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唐诗里的冬至 |
正文 | 唐诗里的冬至 千江月 对于今人而言,冬至不过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普通一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的普通一天,除了吃羊肉、腌腊菜、吃馄饨,再也找不出更多的特别之处。 在唐代,冬至却是个仅次于过年的盛大节日。唐人称冬至为“亚岁”、“小岁”,官府休沐七天。从朝廷到民间都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这些情形,从唐人的诗篇里,常常可以读到。 一、特别的时节 在寒来暑往的四季变换中,冬至其实是个特别的日子。冬至这天,太阳直射点抵达南回归线。中华神州地处北半球,此时日照时间最短,夜晚最长,我们获得的阳光和能量最少。如果排除大气的影响,这天应该是全年中最冷的一天。从这天开始,阳光又一天天走近我们,阳气和温暖逐渐增强,新的生机开始萌发,并一天天成长壮大。这就是唐人说的“冬至一阳生”。 阴极阳生,寒极暖来,在肃杀的寒冬里,想想正在走来的春暖花开,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白蘋亭上一阳生,谢眺新裁锦绣成。千嶂雪消溪影绿,几家梅绽海波清。”大唐十年进士李郢,用诗句描述了冬至日白蘋州上欣欣向荣的情景。另一位诗人李昉的《冬至后作呈秘阁侍郎》,最能读出古人眼里的冬至情:“节辰才过一阳生,草树依依已有情。杨柳莫嫌凋旧叶,牡丹还喜动新萌。潜惊绿竹微添翠,暗觉幽禽渐变声。从此日长天又暖,时时独入小园行。”(这首诗作于宋代,但李昉生于后唐,把它当作唐诗来读,也未尝不可吧。) 二、圜丘祭天 在“君权神授”思想影响下,历代统治者都强调敬天法祖。太阳代表昊天,所以国君要在太阳南至北归的第一时间进献大礼,迎接其归来,并与之沟通,祈求它降福于国家和百姓。春秋时期,祭天活动已经形成固定模式,《周礼》以及《孔子家语》都有详细的记载。到了唐代,祭天活动进也鼎盛时期,规模之大、隆重之度空前绝后。 唐人祭祀昊天上帝的活动,是在长安南郊的圜丘进行的,所以又称为“南郊”或于“有事于南效”。 司马扎的《观效礼》,描述了庆高宗亲自祭天的场面:“钟鼓旌旗引六飞,玉皇初著画龙衣。泰坛烟尽星河晓,万国心随彩仗归。” 虞世南、卢照邻,张九龄等人写了很多祭天用的郊庙歌辞,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祭祀时载歌载舞的隆重热烈,燔玉献牲的肃静庄严。 祭天活动每年都举行,但很多时候不是皇帝亲祀,而是派大臣代为祭祀。代表皇帝祭天,称为“摄职南效”、“摄事南效”或者“圜丘摄事”。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耀,所以当事人引以为豪,必以诗词誌之,亲友也多赋诗道贺。且看权德舆的《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六成。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宪宗时期做过宰相的李吉甫、李逢吉也曾摄事南效,也有诗作纪事。想必写得不怎么好,没有流传下来。倒是韩愈、裴度等名家奉酬的诗作,我们还能看到。 王勃的《南效颂并序》这样描述唐高宗出宫前往南效时的场面:“鼍鼓按节,鲸钟疏响,千乘岳动,万骑林回”。好大的排场啊!到达南效后,并不立即登坛祭祀,而是先“斋惟宫,宿帷殿”,等到日出前七刻才启动祭天仪式。宿斋时的场景:“千营夕布,亘苍野而烟凝;万幕宵悬,背黄口而雾列。”真是蔚为壮观啊! 三、书云物 所谓书云物,就是观察和记录天象及云色,并以此占卜吉凶,预测新一年的气候和年景。《周礼》云:“以五云之事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寝象。”可见,此法古已有之。上古时期,书云物是国君之职。逢冬至国君必亲自登高台察云观色。《左传·僖公五年》载:“公既明视,遂登台以望而书,礼也。” 到了唐代,这一使命有专门的机构——太史馆的官员负责。