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重上老山 |
正文 | 老山,地处云南省麻栗坡县东南部,主峰海拔1422.2米,面积约8平方公里。1979年,越军趁我自卫还击部队后撤之机,占领其主峰,并构筑工事,埋设地雷,安插竹签,开枪开炮,毁我财物,伤我边民。为还击越军挑衅和保我边民,中国边防部队奉中央军委命令,于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我作为收复部队的一员,与所在部队一起,在收复并坚守老山共97天后,由兄弟部队换防,于1984年8月3日撤离老山。之后,从未回去过。今年年初,借到麻栗坡县出差之机,重上老山,感触良多。 先到麻栗坡磨山烈士陵园,收复老山之战牺牲的大部分勇士都葬在这里。弹指一挥间,32年过去,当时的我,未满22周岁,头发青黑,脸色白嫩,奶声奶气,身体还未完全长得结实,脚手还不是十分有力,严格意义上说还不算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干部们多数都比我大,战士们则多数都比我小,所有参战的干部战士,超过30周岁者不到10%,他们个个容光焕发,生龙活虎,储满青春,充满生机,揣满幻想,藏满期待。然而,当祖国和人民需要他们吃苦、流汗、流血、牺牲时,他们没有一个人表现出犹豫、迟疑、吝啬、退缩,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为大家舍小家,为群体舍个体。为此,他们才会受伤,几百名鲜活的年青生命才会长久地睡眠在这里。我知道的,牺牲的干部战士们,有的十分惨烈,甚至是十分痛苦,因为凶残的敌人使用凶残的枪炮瞬间夺走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但是,当32年之后我来到他们长眠之处看望他们的时候,我无比地相信,长眠在地下的他们,每一个人肯定在笑。因为,他们看到了,他们的牺牲,换来了老山回归祖国怀抱,换来了老山之上的五星红旗永久飘扬,换来了老山以北中国边民生命和财产的长久安宁,换来了麻栗坡县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向前发展,换来了麻栗坡县人民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小康的的坚定步伐。牺牲的战友们,他们在地下长眠了32年,他们舍弃了自己的一切,他们没有得到一丝一毫的享受,他们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境界?而我,已经进入54岁,头发、胡须均已近半花白,已经是逐步靠近了退休的年龄。我比他们多活了32年,享受过不少国家和人民分发给我的幸福生活,但我究竟为国家和人民贡献了什么?我的一生都是心安理得的吗?还是或多或少存在某些惭愧?这一连串的问号,我应该发自内心地好好回答。 这次重回老山,我先是走麻栗坡至天保口岸的二级公路38公里,再走从天保口岸爬上老山的三级公路28公里,一共66公里,全部是水泥路面或者柏油路面,总共花了不到3小时。说实话,内心实实在在的感受有两点:一是骄傲和自豪,二是感叹和惊奇。是啊,想当年收复老山作战,文山以南,全部是泥土公路,狭窄弯大、起伏不平、上下颠簸、灰尘满天。向敌接近时,10公里以外,汽车白天不敢行驶,害怕被敌发现吃敌炮弹。晚上只能开近光灯,若遇大雾,必须派战士在前边身披白色床单引路,才可缓慢行进,每小时约5至10公里,和战士们强行军的速度差不多,开车的战士们,多少次暗中庆幸差几厘米没有翻车掉下高坎去。10公里以内,那就必须是靠干部战士们的双脚走路了,干部战士们,每人背后拴一条长约1.5米的绳子,前面由侦察兵带路,之后每人拉着前面之人背后的绳子,像一条漫无边际的长龙,大气不敢出,丁点亮儿不敢点,高一步低一步,某人不小心掉进深坑,赶紧像老鼠一样飞快抓上来,抓住前人背后的绳子,继续前进,管它摔破哪里,管它戳穿哪里,跟上队伍才是头等大事。那个中的辛酸苦辣,只有自己知道,只有战友知道,只有大地知道,只有苍天知道。向老山接近的最后5公里,从头晚6点至次日6点,整整12个小时,个别分队甚至掉了队,没有完全按时赶到。而今天,为什么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修出这么好的公路?