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多一些临时停车,让我们像总理看齐 |
正文 | 8月22日,李克强赴江西考察,当日,李克强连续搭乘飞机、火车、汽车,辗转江西赣州市区、瑞金两地,密集考察行程10个多小时。返回瑞金驻地的途中,李克强突然要求在路边的一片稻田旁临时停车。他下车后在一处田埂上蹲下身,察看水稻长势。李克强总理在瑞金调研的时候,路线是安排好的,停靠点也是安排好的。但是,在原本不该停靠的地方,在原本不该调研的地方,却停了下来,这个“临时停车”让陪同的有关人员都有点措手不及了。李克强的临时停车也不是有多重要的事情,而是看到了一片水稻,想了解一下当地水稻种植的情况。可以说,有了“临时停车”才有了对实情的了解。了解到了真实情况,才能对决策有更好帮助。 总理“临时停车”为哪般?“临时停车”就是跳出了“规划路线”。而在基层调研的时候,有多少领导能够做到“临时停车”?很多时候,领导调研的时候,路线都是提前规划的,到什么地方调研,在什么地方停车,甚至到哪一位农民的家里,和哪一位职工谈话,都是事前安排好的。这样的基层调研导致了调研的尴尬现象,调研成为了走形式。上级官员把基层调研当成了任务,走完需要走的路线,就打道回府了。下级官员也用规划的路线,架空了调研的本质。 如此调研不可能了解到基层真实情况。当然,对于基层官员来说,他们是希望领导调研都走“规划路线”的,只有走了“规划路线”,只有“按时停车”,才能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领导,让汇报的内容和查看的内容对接起来。而这样的调研,领导能够获得的东西也就更加少了,能够看到的就是安排好的场景,能够听到的就是反复排练多遍的“心声”,到基层调研的领导不是在调研,更像是在看一场导演好的电影,所有的情节和桥段都是为领导私人订制的。这样的调研不要也罢。我们从李克强总理的“临时停车”里,看到的是听真话、看真景、了真情的调研真谛。兴师动众的调研就是为了了解真实情况,依据了解的真实情况,制定合适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事业的发展。可想而知的是,李克强总理的“临时停车”并不在当地官员的设计之内,是走出了"规划路线"的,虽然停车的时间不长,可是由于属于“节外生枝”的性质,了解的必然是最真实的情况,这对于了解民间实情是有很大好处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领导干部搞调研,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问题下去,尽力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调研中可以有“规定路线”,但还应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力求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之所以要多些这样的调研,是因为临时停车多了些贴近群众的一线探访,少了些提前设计的特殊安排,提高了调研的含金量,同时,还能第一时间掌握基层一线经济社会发展、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第一手情况。在调研中多些深临一线的临时走访,能够拉近与群众心与心的距离,共产党人终究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只有深入群众老百姓身边,才能察民所需、问民所愿、汇民之智,这样的工作方法应该推而广之,听起来是给领导干部压了更重的任务量,其实是给了领导干部们一次与群众心贴心、手握手交流的平台,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政党才能更多、更好的汲取普通大众老百姓的智慧结晶,才能更好的成为老百姓心中的贴心人、主心骨。 但我们应该看到,现在有不少的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只走设计好的“固定路线”,只看安排好的固定点,只看“亮点”、“盆景”,却不看薄弱点、落后点。这种走“固定路线”的调研,听不到群众“掏心窝子”话,了解不到真实情况,致使与下基层调研的初衷相违背,与党的群众路线相违背。 总理这种“临时下车”的调研态度和方法值得更多的领导干部学习,“临时下车”调研更应成为领导干部基层调研的“常规动作”。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搞调查研究,要做到“走马观花”和“下马观花”相结合。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要走“固定路线”,但不能被“固定路线”所“绑架”,多一些“临时下车”,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随访,到“没有准备的地方”去看看,听听基层老百姓的真实声音,这样才能够更加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基层情况。 调研,归根结底是要为国家政策制定动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案是制定的精细精准,调研的过程也马虎不得。到基层调研,就应该多些“临时停车”里读出真谛。迎接上级调研的时候少些弄虚作假,上级去调研的时候也能经常“临时停车”。 联系电话: 工作单位:七曲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