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从《战争回忆录》到《希特勒传》
正文

一提到巴顿,只要是对“二战”有所了解的人都会立刻浮现出一个头戴三星少将军帽,留点小胡茬的暴躁、勇敢,善于指挥大型战役的形象。而对于希特勒,人们更多的认识是来源于他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事迹所勾勒出的形象。虽然普遍的观点对他们的功绩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但我觉得他们都有着支撑他们人生的信念。巴顿受过西点军校和陆军大学的系统军事教育,也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抛却性格中的冲动暴躁成分,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军人。个人更偏爱现实版的巴顿,毕竟按我个人的看法,要是没有那些暴躁的脾气,倔强的性格,巴顿的形象也就没有那么鲜活了,感觉会缺少几分生气。对于希特勒,了解实在有限,而且都是从别人的书上看到的或者听人谈起的,很早的时候就听老人家们说起,那时候就形成了希特勒是个坏蛋的概念了。现在看来,没觉什么好坏,就是一个思想跟我们不一样的人在实践他的想法罢了,即便,他的想法显得有些偏激和狭隘……

晚饭后,把剩下的附录部分看完了,看到了在德国人民、同事眼中不同的希特勒的形象。对于他的自我信仰和历史学家们的审读也略有提及,但都是后来人的臆测罢了,有几分可信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了。德国人眼中的他早已经过层层粉饰,成为美德的典范,成为了《死亡笔记》中神一般的人物,看不清他本来的样子了——也懒得看。从他的行为方式来看,就感觉是个失意的大男孩儿,一个强迫症患者,一个工作狂,一个极富使命感和直觉超常的狂热分子,至于什么同性恋,俄狄浦斯情节,乃至对女人的矛盾心理,对犹太人的种族偏见……就让那些热衷于研究历史和政治的人们去头疼吧。

对比两个人来看,没发觉多大的区别,都是那种努力摘取自己心中的胜利果实的人,从执着的程度上来说,或许希特勒还可以获得比巴顿更好的分数——正如希特勒在学校中对他所感兴趣的科目所做的那样。他们都是依存自己心中的执念活下去,并且自认为还活得不错,自认为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而且做的不错。爱心斯坦过度劳累获得的是美名,而希特勒每天工作18个小时甚至几天不合眼就是法西斯老大,世界的叛逆。这是真的违背了什么人道主义原则呢?还是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呢?孙中山也承认法西斯道路实在是再好也没有了。丘吉尔不知道多少次羡慕的望着海峡对岸的德意志。

世界上的人心中都有一种叫做信仰或者信念的东西。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曾在哈佛演讲称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社会大众没有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只知道盲目从众......就我的认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根据的,毕竟,非典抢盐,流感抢药都很明显的体现出了这一点。(当然,也得考虑中国人太多,啥都不够分,要不也没必要抢了。)这最多说中国经历了近代的变革和文化大革命的动荡,还没有形成一种具有全民意识的文化和信仰罢了。但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还是有自己的一些执念,一些坚守。或是祖国,或是妻儿,又或是某种事业,甚至是某种在别人眼中是不务正业的行当……

希特勒一生致力于让德意志的意志成为世界的意志,巴顿要抢在蒙哥马利之前拿下柏林,以捍卫美国大兵的荣耀。每个人都活在自己所认知的世界中,并视这些为真理,坚守着自己心中的圣地,为了某些目标,或执着或混沌的活着......

这短短的数十载,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不知道你又在执着些什么?又在坚守着些什么?(2013.02.26)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3 7: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