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小镇记事(五)
正文

秋雨绵绵, 满目萧肃。驻足于小镇火车站的站台,已不见昔日的繁华,迎来送往。遥望南北延伸的铁轨,雾天蒙蒙,仿佛置身于岁月的长河,虽看不到铁马冰河,激流跌宕,却能感觉历史的震颤。这里是淮南铁路支线(水蚌线)上的一个小站。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因淮南产煤外运,由国民党建设委员会勘定矿区、铁路,负责经营开发。后让与宋子文财团的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成为私营企业,名称“淮南路矿公司”。其董事会成员有宋子文、张静江、程士范和杜月笙等十二人。铁路线北起淮南田家庵,南止芜湖裕溪口,全长两百一十四公里。一九三六年通车。一九三八年七月,全线沦于日寇之手。迨后一九四一年,日军将水家湖至裕溪口段轨道器材拆除,移建水家湖至蚌埠支线(水蚌线),与津浦路接轨,于当年通车。修桥筑路的苦力,全由沿线百姓承担,而日军使用的是刺刀和鞭子。这期间日本人通过此路运出大量煤炭,至一九四五年日军投降,再由国民党吴竟清胡卫中经手,成立“ 淮南铁路局”,本站线共六十一公里,一九四六年修复勉强通车。一九四九年一月蚌埠淮南解放。收归国有,并入蚌埠铁路分局。十年不到,这段铁路历经数次兵燹人祸,洪涝灾害,损毁殆尽。又经几次大修,方可通车。

从解放到两千一零年,炉桥火车站,为小镇居民的出行和本镇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前后若干年,镇周边几乎无路外通,仅有一条沙子路勉强往返几十公里外的县城,逢天阴涝雨或要停运。所以主要的交通线路便是“水蚌线”。通过车皮运出粮食,运进化肥建筑材料等。出门办事或做点小生意,主要乘“淮南小票”(绿皮慢车)。现在车站已停止客运,而镇上居民每每谈及炉桥火车站,总会流露出对“淮南小票”那割不断的千千情结。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1956),安徽省在炉桥拟建一省属企业“安徽省八一农业机械拖拉机站”。时年九月份,省农业厅派农机处长仇广发,带领罗玉清、邢玉琴、吴开明等进驻炉桥。勘察地形,筹建机站。本年十一月从省直属和海南岛调来技术员和拖拉机驾驶员。十二月一日举行建站典礼仪式。大会由邱广发主持,副省长王光宇出席大会并讲话,参会的有农业厅长陈正亚,定远县书记刘上同等。任命杨晓武为站党委书记兼站长。仪式由北京农业电影制片厂驻皖摄影站拍了纪录片。另一副省长张凯帆题了站名。一九六三年扩建为“安徽省拖拉机制造厂”。一九八三年改为“安徽八一齿轮厂”。据说建站总投资两百一十三万,其中华东军区官兵捐资一百八十万,省府拨款三十三万。当年这笔钱无疑是巨资。“文革”的第二年(1967)四月份,在本厂大门口发生一起惊心动魄的事件。从淮南经水家湖开来一车皮全副武装的造反派,炉桥火车站下车后直接围攻本厂。护厂工人郑群、郑希环、郑孝根被造反派用枪打死。其场面不亚于一场小规模的战争。现在冷眼相看,如果互为敌人,没有政治经济领土纠葛,充其量“派性”作祟。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1969),小镇又有两家县办企业落户。一是炉桥化肥厂。二0一0年整体搬迁至“盐化工业园”,改名为“安徽泉盛化工有限公司”,其规模扩大原来的几倍。另一炉桥染织厂。因效益不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关闭。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4: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