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于右任在华亭的轶闻(原创) |
正文 | 于右任(1879-1964年),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中国近现代著名高校的创办人。1964年因为政治原因而长期郁闷成疾,病逝于台北。于右任墓位于台北市阳明山上,玉山主峰有其雕塑。于右任早年参加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元旦,陪同孙中山先生去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本人被推选为民国首任交通部次长。1918年至1922年,根据孙中山的指示,回到陕组织成立靖国军,与当时的北洋军阀在陕实力人物陈树藩、刘镇华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后长期担任民国政府的监察院长。 于右任先生竟然和关山和华亭还有一段渊源呢! 1922年4月,杨虎城督师大战于兴平、武功间,后兵败退出武功。5月底6月初,于右任自凤翔离陕,拟前往广州找孙中山先生。当时,陕、豫道路阻塞,于右任先生决定经陇南入川赴沪,再去广州(后来在上海就与因陈炯明叛变由广州北来的孙中山先生相会)。这一段经历,台湾出版的《于右任年谱》如此记载:“(1922)六月,先生入甘肃境灵台、崇信,再南向泾渭水上游逾秦岭(当为陇山)经清水至天水,沿途所见多珍奇植物,先生素喜研究植物,觅乡人作导,,备问草木名实,与所携植物图籍比索学名,分别门类,采集标本,皆有诗篇以记其事。” 于右任先生欲度陇,当时统治甘肃的北洋军阀附庸陆洪涛的甘军和陇南小军阀孔繁锦都是靖国军的死对头,于先生一行三四人只好隐姓埋名,微服上路了。由灵台到崇信,继而翻越陇山,沿途绮丽的风光,丰富的植被,激发了于右任先生喷涌的诗情。陇山,古称陇坂,即六盘山南段,也就是现在华亭与庄浪之间的关山。由于关山山高林密,道路崎岖难行,于右任先生在经过关山之时,多步行而少骑马,虽然行路艰难,但是先生看到山民在林间采撷药材,在地里务作大黄等药材,兴致很浓,不时停下脚步和采药的山民,锄地的山民交谈,虚心向他们请教药材的名称和药用价值。 六月初,正是采撷野药的最佳时机。于右任先生行至华亭的孟台时,看到地里的药材叶大如扇,葱绿可爱,便进地向锄草的药农询问其名称。锄地的山民看到于右任先生气度不凡又平易近人,很是热情的相邀先生到茅屋里歇缓,品尝罐罐茶,耐心地告诉先生这种药材名叫大黄,是关山林缘地带大面积种植的传统药材。天气炎热,山民折了一片硕大的大黄叶子赠与先生遮凉,于右任先生十分高兴,头顶大黄叶子,再三向山民道谢辞别。行到“烟囱眼罐罐”时,碰到三五个采药的山民,于右任先生又停下步子,查看他们采撷的野药,询问名称和药性。当药农告诉先生这种花朵俊艳,气味芬芳的药材名叫白芍,先生饶有兴趣地观赏花朵,嗅闻药香,最后和药农拱手辞别。 以上所述,有于右任先生《度陇杂诗》为证: 陇山终日行,勉强能骑马。草木不知名,扬鞭问樵夫。(之一) 昔时赭山阴,今日赭山阳。上下百余里,开山种大黄。(之二) 空谷无耕凿,名花自开落。唯有食山人,年年采白芍。(之三) 幽艳居丘壑,孤芳欣有托。茅屋两三间,门前种大黄。(之四) 路出华亭县,大黄叶如扇。日炙或淋雨,皆能覆君面。(之五) 关山何其幸甚,留下了于右任先生的足迹和诗篇,或许先生暮年之时,还记着巍峨壮美的关山呢!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