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东林净土 |
正文 | 舍车步行百米至西琳寺,院门洞开,遁入空门,竟无尼姑僧人照面。久在红尘世俗中浸泡,漂泊久违了山水寺庙,总想在佛缘禅道中寻求一种灵魂的超度。 西琳寺院散落零星的游人,山野清爽的空气中飘来着阵阵禅香,高墙深院里传来委婉“南阿弥陀佛”念经音乐,超脱红尘佛音嬗递着肃穆宁静禅语,只闻其声,若隐若现,宛如高山流水,潺潺渗透进灵魂深处。依依流连西琳寺寺堂庙塔,苏东坡《题西林壁》映入眼帘。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西琳寺比东林寺早建17年,寺中建有千佛塔,西琳寺前名西林寺。觉海法师更名西琳寺。琳字为美玉之意,昔为僧众,今为比丘尼众,以示区别。西琳寺规模不大,虽然游览短暂,苏东坡题诗却充满了人生哲理。 ?步出西琳寺,游人骤多,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行至东林寺,大门紧闭,提示维修关门,不免有些遗憾,脑海浮现众高僧闭门思过,在物欲横流红尘中,剃发超度僧人,每天三省吾身,吃斋念佛,修炼到最高境界,六根清静,青灯一座,禅香一柱,在木鱼声声之中,忘却红尘的诱惑,人心向善,那是一种何等的人生超脱。 东林寺始建于公元386年,为净土宗,时称莲宗。慧远大师在东林“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潜心佛学,广弘佛法,阐扬佛理,著述佛书,形成“众僧云集、四海同归”的局面。慧远大师集释、儒、道三家学养于一身,以东晋佛教领袖之资质肇建白莲社。高僧慧远严以律己,一种禅道佛缘的思想兼并包容,禅道养生,超凡脱俗,这是一种超凡的人格魅力。东林寺因为慧远大师崇高师德远播天下,东林寺成为佛教净土莲社发源地。 移步东林寺后山景点,时过境迁,红尘中的诱惑,也无孔不入侵蚀着心怀杂念的出家人。游人求神拜佛,也要除去心中贪欲杂念,无欲则刚,这才是佛道真义。那些现代居庙堂之高的高官,在寺庙求神拜佛之时,真正领悟些清规戒律佛道禅语,戒欲戒色戒贪,而不是升官发财,那将又是一个何等清朗的乾坤盛世。 攀缓后山顶,俯视东林寺,灵魂仿若穿越了时空,思绪漂泊在空山古寺,心灵与古人对话。慧远与陶渊明是同一时代人,陶渊明居住在粟里山,距东林寺不远,陶渊明与慧远交往甚密。禅宗慧远在庐山修行,三十馀年间,不但不下山、入城送客也从不越过虎溪。 陶渊明、道士陆修静两人远道来访,三人相聚,相谈甚欢。慧远送他们下山,到虎溪,耳旁虽不时传来老虎的鸣啸声,因谈得太热烈,竟未察觉,越虎溪,三人才惊觉,旋即会心地纵情大笑起来。原来在不经意间,已破除了不过虎溪的执念,笑声传递了他们难以言喻的欣喜之情,自然也成了名垂千古虎溪三笑的美声。 慧远和陶渊明两个人哲学观虽然有差异,却也相得益彰。慧远曾邀请陶渊明入白莲社,陶渊明属于那种不识抬举的人物。陶渊明托人捎信说:“你山上有酒饮我就入社。” 慧远带回口信回答道:“可以嘛,来吧。” 陶渊明一脑子兴奋跑上山,不但无酒,连酒味都闻不着,知道上了慧远的当,禁不住颦眉蹙额,兴尽而返。 陶渊明隐居生活达22年,与慧远法师以及莲社高贤交往甚密,虽没有加入莲社,莲社高贤因佩服渊明崇高纯朴,不仅不以他不入莲社为憾,反引以为荣。 中国的宗教在世道昏黑时候最兴旺,老百姓在宗教中寻求精神寄托,佛教神学在东晋时期已蔚然成风。高僧慧远于元兴三年作《形尽神不灭论》:认为形灭之后,神能暗中转移,由此形转移到彼形而保持永生不灭。形尽神不灭论迎合了世人惜生心理的迷信思想。 陶渊明对此不以为然,有感而发,写《形影神》组诗。这是陶渊明向宗教神学发起反击的宣言书,在哲理诗中素负盛名的代表作。前人多从宗教和哲学的角度阐释此诗。形、影、神比况为肉体、身体、灵魂这一组具有现代性色彩的词语。 《形影神》诗是陶渊明反佛论之代表作品,更加明确了诗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对待佛教迷信抱着完全相反的态度,他所服膺当时玄学家的自然观。逯钦立先生在肯定这种自然观的唯物主义因素外,又指出其带有形而上学性质,易使人“蔽于天而不知人”消极处世,这也造成陶渊明局限性的重要原因。 陶渊明在《形影神》组诗中所体现出的思想矛盾,正是他三重人格不断纠缠的结果。这三种人格不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个体,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陶渊明的一生,其屡次出仕又归隐的历程,其实就是这三种力量此起彼伏的结果。居庙堂之时存在着解甲归田的思想。而归隐田园后,又没有丧失成就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黑暗的社会现实,使他看到立善求名的渺茫,最后以超脱的精神态度看淡人生一切荣辱得失。 在仕与隐的矛盾斗争中,陶渊明归来了,他在茅屋低檐下饮酒赏菊,满眼尽是田园的风景。飞鸟花朵,雨水炊烟,庭院树木,构成了看淡看透红尘的视线。他的心成了宇宙的中心,在乱世的中心如此宁静,不禁叫人诧异。从前牵挂的人和事,此时已不重要。一切如此惬意,哪怕带有淡淡的愁绪。在功名利禄的现代社会,恐怕没有人做到陶渊明那样淡泊红尘。 苏东坡却一语道破“只缘身在此山中。”中国古代思想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世界观,灵魂支配形体,这是主观意愿,当主观超越了客观现实,把个人意愿强加客观现实事物与人,从而陷入唯心主义泥坑。而自然客观主义同样有其局限性,形体支配灵魂,忽视主观能动性,从而陷入形而上学客观主义。而客观主义对一个社会的标准,就是能让个人自由发展,以追求他们目标的道德观。这种自由要求人类在任何形式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必须出自自愿,也就是不可以使用伤害的暴力,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便是自由社会的一种定义。只有彻底唯物主义哲学观,才彻底解决了主观与客观对立矛盾:人的主观愿望与客观规律相统一,才符合精神与形体完美。 苏东坡诗前两句实写庐山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角度差异,观赏景物也各不相同。苏东坡写出了移步换景、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启迪人们认识所处的角度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就有差异,对客观事物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对人对事要换位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人生观千差万别,每个人换位思考,就不会把个人意志强加于人。 山水寺庙之乐,心灵与山水共鸣,游乐之余,顿悟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底蕴。依依难舍东林净土,人终归还得回到红尘之中,真正做到六根清净,名利如过眼烟云,那是一种修炼境界。人的欲望与生俱来,人生就是不断净化灵魂过程,真正做到四大皆空,那是人生最高境界,慧远做到了,陶渊明做到了,凡夫俗子难以取舍世俗名利。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知己相伴山水云游天下,知足者常乐。 秋风送爽,忽然,我闻到道路两旁弥漫着金秋十月桂花香,香气扑鼻,那是一种香入骨髓的回味。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