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把“科学防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正文 | 把“科学防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傅伯勇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召开会议,深入调研走访,及时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特别要把“科学防治”的要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彻始终,落到实处。 把“科学防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要崇尚科学精神。古往今来,人类依靠科学,不但促进了社会发展,而且还战胜了不少疾病。阻击新冠肺炎疫情也一样,要始终坚持尊重实证、敢于质疑、开阔思路、批判性思考、开创性求证,对疫情特征和变化保持高度敏感,学习李文亮和张继先等同志,敢为人先,求是从严,相信科学、追求科学、依靠科学,坚决战胜这一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攻坚战。 把“科学防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要养成科学思维。养成科学思维,坚持发现疫情要正确精准,研判疫情要客观实际,把握疫情要一分为二,跟踪疫情要具体到位;同时,要多措并举、对症下药,系统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患者收治等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并坚持做好规划、统筹、部署,“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在“防”上治本、在“治”上治标,“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立体、动态、综合、全面地防控,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把“科学防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要做好科学防范。据权威专家介绍,新冠病毒传播,主要是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三种方式。因此,要将疫情传播风险点考虑得更全面、将防控措施谋划得更细致、将防控责任落实得更严格,确保万无一失;要深入排查疫情接触情况,特别是重点人员排查、“三返”人员防控,找准症结,疏通堵点,确保疫控工作落地落细;要采取居家、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对居家环境和公共环境及各种随身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等措施,并妥善处理废弃口罩、生活垃圾等,确保疫情防控无盲区、无死角。 把“科学防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要做好科技公关。迄今为止,“新冠病毒”究竟从何处来、中间宿主是什么、如何在潜伏期更早发现、如何找到对症治疗特效药,仍然是一个盲点。所幸的是,在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下,病毒基因测序完成、诊疗指南更新至第五版(修正版)、病毒毒株分离,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当前,最重要的仍然是要做好科技攻关,不断强化科研、临床合作,坚持古方与今法相衔接、中医与西医相结合,重点研发疫苗和有效药物,打造战胜疫魔的关键武器,为最后的胜利提供有力的支撑。 把“科学防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要做好科学诊治。面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果没有“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现在的确诊病例可能就不是四万余例,而是四十余万例、四百余万例……结果可能无法想象。医学是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广大医务工作者不但要始终牢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初心,扛起战胜疫情的崇高使命,大写“医者仁心”的价值追求,还要以超强的专业知识、超强的职业敏感、超强的技术本领,去施展才华,救治患者,特别是在治疗过程中,更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诊疗指南,正确诊断、正确用药,严格程序,方法恰当,尊重个体,因人施医,做到妙手回春、手到病除。 把“科学防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要做好科学普及。面对新冠病毒疫情,要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标语、防控手册等,做好公众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帮助公众科学地自我保护和救助他人,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在社会形成尊崇科学、相信科学、追求科学的良好氛围,有效纾解焦虑情绪,消除恐慌心理,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冬天必将过去,春天必将来临。把“科学防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必将为早日驱除新冠病毒疫情扬起新风帆、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