太史于冬至之日清晨,登上专门的高台,察看天地方间的云道风气,并详细记录下来,以之占卜一年之吉凶,然后奏报皇帝,宣示群臣。 大历进士于尹躬的这首诗,较为完整地为我们描述了当时书云物的情形: 南至日太史登台书云物 至日行时令,登台约礼文,官称伯赵氏,色辨五方云。 昼漏听初发,阳光望渐分。司天为岁备,持简出人群。 惠爱周微物,生灵荷圣君。长当有嘉瑞,郁郁复纷纷。 同为大历进士的裴逵有首同题诗,内容也差不多,文辞似乎要好些,尤其这几句:“太史新簪笔,高台纪新云。烟空和缥缈,晓色共氛氲。” “察云观色”真的能预测年景吗?唐人是坚信不疑的,他们认为不仅能测气候,甚至还能测时政的吉凶。且看白居易的《司天台·引古以儆也》一诗:“昔闻西汉元成间,上陵下替谪见天。北辰微闇少光色,四星煌煌如火赤。耀芒动角射三台,上台半灭中台坼。是时非无太史官,眼见心知不敢言。明朝趋入明光殿,唯奏庆云寿星见。天文时变两如斯,九重天子不得知。”他把西汉灭亡的原因归之于太史官不敢说出天象异常的真相,向天子假报祥瑞。 “太史只知频奏瑞,苍先无计可防灾。”(李山甫《司天台》)报喜不报忧,是天朝政治生态中的常式,历朝历代都如此。去唐千年后的今天似乎也没多大改观。假报天象不会导致亡国,但上上下下都是一片歌功颂德声,却真的让人担忧啊。 四、朝贺 所谓朝贺,就是大臣以及使节拜见皇帝,进献贡品,祝福上寿,然后君臣酺宴,共庆佳节。这种仪式,汉代已有雏形,魏晋已成定制。到唐代,这一礼制臻于完善,规模也更为浩大。《全唐诗》里,有关冬至朝贺的诗比较多,其中以《至日上公献寿》和《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炉烟》为题的诗就各有三首。从这些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的场面和过程。 参加朝会的人员有各国使节,有地方官员,更多的是在京的大小官员。崔立之写的“千官望长至,万国拜含元。圣日开如捧,卿云近欲浑”以“云”来形容参拜官员,可见人数之众。 前来祝贺的使节以及地方官员,不能空手而来,都要进献贡品。所有贡品陈列开来,供大家品评。徐铉这样写道:“庭实罗千品,珍符荐百般。”那场面估计像现在的奇珍异宝博览会。 上公献寿是朝贺的一个重要环节。上公指太尉、司马、司空等高官显爵。献寿就是在歌舞声中,向皇帝祝福敬酒。张叔良和崔琮的同题诗里有这样的诗句:“三事正称觞”,“称觞即上公”。这里的“三事”、“上公”都是指太尉之类的高官。 受朝之后,皇帝要赏赐使节和群臣。所谓“帝锡洽珪璋“(李竦),就是说皇帝赏赐众人,以彰显皇恩,凝聚人心。 能够参加这样的盛会,无疑是莫大的荣幸。白居易的弟弟这样表达他的激动:“自欣朝玉坐,宴此咏皇风。”身居高位的权德舆曾经夫妻双同时进宫朝贺。这是少有的殊荣,所以他写诗记了下来:“合卺交欢二十年,今朝比翼共朝天。”李竦则不象白敏中那么知足,虽然参加了朝会,却嫌坐在后面。“自怜朝末坐,空此咏无疆。”相比之下,崔立之的心态最好。他连个座位都没有,隔着仪仗千刀万戟,远远看见皇帝,“愿倚天风便,披香奉至尊。”希望一阵大风把自己吹到前面,好给皇帝敬杯酒。 五、家庭团聚 周代使用的历法称为周历。周历是以冬至为岁首的,过冬至就是过年。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历法不一,有用周历的,也有用殷历、夏历的。汉武帝推行夏历后,以“建寅孟春之月”为新年之始,冬至失去了岁首的地位,但依然受到重视。到了唐代,冬至的节日气氛仍然很浓,官府放假七天,大家利用放假的机会与家人团聚,或走亲访友,相互拜贺。 杜牧的《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描述了他家团聚时相互祝福的情景:“去岁冬至日,拜我立我旁。祝尔愿尔贵,仍且寿命长。今年我江外,今日生一阳,忆尔不可见,祝尔倾一觞。” 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里,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是件让人伤感的事。白居易这样描述他羁旅宦途、逢节思亲的心情:“邯郸夜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声。