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感恩黄河,了解母亲 |
正文 | 黄河,是我们中国的母亲河。如果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做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发展,用她的血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黄河博物馆作为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馆之一,截止2016年是中国唯一一座以黄河为专题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今天我们走进了黄河博物馆,深入地了解我们中华儿女共同的母亲——黄河。 到达黄河博物馆,接待我们的是讲解员陈老师,在讲解员陈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真正地走进黄河的母亲的世界。 “没有黄河就没有民族”,走进序厅,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题词。这是毛泽东在1947年在陕北郏县写完中国人民解放宣言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在警卫园区里面看到滚滚黄河而不能平静,深情着笔,充分展示了一代伟人的黄河情怀。做为当代大学生,对于养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我们不仅要爱戴她,更要深入她、了解她。 首先,讲解员带我们参观了流域地理展厅。通过多媒体动画的展示,我们看到了黄河的形成,认识到了黄河由晚更新世以前的内陆湖泊经过不断的演变后发展到现在的形态;通过剑齿象牙、燕子石等化石的展示了解到黄河的远古生态。做为母亲河,她从不吝啬她的爱,在万年以前,她同样孕育着不同的生物,用她的母爱关爱着不同的生物。 接着我们参观了民族摇篮展厅。民族摇篮展区通过“逐水而居”、“文明之光”、“人文始祖”、“王朝中心”、“灿烂文化”五个单元来展示悠久的黄河文明发展历程及灿烂的黄河文化,更有讲解员的细心讲解,加深了黄河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对于中华民族的贡献的了解。 做为中华文明摇篮的黄河,在远古时代人类逐水而居,建立了远古文明。黄河流域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植被丰富,建立了高度的远古的文明。在夏至北宋的3000多年间,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 ,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 接下来我们还参观了千秋治河展厅、治河新篇展厅、水人和谐展厅等。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我们学习了黄河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等,以及黄河母亲在近些年来频频断流的情况的治理等。 黄河博物馆之行,让我们走进母亲河黄河,了解她,认识她,让我们认识到了保护黄河母亲的重要性。黄河用占全国总水量2%的水资源来养育了百分之十几的人口,她真的很辛苦!作为中华儿女,我们都要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爱护水资源,爱护黄河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