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放生羊 |
正文 | ![]() 放 生 羊 王金梁 在青藏地区,人们通常有放生牛、羊等家畜的习惯。牛羊是牧区群众家庭主要财富的象征,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可以说牧民的一生都离不开牛羊,甚至将它视为比自己的生命更加重要。 每到重大节庆或者家庭佛事活动时,尤其是到了放生节的日子,虔诚的信徒就会举行一些放生牛羊等家畜家禽仪轨。富裕一些的家庭放生一头贵重价高的家畜,相对困难一些的家庭放生一只羊或是一只鸡。在信徒们的心中,不管是放生一头牛,还是放生一只羊或是一只鸡,只要心存善念,慈悲为怀,其意义是一样的。仪轨举办得隆重而神秘,邀请当地德高望重的上师喇嘛为将要放生的禽畜洗礼超度。放生后的禽畜是自由的,它们不再参与日常的生产活动,也不受人的管束,来去自由,生死由命。 由于受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的限制,羊在数量上比其它家畜要多,一般在青藏农牧区地方放生羊的情况比较常见,在我童年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人挑选自家最好的羊放生。自从放生的那天起,它便成为一只无主的羊,同时也成为一只受众人保护、膜拜的羊。它可以终生生活在原来的主人家里,也可以离开主人到别的人家,或是四处游荡,不食人间烟火。为了让放生羊和一般的羊有所区别,在举行放生仪轨的那天,虔诚的信徒将诵过经、祈过愿的五彩布条系于它的身上,时日一长,即便布条自然脱落,人们也能认出它来。 作为一只放生的羊,它是自由的,也是幸运的。它的命运就此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人们不能骂它打它,不能叫它为畜生,更不能对它有丝毫的非分之想,任其自由成长,终老一生。放生后的羊也自此变得与一般的羊不同,像是得到了什么神示,一改往日的鲁莽和动物的本能,见吃不贪,见人不慌,眼神祥和、表情矜持、步态典雅。它可以和同类一起到草场啃食青草,风餐露宿,也可以四处游荡,走村串户,过着与一般的羊不一样的生活;可以和人同住,也可以与同类共寝,跟人和羊同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一般羊的眼里它是人,而在人的眼里它却是神。 放生羊来去自如,在它不想吃草的时候,可以随意到某一户人家,不管妇孺老幼,贫富贵贱,人们都非常善待它,拿出自己平常舍不得吃的果木佳肴、五谷杂粮等食物,以宾相待,并以此为幸。更多的时候,它时常住在寺院附近和旅游景点等有灵气的地方,跟随来自不同地方的朝圣观光者,走在转山、转水、转锅拉的路上。 傍晚时分,放生羊站在地势较高的山梁上,面朝落日西沉的方向傲然屹立,听着沉静的诵经声,望着袅袅的桑烟,让夕阳的余晖洒满全身。远远望去,毛发金黄,胡须飘逸,一副和谐优美的景象映入眼帘,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幻想。 放生,是人类对自身的生存做出奉献的生灵的崇拜与感恩,是人们救赎生灵,善待生灵,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更是积功厚德,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一次心灵洗礼。 世事沧桑多艰辛,相依相伴共相生。在物质生活不断富足的今天,让我们放生心灵,放生身边所有的人和事。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