爱不释手地翻看。闲暇时,邻里小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互换糖纸,换到心仪的都露出稚气的笑声,若换完后不可心,又后悔又换不回来时,小嘴一撅各回各家,几天也不在一起玩,待和好后又聚一起,重复着换糖纸的游戏。童年的故事至今不忘,那是我们五、六十年代人生活的缩影啊。

如今,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各种精面粉想吃就吃,和面时再也不用细看是不是精面粉了,各种糖纸如百花盛开,糖纸游戏却一去不复返了。

我一直想挥别童年,但童年却紧贴着我的心,钻入对我而言太拥挤却也太美好的回忆!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9: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