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芦之味 |
正文 | 无论是春日里的早晨,还是暮晚,每每阳光斜抚,我就喜欢站在滩头看一天的开始与结束,老家的房子如今还在,只是没了人烟,滩头还在,只是没了大片芦丛。冬天,门前的河水浅将下去,那河边上就露出大片大片芦苇的根,偶尔会瞧见几只水鸟啄泥捕食,或闲步于浅滩之上,芦根丛中,小时候会去到上面捡贝壳、碎瓦片,有时捡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会高兴好一阵子,也就是一个冬天,南方的冬天都很短。 反倒是春天里,我们却不怎么下河滩了,因为水很快就涨了起来,大人们也经常叮嘱不让到河边嬉戏,不过就算是这样,河岸边还是喜欢站站的,到处走走看看,生活了十几年,这片河岸倒是怎么看也不腻,如今因为农村改造,城市规划建设,我家门前的这条运河就在重点改造与保护项目之内,自重型机械来后,什么芦苇烟丛,什么鸥鹭鹚鸟就再也看不着了。 因为湿度大,也因节候的原因吧,冬末春初,家乡的雾气特别严重,有时候,几米开外就已辨不清轮廓,当然早晨的雾气是最为严重,母亲只说过一次,说雾气有毒,早上还是不要出去的好,门也是虚掩着,好让雾气少进来些,可我偏不听,就是喜欢早早的起来,去到雾气里奔跑,雾雨风雪,我都喜欢在其中。那时候的我,就是个明知有毒,却偏偏要以身试险的人,朝气偏寒,可我是血气方刚,不畏时冷,漫散之余,晨日升起,这漫天的雾会很快的退去,在雾气还未消散殆尽的那一段时间,最为美丽,如烟似缕,有如仙境,那阳光是温水,流过天地之间,好似佛法、也是莲花,河面盈盈,就有几只青鸟戏于其中。 朝飞暮卷的水鸟,掠过河面与我家的屋檐,廊檐上有一个很大的乌鹊巢,我们平时很少抬头看它,因为它们不吵。许多的飞鸟或栖于岸边的树杈间,或落于芦苇丛间,少有几只爱闹的,也会附身在芦苇之上,小时候的我,因为不懂事,喜欢捡岸边的泥块、碎砖石扔向站在芦苇梢上的鸟儿,也惊飞了所有栖息在芦丛中的鸟儿,闻声而四飞,吓坏了,而我不曾开心过,就只是好奇,如今想来,这芦苇真是神奇,鸟虽不重,可落于芦花迎风而荡,不折不倒,究竟是芦苇的精神,落日下,那天边布满的彩霞,难道不是对芦苇清傲的赞美? 农时四月,家家户户都会去到河边,越过溪涧至芦洲之上,采许多的芦叶,包粽子,过端午。记得爷爷尚在世,爷爷、奶奶、母亲还有我,聚在一起包粽子,爷爷、母亲教会了我包粽子,还在爷爷身边学会了下象棋,爷爷还会包方形的粽子,可我没有学会,爷爷就走了,我哭了半天,哭了一路,十二三岁,大约。那时候会包好几种陷味的种子,什么赤豆、蜜枣、红枣、腊肉、香肠,不过我最喜欢吃的却是纯糯米无陷的,现在也是,喜欢吃实心的馒头等,其次才是甜的,乡下农村大铁锅里煮出来的糯米粽就已经很香了,何必再添一味扰了其香呢?还有那芦叶的味道,随炊烟能荡好几里路,加上整个江北,家家户户的煮粽子,只怕是天上的神仙都能闻到,经不住诱惑,越界下凡想要一品人间饕鬄呢。 淘洗糯米的水、煮粽子的芦水,我也是留着用的,我喜欢用这两样水洗头,这是我自己个破戒发明的,因为周村的人,或很少看见、听说有人这么做过,糯米洁白养黑发,芦水是药也清香,所以我的头发才这么好吧,至于真是不是这个道理,不在科学的考证之下难辨真伪,就当是我的养发良方了,不外传,读了此文学了去,如不起什么作用,到是我的不是了。早已过了学生时代好些年,其中有五年没有吃过粽子,五年内,时逢端午,偶有路过街摊卖粽之处,也视若无睹,不想尝之,总觉得没有味道,恰逢今年,母亲因工作原因,竟包得五十余个粽子,我拿二十个带至北京,好友然端午间回家,顺道探我,又送我几只粽子,说是路上买的送我,让我感到好生欢喜,想这才是端午、才是粽子因有的味道。 母亲亲手包的粽子,好友相赠的粽子,才有节日的味道,已离家五六年,端午从不得回去,今年虽也不得回家,竟也感觉到故乡的味道。小小四角三两粽,五六片芦叶,一根棉线或是草绳,就把乡愁捆包在了里头,那粽子岂不是乡味? 阑尾炎 2016.6.30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