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白哈巴掠影 |
正文 | 白哈巴掠影 白哈巴是一个村庄,隶属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位于我国版图最西北角的边境线上,与哈萨克斯坦只有一沟相隔,被称为“西北第一村”。白哈巴是个原始自然生态与古老传统文化共融的村落,与布尔津县的禾木村一样,居民以蒙古族图瓦人为主。这里的房屋建筑也和禾木相同,均为古朴的“木楞屋”为主要标志,具有欧式村寨的特色。整个村庄建在阿尔泰山山脉的一条沟谷之中,有溪流绕村而过,阿尔泰山上的森林一直延伸到村里,环境十分优美、静谧。 据介绍,因崇山峻岭的阻隔,前些年,这里一直没有与外界相连的公路交通,加之这里的冬季漫长,每年寒冷期有7个多月时间,遇有特大雪灾救助都很困难,所以,这里的牧民生活很穷苦。来这里的游客寥寥,只有少数的摄影爱好者涉足。2001年才修建了一条从布尔津到喀纳斯湖的山区的三级公路,到2005年,从喀纳斯湖到白哈巴村40多公里的柏油路才通车,使这里的窘况有了一定的改变。特别是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这里今天的境况与前些年已不可同日而语了,旅游生意红火,来此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我去白哈巴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那天,晴空朗日,万里无云。我们从贾登峪出来,先在喀纳斯客运站处办理通行证、买车票。9:30乘景区大巴车经喀纳斯景区腹地向西而行。去白哈巴的路只有一条,虽曲曲折折、爬山越谷,但此地特有的金秋景色却能完全消除人们困顿情绪。车子一会儿蹒跚在丘陵起伏的谷地,一会儿徜徉在披金挂翠的白桦林中;一会儿爬上山腰,可以俯瞰山下的民居、毡房、羊群、林带、河流,一会儿进入沟底,可以仰望覆盖山坡的落叶松林和白雪皑皑的群山雪峰。一路上还几次巧遇转场的大批羊群、牛群,更增添了满车人的兴致和惊喜。司机师傅很是热心肠,沿路每每行驶到风光迥异的地方或遇有转场的羊群、牛群都会停车,让大家下车去观赏或拍照。就这样停停走走,大约11点钟才到达白哈巴村。在办理了相关手续后径直来到了白哈巴著名观赏景区 ——白哈巴大峡谷(即中哈大峡谷)。 白哈巴大峡谷景区的观景台建在一个面向峡谷的高坡上,谷底是逶迤蜿蜒的哈巴河,这也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界河。河水并不充盈,就是一条淡蓝色的溪流,溪流两岸及河中白色沙渚之上都是笔直高耸茂密的白桦和落叶松,此时都已成金灿灿的颜色,几乎覆盖了整个河道,犹如一道“黄金纽带一样”;两岸河床是呈棕色的枯草,虽无夏花装点,也壮美可观。对岸(哈方)的山峦比较荒芜,只有干枯的草皮,遥望远处才见有树木零落。而我方河岸林木葱茏,或深绿、或金黄。据说,如果航拍的话,河岸这里的树林很与我国版图形状相像。在观景台不远处是大片平整的田地和牧场,还有几头牛犊在吃草,再远处还可见雪山下零散的隐映在金色树木中的民居和雪峰,一派生机景象。 从观景台返回到村子,稍作停留。大家纷纷走进村内游览。村子不大,多数“木楞房”也较老旧,在穿村而过的公路两旁,多是挂牌的“客栈”、“商店”、“饭店”等。街上除外来游客外,当地居民很少见。这里的“木楞房”没有禾木“木楞房”集中,比较松散,参差错落,但每户都有自己的院落,有的房前屋后还有树木、围栏、草垛,看上去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活力。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在村中简单的走走,随意拍了几张照片,就登车原路回返。 路上,在一个“盆地”一样的很大的草场作短暂休息。我们来时也在这里休息过。这里四周都是高山,山顶积雪,白皑皑的,山下是或绿或黄的森林,“盆底”是平坦光洁的“草场”,当中有几顶毡房,此时有牧人正驱赶着羊群路过,还有牛群正在“午休”。此时此景,安详、宁静,秋色斑斓,就如同一幅绝好的田园牧歌一样的画卷。对于久居繁华喧嚣都市的人们来说,这里就是修身养性、超凡脱俗的绝佳之地。面对此景,我们都欣喜若狂,忙于拍照。但这里的牧人早已习以为常,“当时只道是寻常”。 回来的路好像短了许多,大家那种激动、欣喜的情绪还没有平复,有些意犹未尽之感,但车子已经回到了喀纳斯汽车站。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