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写在二十五岁生日之际
正文

曾在一本书上看到:“现代社会,中国人真正意义上的成年应该是二十五岁。”如果说之前对这句话只是不假思索地一带而过,那么现在,在踏入二十五岁年轮的这一刻,再反刍这句话,深有体会。

都说人生每到一个阶段,就要静下心来对过去进行总结,对未来作出规划。我曾经纠结于如何去总结,总结什么。是不是要拿一张白纸写下自己做过的大事、得过的奖励?是不是要列出自己错过的机遇、受到的惩罚?可是,然后呢?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呢?囿于纠结,便迟迟没有去做。直到前几日,读了周国平老师的几篇散文和杂记,豁然开朗。

关于年纪

经常看一些时尚杂志,上面都说二十五岁是女人年轻的顶点,二十五岁之后,女人就开始慢慢变老,会长出皱纹、会疲于乏累。我感到焦虑,甚至恐惧,我学习着各种靠谱或者不靠谱的美容养生知识,在冻龄抗老大作战中疲于奔命。

前几天下班后去商贸城转了转,想买一套运动服穿,走进某运动品牌店,店员看了我一眼,问:“给孩子买吗?”我惊愕地抬头看了她一眼,随便应了一声:“嗯。”带着一丝尴尬,漫无目的地转了一圈就出了门,出门第一件事是拿出小镜子看看自己的样子,心里嘀咕着:“我看上去有那么老吗?”然而,我不得不承认,除了还算年轻的皮肤,我已经看不出真实的年龄了,那一双写满疲惫的眼睛和那一张板着的脸更是妥妥地出卖了我。回到家,我站在镜子前,坎坷不安,难道自己真的是要老了吗?我可还没有准备好。可是如果真是这样,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想到这里,便释然一笑。而此时,镜子里竟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放松的微笑、肆意的开心,俨然还是那个喜欢咋咋呼呼的丫头片子。

对比现在和以前的照片,我常常感到恐惧。以前的照片没有美图、自拍也没有美颜,以前的自己不化妆、出门也不照镜子。照片里,以前的我比现在的我看起来更丑,可是,就是年轻。为什么呢?因为眼神!以前的眼神是清澈的、透明的、不掺杂质的、无忧无虑的;而现在——疲惫、忧郁、迷茫、恐惧。

关于电影

我喜欢看电影。大学时候喜欢看悲情片和恐怖片,毕业之后喜欢看喜剧片,尤其越来越喜欢纯粹的轻喜剧,就是可以不用思考那些所谓的道理,只是能够因为一句话、一个表情或者一个动作就能让我哈哈大笑的电影。之前一直搞不懂这种微妙的转变是为什么,现在懂了。因为生活中能单纯让我发笑的事情越来越少了。

大学的时候有几个形影不离的死党,要好到约会也要带着一起。曾一起逃课去逛街,去游山玩水;一起走四五十分钟去一中校门口吃那个大妈做的煎饼果子;一起顶着星空,压着跑道,憧憬着各自的未来;一起买一堆膨化食品在电脑上搜各种催泪电影;一起……一起……那时候,一个人生病了会心里偷着乐,因为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对死党颐指气使了:去替我上选修课吧!去给我买酸辣粉吧!去帮我打水吧!去给我冲药吧!看着死党忙前忙后,受尽虐待还各种嘘寒问暖心里别提多满足了。什么情,什么爱,统统可以不要。那时候笑点超低,最乐此不疲的事情就是摆活朋友的各种糗事,越是尴尬就越要没心没肺的嘲笑,最后故事的主角往往是笑的最嗨的。那时候天天笑的肌肉疼,于是经常出现的场景是几个人捏着脸颊一边喊着脸疼一边还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样的生活何必要看喜剧片呢?

关于得失

得失这种事情似乎是毕业之后才会深有体会的。比如为了得到现实而失去理想,为了得到物质而失去爱情,为了得到荣誉而失去原则。我也曾深陷于得失的泥潭难以自拔。直到读周国平老师的《真性情》一文,才豁然开朗。一个人不是为了得到而活着,也不必为了牺牲而存在。人生只有一次,为什么不看淡浮华,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呢?

常常诟病于现在的社会世风日下、功利主义弥漫,常常愤慨于人心难测、甚至都感觉不到爱了。我生气,我痛斥,然后又挤破了脑袋去争、去抢、去迎合,以“无奈”的名义。成功是什么?优秀是什么?关于功名荣辱,得到了能怎样?失去了又如何?每一次为之挣扎都要承受痛苦的煎熬,当一切尘埃落定,在掌声与喝彩中,我只感觉到自己更加紧绷的神经、听到自己更加急促的心跳。我曾经一直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或者,那不是活,只是一种存在。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追求自己活的权利。穷人不是注定需要怜悯,流浪不是注定需要同情。明白了这一点,下一次,当别人提出需要帮助时,我依然会尽我所能,而如若他不说,我也不会再去说、去问、去打扰他的生活。其实,最悲哀的人不是人们眼中穷困潦倒、一无所有的人,而是一心想要拯救全世界的人。

关于读书

最后的篇章留给读书,是因为在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方面,书可以是引路者,也可以是掘墓人。功利主义的书教人如何费尽心机去追求功名利禄这些所谓的成功,探讨人生哲学的书教人如何抽丝剥茧去找寻灵魂深处最真实的自己。

以前我读了很多书,但大多是些急功近利的畅销书:有教人如何成功的,告诉我要隐忍、要愈挫愈勇;有教人如何交际的,告诉我要圆滑、要察言观色;有教人如何恋爱的,告诉我要掩饰自己的缺点、守住自己的秘密;有教人如何美丽的,告诉我要把钱花在脸上、把时间花在美容上。它们几乎让我变成了一个虚假的存在,一个没有心、没有感觉、没有灵魂的社会个体。现在懂了,畅销的书不一定都是好书,好书也不一定都会畅销。在这个世界上,委曲求全、随波逐流的人永远占据了大多数;与此同时,在全民阅读的时代,畅销书更像是一种快餐消费,满足大部分人娱乐消遣的需求、升职加薪的需求、满足欲望的需求,谈不上品味,更不值得收藏。何为好书?我想关于哲学,关于人生,关于自由的探讨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真实思考。经历过岁月沉淀又专注于写人的真性情的书才是好书,能写出好文章又能游离于公众视野之外的的作家才是好作家。有些经典,年少时没能参悟,不代表永远不能触及。

时间仍然在流走,不论谁活得自在随性还是艰难隐忍。好在我还是我,好在我尚未深陷,好在我依然能用一颗真心对待身边的人,以一个真实的形象活在这个世界。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3: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