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山天池——朝那湫(原创) |
正文 | 知朝那湫之名已久,约有四十余年了,因为与之缘悭,这个和我同属关山一脉的高山湫池,却迟迟未能一睹她的魅力。 甲午年夏日的一天,我终于走近了朝那湫,近距离的欣赏了她的美丽,圆满了多年的一个愿望。 那是一个周日,天气晴好,喜好游山看水的吼电话相约,说是要出去登个山或者看个水,要不把个周日白白糟蹋了,我说好么,去哪里呢?他说由我决定,我说那就走朝那湫吧,一来那地方魂牵梦幻了几十年,二来路途也不遥远,女士开车不会太累。吼说好吧,就走朝那湫,还没去过呢!他又约了车夫老兄等人,两辆车就奔向关山之西了。 到了庄浪县的韩店,打问清楚去湫池路线之后,开始沿着硬化了的山道攀援,路虽硬化了,却狭窄,多弯道,车子不能很舒畅地行驶,显得很是拘谨,坐在车上的我们更显得拘谨。 十一点多,我们终于到了后湫,此时原本晴好的天气骤变,阴沉沉地愁苦着脸,像是一个喜怒无常的小孩子。下得车来,四面环视,满山苍翠,北面的山坡地势较为平坦,宛如一把太师椅,有庙宇的琉璃瓦在绿色中隐现。一块大石头上新近镌刻着“雷泽朝那湫”字样,用大红的油漆涂染。我们钻进丛林,想近距离的欣赏一下后湫的容颜。男士们用手拨开荆棘,大家悉悉索索地钻过丛林,一池清亮的水就在我们的眼前了,靠近我们的水清澈透亮,倒影着绿树红花,稍远一点的,被一种水草所侵占,偌大的水面全是水草。那是一种叶子狭长,开碎小红花的水草,葳蕤壮观,覆盖了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水面,看上去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 天气阴沉的越加厉害了,水边有点冷,我们大多没有穿外套,开始有点哆嗦了。我们复钻出丛林,沿着山道走到大殿的院子里。大殿气势恢宏,神像栩栩如生,法相威严,彰显着工匠技艺的精湛和神的神气。站在大殿的院子边,后湫的模样就一览无余了,其形状酷似敦煌的月牙泉,只是被水草覆盖的部分不能透出水色来,显得朦胧苍茫,再加上天气的阴霾,更有一种雾里看花的缺憾。 钟亭后面的一块大石头上似乎有字的痕迹,近前观看,才看清楚是“华胥氏履大人迹”。突然间我记起曾经看到过有关朝那湫的一些史料,说是朝那湫是诸多历史典籍记载的“雷泽”,即伏羲的母亲兆孕伏羲的地方。又据史料记载,“朝那”是古羌语“龙”的音译,“湫”即“泽”的转音,这样一来,朝那湫就是“龙泽”,又从音韵转移的规律来看,“龙”与“雷”声母相同意义相近,以古人从“龙不现则雷无声,雷未收则龙不藏”的观念来看,雷神“龙身而人头”,“龙泽”也就是“雷泽”,雷泽也就是朝那湫了。如此说来,朝那湫就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了。这个观点是否属实,我没有考证过,不敢妄言。 朝那湫后湫周围的山坡上,散落着数百块巨大的白色石头,硕大如房屋,星罗棋布,或耸立或斜戳在地面,在丛林中忽隐忽现,令人惊叹且迷惑。环抱后湫的湫头山地势平缓,没有悬崖峭壁,是不会有如此巨大的石头滚落的,这些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真的是女娲补天时所遗弃的石头吗?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些巨石静默着,等待着有人来破解它们的秘密。 看够了后湫,我们又来到前湫。前湫比后湫大得多,大概有六七十亩地大吧。前湫也呈弯月的形状,只是水质明净,给人一种欢愉的喜悦。这时,天气的脸色明朗了许多,不知是被前湫的水濯洗明亮了,还是看到游人渐多,心情好了起来呢,总之水天之间互相辉映,明艳秀美。前湫的北岸平坦,四野开阔,植被茂盛,既有青草的清香又有原始森林的草莽幽深,湫水碧绿澄清,山光云影徘回水中,色彩变幻纷呈。偶尔有几只野鸭子在水面快速的凫过,光滑的水面就被犁出一圈一圈的涟漪来。湫边边生芦苇,长相俊美,茂盛异常,如果到了秋季,芦花飞絮,如烟似云,好似给湫水披上一层薄纱,将是多么的美妙呢! 此时到湫池的游人逐渐增多,有扶老携幼,举家来玩的,也有三五成群的少男少女,还有开车到此垂钓的,寂静的朝那前湫顿时热闹了起来。 我伫立在北岸的一块大石头上,静听着众多鸟儿的啼鸣,看着幽深的湫水,嬉笑热烈的游人,心中不禁有了些许的感慨:早先藏在深山无人知的朝那湫,在寂寞了数十年之后,随着人们记忆的复苏,厌倦了熙熙攘攘的热闹繁华之后,寻寻觅觅的找到了这块清静之地,让这位于海拔一千多米的关山天池,濯洗自己日渐污浊的灵魂,或者祈求这方圣水赐予自己几分灵气,当然了,也不乏到此拜谒神灵,期盼浩荡的神恩能够使自己如愿以偿的。无论如何,位于关山之巅的朝那湫——这一对孪生的姐妹,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四面环山,久旱不涸,久雨不溢,虽然水不流泻,却无死水的污浊腥臭,这些都是我们所不能明白的。 其实,我们拜谒朝那湫,就是为了得到一份清凉和洗礼,这已经足够了,我们又复何求呢?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