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花生 |
正文 | ![]() 随着我们传统佳节~中秋节的临近,让我想起又一概念~起花生! 身处北方农村,小时候就知道八月十五起花生,之所以对这两个节点印象深刻,主要是与吃有关。试想花生与月饼直到现在还是人们绕不开的味蕾佳品,何况在那食不果腹的饥饿年代! 记得在我10岁那年,中秋节前后天老是下雨,花生早就可以起收,却泡在泥水里不能采摘。担心时间长了花生在水里壳烂发芽,母亲已经等不及了!便带我去北地起花生。 母亲挎一个大竹篮框,我拎一只小塑料筐。一路上看到地里都是水,我们是光着脚去的。我们家花生紧挨着一块红薯地,由于泥土喝饱了水,脚踩下去就陷到脚踝以上,再拔脚第二步有些吃力,脚脖子会被泥巴撸得生疼!脚离开时留下的泥窝立马被水充满。 母亲在前面拔秧,我在后面采摘。也许是在水里浸泡久了的原故,花生被拔出时只带出一半的果实,而另一半则留在了泥土里,这样给我们带来了采收难度,摘完后还需要用手在拔去花生的泥窝里摸找一遍! 因为肚子饿,这一切的不容易挡不住我对花生食欲,迫不及待地捡又大又饱的花生随便在泥水里朗一下就剥吃了,那味道真是上帝赐给的清香鲜美,回味无穷!吃了后,那味儿可以在意念里残留四季,甚至很多年!所以直到现在我依然喜欢生食花生,特别是新鲜的,刚采摘的那种。 若干后生活把我发配到异乡,没想到这里也是农村,但这里的人像是很讲究,他们说花生是不能生吃的,如果看到有人生吃花生,就如同看见动物园里老虎吃生肉似的惊奇,我却被他们的惊奇惊呆了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吃生的比熟的更有营养啊!!”于是我一遍又一遍地跟他们交流解释!终因各地风土文化不同(包括饮食文化)没有说服他们得到认可,为此并无遗憾! 无论世界怎么改变,我依然保持故乡风情……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