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刘宇:铲除基层“蝇贪”得治投机“心病”
正文

近日,四川通报7起扶贫领域违纪问题典型案例。其中,2016年9月至12月,峰占乡政府向红瓦店村下发精准扶贫到户资金共计54.4万元。红瓦店村通过多种方式擅自收回精准扶贫到户资金共计38.052万元,其中部分在所有村民中平分,部分存于村民代表或组长处,拟抵扣建设社道集资款。红瓦店村还存在采取抓阄或平均分配方式发放慰问物资等问题。

在广大贪腐领域,基层腐败是“重灾区”之一,而扶贫领域又是其中的“高发地带”,违纪违法行为层出不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总的来说,扶贫领域仍以违纪“小错”居多,被处分干部占据绝大多数。如何防止这种“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现象,却是一个值得沉思的问题。

四川省这次通报的7起扶贫领域违纪问题,涉案的金额都不大,违纪的手法并不高明,有的甚至是光明正大违纪。当然,这其中既有不懂法律法规的认识问题,也有“自己没贪公款”的盲目犯错,当然最普遍的还是侥幸心理在作怪,“以为没事”“再查也查不到自己”的低概率,助长了他们违纪的胆子。退一步来讲,即使被组织发现,往往也是“自罚三杯”,不痛不痒,并不影响自己的“帽子”,因而犯下的都是优亲厚友、虚报冒领之类的“小错误”。

出现这些现象,大概印证了两件事:一是执纪监督的视线不断前移,监督执纪抓早抓小取得成效,当一些干部犯下“小错误”时,就已被及时发现,依法依规进行了处置;二是一些基层干部在从严治党背景下,心生投机心理,片面认为自己只要不犯大错,就不会有大麻烦,犯点“小错”捞点好处,即使被发现,也不会危及自己的“乌纱帽”,因而不把“小错”当回事,没有严格的律己意识。

殊不知,这种“小错不断”心理极具风险性,一方面,“大错”也是由“小错”一点一点积累而成,由量变产生质变,最终到无法收手、难以回头的地步。无数落马贪官的忏悔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小错误”泛滥会给群众造成假象,误认为“遍地皆是腐败分子”,间接透支党和政府的公信,也会严重伤害干群关系。

为此,必须铲除部分干部“小错不断、平安做官”的投机心理,令他们在犯错的道路上止步。首先要加强查处力度,对屡教不改的犯错干部,在依法依规裁量方面,加大处罚力度,让“小错误”也成为不可随意触碰的“高压线”,以一儆百。同时加强对干部的引导教育,让党章党规入脑入心,增强广大干部的自律、自警、自醒意识,杜绝犯错心态;最后要在干部提拔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用好干部平时考核结果,倒逼广大干部不敢轻易犯错。(作者:刘宇)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