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六、宴饮狂欢 冬至也是人们聚会作乐的好时机。皎然在一个晴好的冬至日,与好友裴度等人,在清水堂集会,写下这样一首诗:“亚岁崇佳宴,华轩照渌波。渚芳迎气早,山翠向晴多。推往知时训,书祥辨政和。从公惜日短,留赏夜如何。”天气晴暖,山光水色,大家在一起饮酒吟诗,好不快活。一天很快过去了,让他舍不得离开,腆着脸向主人,可以留下来赏夜景不? 特别的时节,特别的聚会,往往能催生出特别的诗句。彰州刺使张登,冬至夜举行宴会,饯别华阴卢主薄。一大帮人“骊酒卜夜,夜艾酒酣,不解能已,故咸请诗之。”他本人写出了“相逢一樽酒,共结两乡愁”这样的千古佳句。 当然,聚会宴饮也不也不能完全消除“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愁绪。为官在外的韦应物,冬至参加完朋友的晚宴后,这样写道:“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邃幕沈空宇,孤灯照床单。应同兹子念,宁忘故岁欢。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宴罢归来,孤灯独影,确实让人难受,但一个大男人涕泪阑干,恐怕不仅仅是因为想家吧。 七、吹葭、添线及数九 杜甫在冬至前一天写了一首题为《小至》的诗:“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 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颔联“舒柳”、“放梅”四字写出了冬至时的特有景观,堪称佳句。颔联无甚抄处,但描述了“添线”、“吹葭”两种习俗,值得我们关注。 “添线”原本是后宫里测日影计女功的一种方法。《唐杂录》载:“宫中以女功揆日之正实,冬至后日渐长,比常日增一线之功。”据考证,此结源起于魏晋间,唐时则已流传到民间。且看唐末状元裴说的《冬日后作》:“寂寞掩荆扉,昏昏坐欲痴。事无前定处,愁有并来时。日影才添线,鬓根已半丝。明庭正公道,应许苦心诗。” “吹葭”是一种测定节气的方法,就是用芦苇烧成的灰,充塞玉制的管子,平放在无风的房间里,然后静候葭灰自动从管中飞出。六琯代表六个节气,哪个管子“吹葭”了,就意味着哪个节气正式到来了。天复二年,唐王朝摇摇欲坠,昭宗被裹挟逃到凤翔。随驾的韩偓,兵荒马乱中仍不忘观察玉管葭灰。他的《冬至夜作》这样写道:“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早有梅。四野便应松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喜阳气回归,指的是有人救驾;忧蚊响成雷,是怕勤王之师尾大不掉。由此可见韩偓对唐王朝的耿耿忠心。 数九是民间的一种习俗。就是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就可看到春暖花开了。数九的形式有多种,如唱“九九歌”、填消九九寒图等。它是人们消寒解闷的一种方式,表达了人们期盼春暖、助长阳气的美好心愿。 数九习俗从何时开始,已经很难确切考证。可以确定的是,到了唐代,这一习俗已经广泛流行了。敦煌出土的《咏九九诗》,内容是描述唐代中原地区气候变化情况的,地处西北边境的敦煌出现抄本,可见其流布之广。 晚唐某年,冬季大旱,九九数完,滴雨未见。眼看开春了,农民无水灌田。身为地方长官的薛能只好去汉庙里求雨。诉雨仪式结束后,他驻足阳春亭,赋诗一首:“南荣轩槛接城闉,适罢祈农此访春。九九已从南至尽,芊芊初傍北篱新。池中水是前秋雨,陌上风惊自古尘。欲招罗敷倾一盏,乘闲言语不容人。”这首诗的第三句,寥寥七字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发的画面,可谓妙语。第五句讲池子里的水是去年秋天的雨,说明近半年来未下雨了,可见旱情非常严重。末两句比较有意思,想找个美女来共饮两杯,又怕别人说闲话。哈哈!刚从庙里出来就想喝花酒,点都不虔诚,估计雨是求不来了。 读了这么多关于冬至的唐诗,是不是有点羡慕唐人呢?要是我们也能放个长假,该多好啊!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