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悠远的记忆之奶娘
正文

70年代,戈壁滩上的一个村落,我们称之为农场,有人、有房、有树、有田地,还有一个大涝坝。

白杨树的荫凉里站着一位瘦小的女人,一身蓝布衣裤,补丁整齐,扬手召唤“崽们儿,快回来吃饭吧”。一口浓重的山东口音,那味儿醇厚,暖到人的心里,一圈一圈荡漾开去。她是我的奶娘。称其为奶娘实不准确,按山东临沂老家的叫法该叫“奶”,就是娘。

我幼年时,我的爸爸驾驶场部唯一的一辆解放卡车跑长途,妈妈去副业队种地,家里兄弟姐妹多,就把我放在奶家,奶家还有一个老奶奶可以照看我,应该说我姐、弟、我都是在奶家长大的,那是我的另一个家,一个可以放肆挥洒童年的家。

在我是眼里奶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岁月浸然的面容写满故事。我去她家的时候她也就40多岁,很瘦,眉眼里都是慈爱。她比我伯伯也就是他的丈夫大几岁,育有一儿两女,上孝婆母、相夫教子。听大人们说奶在老家年轻时是个漂亮的人,很能干,还识得几个字,当过妇女主任。原先是定了婆家的,在集上遇见我伯伯,伯伯年轻时很英俊挺拔,奶见了便芳心所属,当然后来也和刘巧儿似的自己做主嫁给了伯伯,过程肯定是曲折的,但结果是他们在一起了。奶的这一段经历在他们那个年代可以称的上传奇了,那些嘴上喊着恋爱自由的青年男女们远不如奶当年有魄力。

奶和农场大多数的女人一样过着坚忍、困苦、忙碌的生活。她骨子里那种坚强的韧劲让我现在想起来心里仍是满满的疼。那时老奶奶得了白内障,因农场的偏远、交通的闭塞、家中的贫困无法治疗,慢慢的双目失明。缠着小脚的老奶奶勉强能生活自理,大多数的时间是坐在炕上或是家门外的暖阳和荫凉里,用她的拐棍触摸我们,感知我们的存在。奶就像陀螺一样转着,家里、地头、灶台。水缸的水每天都是满的,家里地上地下是干净的、老奶奶身上是整洁的、哥哥姐姐放学回家饭虽简陋是热乎的、鸡鸭猪狗是肥的、我是胖的、奶是瘦的,可她脸上的笑那么甜,看我们时满眼的宠溺是那么暖。记不得当时伯伯在农场任着什么职,白天在家的时候不多,永远是骑着一辆安着后座椅、捆着绳子的自行车在奔波,自行车的后座椅上也捆过我和弟弟,奶忙不过来时就让伯伯带着我或是弟弟下连队,后座椅上的垫子有厚有薄,花花绿绿,是奶用碎布头拼的。岁月对我来说就是伏在伯伯的背后看着尘土在脚下飞扬,春日的漫天柳絮、夏日的烈烈骄阳、秋日的瓜果飘香、冬日的雪花冰凉都在车轮转动的光圈里流淌。

老奶奶倒着小脚最终撒手尘寰、奶依然像陀螺般的转着,伯伯不再奔波了,大多时间在家里聚着人喝茶谈论场里的正事,奶一壶一壶的烧水续茶,透过热水气和伯伯们吐得的烟雾,奶鬓角的白发亮银一片。有一年北疆油田招工,奶在婶子大娘的哭声中看着哥上了车,平静的转身回家,再一年大姐二姐出嫁了。我依然跟着奶吃饭上学,我一天一天的成长,奶一天一天老了。

我十岁了,爸爸工作调动要去县城,举家搬迁。走的那天奶把猪杀了,自家只留猪头猪尾什么的,肉都搬上车,爸拉着奶的手阻拦着,奶不说话,大滴的眼泪无声的流,我第一次看见奶流泪。车在我哇哇的哭声中开动了,奶站在白杨树下不动,走了好远回头看她还在那儿,也像棵树。

岁月无声的流逝,奶的消息都是进城里办事的人带来的,“老孙嫂子带孙子了、老孙嫂子家的棉花长得可好了、老孙嫂子去乌鲁木齐儿子那里了、老孙嫂子搬家了、老孙嫂子这几年可累坏了,老孙哥病瘫在炕上全靠老孙嫂子了,老孙嫂子………”。只要有人回农场爸妈就带米带面、带油带肉,只要有人进城来我们家奶就捎来新鲜的瓜菜、肥嫩的母鸡、雪白的棉絮……..也有回农场看奶的时候,伯伯已经病逝了,奶知道我们要来就在白杨树下等着、等着,见到了就揽到怀里抚摸着,那手硬硬的、粗粗的、剌在脸上有些疼,可心里是热热的。

多年后我结婚生子,奶捎来了婴儿的被褥衣裤,满满的一大包袱。听说我难产体弱便接我回了农场的家照顾,每天早晨都在奶粗粝的手抚上我的额头时醒来,看见奶在阳光里笑。

又过了些年,奶随大姐客居异乡了。

在我的生活陷入困境时,奶打来电话说:“妞儿,没有过不去的苦,天塌下来地接着呢,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我又看见奶像陀螺一样的家里家外的转,心里说天地之间还有您呢,天就塌不下来。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 18: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