想来想去,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祖国快速进步发展,二是当地群众勤劳奋斗。人心齐,泰山移;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两句话,这66公里公路翻天覆地的变化,又一次给了最好诠释。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当年收复老山,从集结训练之地,到开进经过之地,到抵近侦察之地,到战斗收回之地,80%都是毛草房,瓦屋顶的房屋不超过20%。屋檐之下,全是木板结构。木板的结构,笔直整齐者很少,大多都是歪歪邪邪的,陈旧不堪的,好比一群一群的生病站立不稳正互相依靠而且面黄肌瘦的病人。陈旧木板房之内,大多都是家徒四壁。陈旧木板房之外,大多都是稀烂腥臭的泥地。房屋之内的人们,大多衣衫滥褛,面无表情,目光呆滞,笑脸难见。32年后的今天,完全是另外一副景象。别的不说,就拿老山附近的村庄而言,钢混结构,洋气漂亮,胜似别墅的农家院落,雨后春笋般到处耸立。人们满脸笑容地工作着、生活着、学习着。他们的一言一行,毫无争议地告诉所有人,他们着实生活得很舒坦很幸福很快乐。看到此情此景,心中不由想起和感谢我们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没有他的胆识和设计及行动,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贫困中挣扎好些年,中国边境地区人民的贫困状态将会保持更长时间。 32年前,老山北侧的边民,生火做饭、烘烤粮食、冬天取暖、编制围栏、建筑房屋等,用的几乎全是木材或者竹子,如此众多如此全天候的使用,木材和竹子的消耗量可想而知。当时,当地的边民,哪家的劳动力,不是抽闲等空地上山拾柴禾,哪家的房前屋后,没有堆满小山似的木材。生活所迫呀,不多储备木材,饭怎么煮熟,猪食怎么煮熟,衣服怎么晒干,粮食怎么晒干,冷时怎么取暖,房屋怎么建成,等等。如今,这些东西,绝大部分都已用电力或者钢筋水泥取代,拾一捆柴禾或者砍一根树木,和推一下电闸相比,谁难谁易,3岁小孩都知道。为此,柴禾没人砍了,甚至送人都没人要了。木材没人砍了,好木材要的人也不多了。因此,现在的老山,植被保护得很好,到处林木茂盛,包括当年被越军炮火轰炸,变得光秃或者黄红的地方,全部被绿水青山覆盖着。电力等清洁能源,不仅可以极大改善人们的现实生活,而且可以间接改善珍贵的绿色环境,这是多么聪明的智慧,又是多么英明的决策! 老山主峰,矗立着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视察老山时题写的“老山精神万岁”汉白玉纪念碑,高1.984米,宽0.428米,寓意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老山上建有烽火台,瞭望台。从正门到主峰建有223台阶梯,象征为收复主峰而牺牲的223名烈士。主峰北侧建有营房、纪念馆、人物雕像等。场地前方为战斗英雄张大权烈士雕像,高约5米,头戴钢盔,身穿戎装,双手紧握冲锋枪,目视前方,象征守卫边防的钢铁卫士。纪念馆房屋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房顶正面上雕有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的“戍边卫国”四个大字,正门两侧墙壁上,有表现战争状况和军民鱼水情的两幅巨型浮雕。老山主峰下面的山体,已被建成能储、能藏、能吃、能住、能防、能攻的坚固工事。老山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我是开车爬上老山主峰的,其实,开车爬上老山主峰的人,正不断与日俱增,如今,老山主峰的停车场上,随时都有车辆停放。这种场景,在32年前,即使邀请最善于幻想的幻想家,他也不敢预测,各种游客,驾驶自己的家庭轿车,爬到老山主峰去观光游览和休闲养身。我想,此情此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才会发生,其他制度和道路领导下的国家,发生的几率不是没有,但肯定很少,不信大伙可以拭目以待。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